三国时期究竟有没有貂蝉这个人?有哪些依据?

热心市民杨女士h


正史里肯定是没有的,貂蝉这个人物来源于元代《三国志平话》,是一个虚拟人物。

正史中记录的董卓之死

《后汉书》中说的与《三国演义》差不多,但其中没有貂蝉。

王允和仆射士孙瑞琢磨要弄死董卓,不少人知道,甚至有人在布上写“吕”字,背着布在大街上走,一边走一边还唱歌,歌词就两个字“布乎!”有人把这件事情报告给董卓,董卓没有醒悟;

事发当天,董卓去参加朝会,刚出门马就惊了,董卓掉下来弄脏了衣服,回去换衣服,小媳妇让他不要去,董卓没听;董卓也是很注意自己安全的,让吕布率兵把一路都占领了,守卫很严密;

王允等人从皇帝那里拿到了诛杀董卓的诏书,让李肃带着十余名勇士装扮成皇宫卫士站于宫门内,董卓到了之后马又惊了,这次董卓准备掉头回去。吕布出面劝董卓进去,之后在门内李肃用长戟刺董卓,董卓身披甲胄,只伤了手臂。董卓上了马车,四处张望大喊“吕布何在?”吕布说“有诏书讨贼臣。”董卓大骂:“庸狗敢如是邪!”吕布用长矛刺董卓,又让士兵们杀了董卓,陪同董卓前来的主簿田仪等人一并被杀。

吕布是怎么变成大汉忠臣的呢?

董卓让吕布护卫自己,吕布曾经一次小小的惹董卓不高兴,董卓用手戟投掷吕布,吕布身手敏捷没有受伤,连忙请罪才躲过这一次,吕布于是对董卓怀恨在心。

吕布还负责守卫董卓的宫门,但私下和董卓的侍女好上了,自己更是心中不安。(这个侍女就是是貂蝉的原型)

于是,吕布就去见王允,说董卓差点杀了他。

这样,双方有了基本共识,王允就让吕布当诛杀董卓的内应。吕布还在纠结,说:“我们是有父子关系的。”王允说:“你姓吕,本来就没有血缘关系。现在你最急迫的是要考虑的是你自己死活,哪里顾得上父子?董卓拿手戟扔你的时候,考虑到父子关系了么?”吕布于是同意刺杀董卓。

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卓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布自卫。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掷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卓意亦解。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时允与尚书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因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如父子何?”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也?”布遂许之,乃于门刺杀卓,事已见《卓传》。——《后汉书》

貂蝉的出现

貂蝉这个人物最早出现在元代刊印的《三国志平话》,这是一本讲述三国故事的话本,是后来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的前身。元代有关三国的杂剧大多以《三国志平话》为依托,貂蝉这个人物就逐渐变得家喻户晓。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理工男读历史


貂蝉身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由于《三国演义》的原因甚至比其他三位还要为人所熟知,然而关于历史上是否真有貂蝉此人,一直以来都为人所怀疑。如果说有,正史方面竟然少有记载;但如果说没有,关于她的故事却栩栩如生。

关于貂蝉的故事大多出自于演义小说

要说到貂蝉,就不能不提《三国演义》,正是由于这本小说的存在,貂蝉才为人所熟知。

△王允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是因十常侍之乱而避难出宫的宫女,被司徒王允收留为歌女。当时董卓大权在握,胡作非为,身为汉朝臣子的王允对此忧心忡忡,貂蝉见此便在月下祷告,愿替主人分忧。王允简装,于是将貂蝉收为义女,定下美人连环计,意图以貂蝉离间董卓与吕布的关系。王允先是将貂蝉暗中许配给吕布,再明着将貂蝉献给董卓做妾,而貂蝉明着委身于董卓,暗中却和吕布眉来眼去,周旋于父子二人之间。

一日,趁着董卓上朝之时,吕布跑去和貂蝉在凤仪亭私会,貂蝉向吕布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并对其芳心暗许,这令吕布又怒又喜。而这一幕恰巧被回府的董卓撞见,一怒之下便以吕布的方天画戟追刺吕布,吕布连忙逃走,自此两人矛盾公开化。王允见计策已成,于是说服吕布,使其杀死董卓,而貂蝉自此便跟在了吕布身边。

△吕布与貂蝉私会

在《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中,貂蝉最后一次出场,吕布被曹操围困,貂蝉不愿自己突围,要与吕布“生则同居,死则同穴,至死不分离”,于是吕布放弃陈宫妙计,置前线战事不顾,每日与貂蝉作乐,最终被曹操擒杀,而貂蝉则就此下落不明。

貂蝉虽因《三国演义》而被人所熟知,但其实早在此前便已然出现,在《三国志平话》当中,其本姓任,貂蝉只是她的小名,且本就是吕布的原配妻子。

△王允与吕布

在《三国志平话》中,貂蝉与吕布原本便是夫妻,在家乡失散之后各自流落一方,貂蝉最终沦为王允的婢女。王允得知其身世后心生计策,将董卓请入府中,让貂蝉与其见面。之后又设宴招待吕布,让其与原配妻子相会,并承诺日后让两人正式团聚。之后王允便将貂蝉送入董卓府,董卓误以为王允是在取悦自己,笑纳之后当晚便成就好事。吕布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之下,提剑杀死了醉酒的董卓。

然而,不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更早的《三国志平话》,都只是历史演义小说,两部小说中貂蝉虽然被塑造的活灵活现,奈何根本当不得证据。

史料虽记载有这样一个女子,却根本没有留下姓名

不管是演义小说,还是戏曲杂剧,貂蝉虽然多有出场,但正史方面却并无此记载,且各个版本的故事关于其身世更是没有一个统一说法。

△董卓与貂蝉

在正史《后汉书》中,虽然描写了董卓与吕布两人之间的矛盾根源,当中的确涉及到了一位女子,但可惜的是并未记载其姓名。按照书中所载,吕布在投靠董卓之后,虽然也深受重用,但两人的关系却并不亲密,董卓便曾因小事而想要杀掉吕布,但吕布却成功逃脱。由于利益的关系,两人最终由重修于好,董卓甚至派吕布去守护自己的内宅,不料两人竟然就此彻底决裂。

董卓内宅之中有一婢女,吕布利用看守内宅之际竟然监守自盗,与此女暗生情愫。后来由于担心奸情被董卓发现,吕布于是转而求助王允,并向其透露了自己与董卓不和的真相,希望王允能够帮助自己。而王允则利用这一点,指使其将董卓刺死。

△董卓终被吕布所杀

《后汉书》中所记载的婢女,应该就是貂蝉原型,她并非是王允府中之人,而只是董卓的婢女。王允也并非什么“巧使连环计”,而只是利用了董吕二人之间已经产生的矛盾而已。更为可惜的是,这位婢女虽然成功使吕布杀掉了董卓,但历史上并未留下她的名姓。

而且,正史中关于此女子的记载也仅有此一段,此后再无涉及。而吕布的正妻,也并非该女子,根据《英雄记》中“以魏续有外内之亲”的记载,应为魏续之妹,但同样没能留下名姓。


香茗史馆


貂蝉这个人物我相信是有的,只是她不姓貂也不名蝉。她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婢女,并非演义所传如雷贯耳。且美貌也有夸大之处,试想如果《三国演义》不凸显,不夸大怎能使王允所设连环计成功。


《三国志》中记载吕布与董卓婢女私通,吕布怕被发现,所以二人产生嫌隙,矛盾。才得已被王允所趁,离间二人。所以《三国志》所记载貂蝉应是董卓无名婢女且与吕布有染。

《后汉书》中所载董卓生性残暴,曾心存怒气朝吕布无端掷戟,吕布定是心怀怨恨。且吕布野心亦是不小,心中更无忠君思想,要不也不会杀义父丁原了。但关键之处就在于《后汉书》所载吕布与董卓一侍妾私通,怕被董卓发现。与《三国志》大致相同。所以那位侍妾即是“貂蝉" “貂蝉"即是侍妾。


姓貂名蝉女子三国历史中确实没有,但我们要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历史,难道名字不同便不是貂蝉么?我相信罗贯中所传后世如此之久,受众如此之广的《三国演义》虽是小说,但也大体与历史相仿。正如我们读故事,看书所求的并非一字一句,而是领略其魂,领略其书中本意。并非寻章摘句,本末倒置!


愤志书生,欢迎各位历史爱好者与鄙人相互讨论,相互促进。在下定感激涕零。


愤志书生


没有貂蝉的记录,但是有原型。《三国志》中记载,吕布当时与董卓的侍女私通,担心董卓发现,同时董卓也与吕布产生了矛盾(董卓差点用手戟砍死吕布),因而吕布被王允利用,杀死了董卓。《三国演义》中的连环计是罗贯中经过艺术加工的,貂蝉的原型就是这个侍女。


余非鱼读史


貂蝉应该是存在的,只不过是董卓身边的一位侍女,和吕布私通,这在三国志吕布传中有记载的,只不过情节是虚构的,就像罗贯中虚构赵云的七进七出。


abr3168094595


三国时期没有貂蝉,但是董卓身边确实有一个侍女,并且和吕布有点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