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章子怡,《演員的誕生》還有很多看點

大家好,我是算數小仙女!

這兩週的電視屏幕突然活躍了起來,停播的《極限挑戰》、《明星大偵探》都復播了,胡歌的新劇《獵場》也強勢上映,而出在輿論中心的,還是那部綜藝——《演員的誕生》。

除了章子怡,《演員的誕生》還有很多看點

之前我們已經扒過章子怡的一些數據了( ),不過鑑於節目第二期依然水花不小,並且之後的嘉賓可能越來越厲害,比如王俊凱什麼的,所以小仙女決定好好看看它到底有些什麼套路?

低調演員製造驚喜

這部綜藝主打的是“演技”,導師都是被大眾認可的名角,那麼臺上表演的就是那些不被人所熟知的演技派明星,或者是初出茅驢的流量小鮮肉和小花旦。在這一檔節目裡,負責製造驚喜的就是前者。

除了章子怡,《演員的誕生》還有很多看點

(點擊圖片看大圖:第一期嘉賓閱讀量增長)

在第一期節目中,餘少群、翟天臨、黃璐、任嘉倫和劉芸是閱讀量增長前五的藝人,相比節目播出前的周閱讀量,增長率都在5倍以上,餘少群甚至達到了接近15倍的增長。大家有沒有發現,“戲”最多的3位導師還有頂級流量都沒上榜?而且“熱搜常駐民”鄭爽這次也僅僅獲得75%(不到一倍)的增長。

TOP5這幾位嘉賓都是通常被劃入低調藝人的行列,出道至今的口碑也不錯,只是不少年輕演員雖有代表作,但曝光率不高,因此觀眾們看到他/她會覺得熟悉,但又感覺新鮮。加之第一場翟/餘、劉/黃現場PK的表現都可圈可點,激起了大量的討論。任嘉倫雖然演技不及前面這些前輩,但和搭戲的鄭爽相比,就顯得專業多了,因此他也通過節目獲得了不少關注。

演技的殘酷對比

到了第二期,明顯節目水花有所減小,各個嘉賓的閱讀增長率都大幅下降。比如,相比第一週的節目播出後的閱讀量,章子怡在第二期節目播出後的閱讀量就下降了6%。而表演嘉賓所收割的閱讀增長率,也遠遠無法企及第一期的水平高度。也就是說,和第一期比,第二期的造星能力和節目效果都有所下降。不過,劉燁倒是因為“翟天臨挑戰導師劉燁成功”這件事討論度大增。

除了章子怡,《演員的誕生》還有很多看點

(點擊圖片看大圖:第二期嘉賓閱讀量增長)

通過媒體實驗室的熱度指數,我們也驗證了上述結論,

第二期播出後的熱度的確有所下降。

除了章子怡,《演員的誕生》還有很多看點

不過你們有沒有發現,兩期中有兩個固定梗:(1)互相不服的女演員都從節目中收割了閱讀量的大幅上升,舒暢VS辛芷蕾,黃璐VS劉芸;(2)年輕演員挑戰導師,雙雙走上熱點新聞,劉燁VS翟天臨,章子怡VS鄭爽。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每個觀眾都喜歡當評委。就像選秀類節目之所以討論度高,是因為觀眾都會忍不住對選手進行評判和打分,因此就形成了節目期待。當節目中的評委再給出打分後,與觀眾預期之間就形成了張力。在這檔節目中,1V1的演技對比,完全切中觀眾的point。

競技才是真道理

看完了節目給嘉賓帶來的閱讀量,我們現在把視角反一反,我們來看看哪幾位明星為節目的走紅貢獻了最多:

除了章子怡,《演員的誕生》還有很多看點

(點擊圖片看大圖:第一期嘉賓節目貢獻力)

除了章子怡,《演員的誕生》還有很多看點

(點擊圖片看大圖:第一期嘉賓節目貢獻力)

“國際章”在兩期都佔據了第一名的位置,流量王當之無愧,兩期節目貢獻力都接近50%,可以說,章子怡撐起了節目的半邊天。在第一期中,流量花旦鄭爽的貢獻力也達到了39%。一個是從電影熒幕上走下來的老戲骨,一個是坐擁粉絲萬千的話題女神,大小花旦的矛盾衝突為節目組打開了收視局面。想到節目預告還會請王俊凱之類的偶像出演,恐怕應相比低調演員,節目組依然更傾向於打“偶像牌”來維持收視。

到了第二期,節目組更加突出了導師和年輕演員(暫且稱之為學員吧)之間的矛盾。比如,犧牲劉燁,突出翟天臨挑戰成功;再比如,辛芷蕾落選當場表示不服,宋丹丹節目後發微博為自己的選擇致歉……這樣的設計扣住了節目“競技”的屬性。演技的比拼本來就不像體育項目、舞蹈歌技的比拼這麼動態、刺激,想要突出競技性,只能不斷加大比賽的不可預測性。導師落敗、賽後結果反轉,都是圍繞這個目的而被設計出來的情節。

後面還能玩出什麼花,讓我們拭目以待咯~

娛樂算數:用數據講八卦

除了章子怡,《演員的誕生》還有很多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