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跳楼,熊孩子“造反”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近期,关于中小学学生因为跟父母,跟老师起口角,动辄自残,跳楼的报道屡见不鲜。每个相关报道无不牵动着亿万孩子家长的心,在触目惊心之余,会不禁追问现在的孩子怎么心理如此脆弱,现在的“熊孩子”怎么这么多?其实,大家也大概知道,这些事情并不能单纯怪某个孩子的脆弱或任性,更应该反思的是为人父母者,为人师表者,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现在社会上通行的教育理念,也许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同时,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也许起到了“帮凶”的作用。

一言不合就跳楼,熊孩子“造反”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为人父母的潜移默化

幼年和童年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和思维模式养成的基础时期,也是黄金阶段。那么,给孩子最直接影响的当然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家庭教育才是教育的核心,而并非一般认为的学校教育。现代社会,多数为人父母者为一家老小每天忙忙碌碌,回到家中也难掩疲惫,即使关心孩子,多数也只是关注小孩的功课情况,考试结果,并没有意识到,正是每天短暂的相处,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而父母的思维模式,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代际传输”。

一言不合就跳楼,熊孩子“造反”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曾有报道,某父亲劝说孩子不要玩手机无效,大动肝火,夺过手机后直接丢下楼去。随后,小孩气不过,也紧随着手机一起跳楼下去。在这个案例中,首先这位父亲平常必是性急,爱走极端之人,不然也不会将手机夺走直接丢下楼,那么,受到此“严父”的耳濡目染,孩子也必然会变得性急,任性,后面采取极端行为,就有可能变成大概率事件。

所以,如果父母对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充满疑惑,最好的策略是,静下心来,照照镜子,从自己日常行为中找找原因,多半可以找出问题的答案。那么,如果想让孩子变得更好,请先努力尝试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吧。

一言不合就跳楼,熊孩子“造反”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单纯说服教育的弊端

近年来,说服教育,柔性教育成为一种主流的教育理念。体罚等粗暴直接的方式,在编者童年时期司空见惯,现在已基本被赶尽杀绝。家长们权利意识增强,有时候老师们动辄得咎,处处谨小慎微。那么,这样的结果是,孩子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往往只是碰到循循善诱的说服教育。

一言不合就跳楼,熊孩子“造反”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表面上,大家好像都站上了“文明”的台阶,实际上,孩子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可能并没有得到有效矫正,错误的想法和行为没有产生相应的后果,时间长了,孩子们有可能会建立起错误的反应模式。如果这样,孩子们的成长路径可能会被无意间扭曲。

我们反对体罚,提倡柔性教育的同时,不能忽略的是,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诚挚配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不同性格的孩子,有差异化的解决方案;甚至适当引入合理的“惩戒”措施,以促使孩子们更健康地成长。

一言不合就跳楼,熊孩子“造反”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放手让雏鹰们经历风雨

中国家长普遍重视子女的教育,却一般对小孩学习之外的事情缺乏应有的指导和关注。家长们往往希望尽可能为孩子遮风挡雨,认为孩子只关心自己的学业即可。但恰恰是这种想法,带来了无数后患。

首先,孩子对照顾自己的生活不热心,动手能力比较差,也会逐步丧失对生活的敏感洞察力,及由此延伸来的创造力;其次,会对家长的照顾形成依赖,以至于认为理所应当,形成自私自利的心理;再次,没有在日常生活中经历风雨,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对生活的看法过于理想化,没有机会锻炼强大自己的内心,从而一碰到不如意事,便会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极端的对抗方案。那么,家长的适当放手在孩子的成长时期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言不合就跳楼,熊孩子“造反”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不良外部影响的助推

在外部因素中,尤其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繁荣的游戏产业。据报道,某王牌手游,拥有亿级用户资源,每月营收几十亿。可这种产业值得提倡吗?且不论这些游戏是否为“精神鸦片”,有时候正是因为这些从业者的出色,很多青少年的青春被挥霍一空,而其实他们本值得拥有一个更为精彩的人生。据说,最近有不少游戏公司,开始设置更为严格的防沉迷措施,这也许可以缓解一些人们的不满,可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

一言不合就跳楼,熊孩子“造反”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总之,教育问题需要家长,学校以及全社会更多深入思考,更多实质举措,才有可能更好地向前推进。希望全社会每个人都能重视我们当今教育存在的问题,毕竟这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我们当然期望未来,悲剧不再重演,而每一个小孩成人后都能拥有各自精彩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