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宝玉黛玉一样,有个三宝和四宝,也是悲剧

前清康熙年间,董家庄有个佃户叫丁锦,生了一个儿子叫二牛,还有一个女儿,招了个倒插门的女婿,叫曹宁。二牛生了个儿子叫三宝,女儿生了一个女孩,因住在娘家,便随着排下来叫四宝。这两个小孩在同年同月出生,只差几天。

姑嫂一起看护、哺养这两个孩子,在襁褓中就已定下了婚姻。三宝四宝又非常友爱,渐渐长大之后,两人便形影不离。小户人家不知避嫌,看见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时,即常指着说:“这是你丈夫。”,“这是你老婆。”两个孩子虽然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已经听顺了耳。到了七八岁,稍稍懂事了,但两个孩子仍然跟着二牛的母亲同睡同起,也不避忌。

和宝玉黛玉一样,有个三宝和四宝,也是悲剧

康熙六十年到雍正元年间,年年歉收。丁锦夫妇相继去世,曹宁流落到京城,穷得养活不了自己,便把四宝典卖到陈郎中家。二牛跟着来到京城,赶上陈郎中需要馆童,也把三宝典卖给了陈家。

二牛告诉三宝不要说他和四宝已定为夫妻。陈郎中家法严厉,每当打四宝时,三宝就在私下里哭;打三宝时,四宝也是这样。陈郎中生疑,便把四宝转卖给郑家,赶走了三宝。三宝又去找介绍他来陈家的老妈子,老妈子又把他介绍到一家去当馆童。过了一段时间,他打听到四宝的所在,便通过各种关系,也来到了郑家。

和宝玉黛玉一样,有个三宝和四宝,也是悲剧

几天之后,他才见到了四宝,两人抱头痛哭。当时两人都十三四岁了。郑某觉得奇怪,两人便谎称是兄妹。郑某看他们的名字排行相连,也就不怀疑了。然而内外宅隔绝,两人只能在出入时彼此眉目传情而已。

和宝玉黛玉一样,有个三宝和四宝,也是悲剧

后来年成好了,二牛、曹宁一起到京城赎子女,辗转寻访到了郑家。郑某这才知道这两个孩子本来定为夫妻,便很同情他们,想帮助操办婚礼,于是留他们仍在郑家服役。郑家的馆师严某,是一个道学家。他不了解如今世情与古时不同,便提出异议说:“中表结婚是违背礼法的,也是律令所禁止的。犯了这一条,上天也要施以惩罚。主人的想法很好,但我们这些读书人,应当以端正风俗教化为己任,见了违理乱伦的事而不阻止,是促成别人做坏事,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和宝玉黛玉一样,有个三宝和四宝,也是悲剧

他以辞职相要挟。郑某本来就善良懦弱,二牛、曹宁都是乡巴佬,听说违法罪重,都吓得打消了让两人结合的念头。后来四宝被卖给一个后补官员做妾,没过几个月,四宝便病逝了。三宝发疯跑出去,也不知哪儿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