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之北運河

北運河干流河北省境內長21.7km,流域面積為282km²,涉及香河縣9個鎮。其間左岸有牛牧屯引河使其與潮白河相連,右岸有支流鳳港減河匯入,下游由土門樓樞紐控制,土門樓洩洪閘以下為青龍灣減河,土門樓節制閘(木廠閘)以下仍為北運河干流。目前,水利老炮兒正在參與北運河香河段生態綜合整治項目。為了讓水利人更加了解北運河的前世今生,查閱資料結合現實情況寫了本文。

大江大河之北運河

北運河香河段工程位置圖

一、北運河概況及湮沒的歷史地位

北運河是京杭運河七段之一,古稱沽水、白河、潞河,歷史上是皇帝沿水路出巡的必經之處,故又被稱之為“御河”。其上游為源於軍都山南麓的溫榆河,全通州與通惠河相匯合後始稱北運河,北起北京市通州北關,流經河北省香河縣,南至天津市武清區、北辰區、紅橋區入海河處,全長186公里,流域面積5300平方公里。北運河集防洪、引灤輸水、調水等多功能為一體,是海河干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運河維繫國運,通則國興,阻則國衰,歷代王朝都將它是為國民命脈,北運河恰是這國民命脈中的咽喉要道,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創造華夏文明。它是京都的生命之河,孕育、鞏固北京、天津成為北方乃至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又是海路、漕運入京的唯一通道,元、明、清700多年間,“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同時也是南北文化重要交匯之地,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元、明、清定都北京,“國家根本,莫不仰給於江南”,每年漕糧四百萬石,兼錢帛鹽茶,以及巨木、金磚等建築材料,都得靠大運河從南方運來,無論海運、河運都要從北運河入京城,故有“水上漂來的北京城”之說。漕運的興盛帶來北運河沿岸“商業發達,水陸雲集,車檣如織,百貨山積”的繁榮景象,對天津城市的形成至關重要,也使其成為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我國南北文化的重要交匯地之一。由於北運河特殊的水上交通位置,康熙、乾隆多次巡幸江南,從此出入,留下《潞河三首》、《御題金門閘》、《渡潞河》等御製詩篇,明天啟皇帝朱由校留下“銅幫鐵底北運河”的親筆御書,元時意大利人馬可波羅、明時傳教士利瑪竇、清時英使馬嘎爾尼及八國聯軍都是從北運河入京,日記中時有描寫。這條古老的河流見證著歷史的滄桑和社會發展的興替。

二、北運河的變遷和水運發展

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代,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在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裡,承載著眾多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事件,成為推動經濟文化發展的強勁動力。北運河在中國政治中心北移燕京的風雲際會中潛移默化的發揮至為重要的作用。

1、曹操開鑿泉州渠初步溝通北方水系

運河最初的功能始於軍需運輸,江南運河最早是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北伐齊國開鑿“邗溝”,北運河初成系統主要由於東漢末年曹操攻戰北方。建安七年,曹操修成雎陽渠,官渡之戰大敗袁紹,建安九年,修了著名的白溝以通糧道,攻取袁紹鄴城,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為了北征袁尚和烏桓,令董昭開鑿了平虜渠和泉州渠,溝通了北上的水運交通,有利於進軍作戰與軍需供應,曹操親率大軍東征,大破烏桓於遼東,從此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平虜渠和泉州渠開挖以後,初步形成了如今的海河水系,第一次出現縱貫南北的水路運輸線,有利於北方統一和社會經濟發展,為隋唐大運河奠定了北方河段基礎。董昭開鑿的泉州渠,自幽州通向天津,因為這條運河與平虜渠相接於古泉州縣(今天津武清上村)境,所以名曰:“泉州渠”。

2、郭守敬開河元大都定型京杭大運河

中國古代運河是政治之河、軍事之河、經濟之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之河。從遼金開始,北京成為都城,元朝以後更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當時京城所需糧食及其他物資都需水路運輸,海運經大沽口沿海河上溯轉入北運河,內河航運則沿南運河北上到三岔口轉入北運河,再經通州抵達京城。但潞河水源不足,河道淺澀。至元十三年(1276年),都水監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請旨整治通州運糧河,頒旨施工後這段河道即現在的北運河,從河北香河城西的孫家務取直開溝,經天津河西務、蒙村、蔡村、楊村,向南注入海河。至元十七年(1280年)完工後,仍稱潞河,至雍正年間始稱北運河。此時劉秉忠、郭守敬營建大都工程方興未艾,軍民人口已逾百萬,對漕糧物資需求與日俱增,僅靠一河漕運無法滿足,元世祖又下令發展海運,因海漕、河漕均需在天津轉駁,再經潞河運抵通州,這樣就使潞河成為漕運延後和制約瓶頸,至元二十四年再次對潞河實施疏浚裁直,拓寬加深。同時郭守敬修通南起濟州、北接臨清的會通河,以及通州至大都城的通惠河,通過上述三大工程,郭守敬把隋唐大運河縮短九百多公里,被元明清視為軍國命脈的京杭大運河由此正式定型。元代大運河的溝通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及中外貿易的發展,北運河從1280年正式納入京杭大運河主線,由於獨特的區位優勢,數百年間成為漕運咽喉,物極繁華。《元史·食貨志》記載,每年從江南運往北京的漕糧多達300餘萬石,佔全國稅糧運輸的六分之五。同時也因為郭守敬大都治水的成功,才有了北京城700多年的定都史。

3、明清運河航運繁盛多加疏浚整治

元代京杭大運河貫通南北,發揮了相當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清兩代均建都北京,北運河漕運地位更加凸顯。元代漕運以海運為主,明代海運、河運並重,清代漕運以內河航運為主,明清之時漕運事業走向輝煌,北運河猶為至關重要。大明永樂十三年由天津轉運北運河漕糧達六百餘萬石,大大超過了元朝的最高記錄。從成化二十三年開始,向北京運輸漕糧成為定製,每年都是四百萬石,運糧船數定額為一萬一千七百七十隻,官兵十二萬人。清代沿襲明制,順治二年戶部奏定漕糧數量為每年四百萬石。通過運河漕運,既能開闢巨大的國家財政來源,又可隨時運兵運糧保持戰備,迅速有效地控制全國各地,尤其是江南富庶之地,元至明清中國再也沒用出現大的分裂。

北運河在明清哺育了北京,孕育了天津。北運河漕糧轉運是京城的生命線,除此,絲綢、茶葉、南北方土特產品、建築材料也是運河運輸的重要物資,永樂四年,蒯通、蔡信營建紫禁城,巨大的皇家木材、鋪地金磚無不從運河運來,故有水上漂來的北京城之說。建文二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從直沽三岔河口(海河、北運河、南運河匯合之地)渡河南下,永樂二年,成祖朱棣賜名“天津”,表示這裡曾是天子車駕“龍飛渡蹕“的津渡。天津一直是大運河的重要交通樞紐,因此造就了天津“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致天下之貨,以利京師”的特殊地位,漕運的興盛使天津迅速成長起來,成為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北運河畔的天津尹兒灣、北倉廒是明清建立的“百萬倉”,可儲糧100萬石,河西務鈔關直屬中央,總轄南北,為明清國計民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明清兩代對元朝大運河進行了擴建,但北運河上游河流較多,汛期洪流巨大,經常造成水患。萬曆到光緒年間,由於北運河洪水氾濫,曾10次水淹天津城,康熙三十七年至宣統二年,因此運河漫堤造成特大水災達21次之多。自元以來至民國初年,歷朝官府都對北運河進行整治修浚,明代運河的清淤、疏浚已逐漸形成制度,清代內河航運發達,疏浚河道,構築堤防的工程措施日益健全,開挖減河比明代更盛。天津武清筐兒港減河水壩建成後有康熙御書“導流濟運”碑,河北香河金門閘是北運河上現存的重要運河水工設施遺址,乾隆御筆親題詩碑:“金門一尺落低均,疏浚引河宣漲淪。通策略同捷地閘,大都去害貴抽薪。”咸豐五年(1855),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北徙,大運河因此全線南北斷航,清末和民國,幾度倡議治河,但因戰亂而未付諸實施。

大江大河之北運河

北運河香河段在建圖片

大江大河之北運河

北運河香河段在建圖片

大江大河之北運河

北運河香河段在建圖片

大江大河之北運河

北運河香河段在建圖片

目前北運河香河段的治理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作為水利人能參加大江大河的治理是我們的榮幸。作為參建者之一特別能體會到工程中的酸甜苦辣,向各位同仁道一聲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