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诃夫曾说“生活是恼人的牢笼。一个有思想的人到成年时期,对生活有了成熟的感觉,他就不能不感到他关在一个无从脱逃的牢笼里面。”

没错,这位伟大的作家批判的是现实,现实的牢笼悄无声息地扼住我们的咽喉,这就是生活,而艺术也从这样的生活中来。

在介绍《大象席地而坐》前,悬疑菌想跟大家先谈一下导演胡波。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胡波为自己取的笔名叫“胡迁”,他希望在写作这件事上能像候鸟一样不停地迁徙。胡波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就一头埋进了疯狂的写作中,这样的生活收入很不稳定,他还时长依靠家里给他寄送生活费支撑。

之后胡波的女友在没有任何原因情况下离开他,此时的胡波在电影制作上也出现了一些难以诉说的不愉快。所以,他用一根草绳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很多人说年轻导演创业要有好心态,包括舆论本身对胡波是否抑郁或生活窘困才选择自杀揣摩并猜测着。但殊不知,胡波是被生活现实蹂躏到不能自己,于是脆弱的心灵崩塌。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因为生活就是这么操蛋!

第55届金马奖宣布《大象席地而坐》获最佳影片奖时,这无疑是对胡波才华的肯定,这个奖就像胡波本人一样清秀而带着淡淡的忧郁。

《大象席地而坐》是令胡波绝望的作品,他带着遗憾离开人世,生活赐予他的也正是同时在你我身边上演的。因为对生活牢笼的绝望,敏感而脆弱扼杀了未来,美好蓝图更是倏然凋零。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如果真的胡波没有去世,这部《大象席地而坐》或许也不可能以4个小时的长度出现在大荧幕上,更不会得到万众的认可和荣誉的封神。为什么,只有在人死后才会批加认可,这是否又是生活范畴内一个我们层次差别难以突破的怪圈呢?

生活很糟糕,但我们还得继续。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或许这就是《大象席地而坐》正要体现的主题,一个230分钟内展现的不同人物相同命运的悲惨。他们却都不约而同得走向了一个希望前灿烂的爆发,也许大象就真的坐在我们不远处!

《大象席地而坐》这部电影取材于胡波的原著短篇同名小说《大象席地而坐》,这篇小说被收录在他的短篇集《大裂》中。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以小说的故事为蓝本,这部电影增添了3位和主人公相似命运的人物。小说的开篇是以“我”为中心,也就是于城,故事是发生在台湾莲花市的。

他因为睡了好朋友的老婆,好友撞见之后跳楼。为了能和前女友在一起,他提到了去动物园看席地而坐的大象。

但是小说的结局是灰色的,看到大象的于城被一脚踩死,身后还传来了无数的谩骂声。这些声音或许是对于他独自闯入大象笼子无知的斥责,也或许是因为他被动物伤害会造成动物园上名誉的损失......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在电影中,故事结局和小说截然不同。

影视化后的《大象席地而坐》片长足够看半天,故事中主要人物换成了替好哥们两肋插刀的韦布、单亲家庭的黄玲、被女儿女婿赶去养老院的王金和痞子大哥于城。

电影中的最后几分钟,在黑黢黢的暮色中,韦布、黄玲和带着外孙女的王金在大巴前踢着毽子。而在漆黑之中传来一声长长的大象嘶鸣声。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大象并没有出现在镜头中,也没有踩死谁。而是在电影中作为了希望的寄托,加上于城在内,四个人都是被生活甩了耳光的人。他们路不同却因为都看透了生活的本质,而在内心燃起一阵轰轰烈烈的假寄托。

满洲里,塞外边境的动物园真的会有一只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大象吗?像这种薛定谔的猫式的呈现,需要主人公去亲自探索。只有突破生活本来的最肮脏、最荒谬、最不可理喻的无力感,才能奔走向有光的地方。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换句话说,固然生活牢笼给每个人都赐予了不同的难堪,但是在冰封之后也会一束小小的温暖的光照射进来——那就是坐在动物园的大象——是继续生活下去的奔头。

电影的拍摄地点选在了北方的一座县城,萧瑟的冬天灰蒙蒙的天,更为电影要表现的生活本质增颜添色。

故事开篇就讲到了于城,他和好友的妻子睡在一起;却因为好友拿错鞋撞见。于是情绪不稳定的好友奔跑冲出了高层,坠楼而亡。而作为主人公之一的“我”(于城)从好友口中得知了满洲里的大象。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满洲里有一只大象,他妈的就坐在那,有人捅它或者喂它东西,它也不动。”(在小说中是花莲县)

如果单单从这画面说到小三、出轨,其实太浅显的。电影中提到了于城说好友,一个月工资两三千的人,还要买房子。

楼市价格的高昂,对于小县城的低层收入者就是不敢企及的仰视。而这无形之中展现了当代人生活在买房奴的压力枷锁中。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其实从故事中还能看出好友和妻子的关系并不是很好。而让他跳楼的只不过是生活崩溃的一个导火索而已,而于城的出现恰恰点了这把火。

于城在好友跳楼后,就选择了去找前女友,但是前女友却说和他不是一路人,不想见他。但是于城却因为小餐馆着火,把女友和店老板都救了。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故事的另外一个人物就是韦布,韦布的出场是正在缠书棍子。想必很多人上学时都做过这种棍棒,他此处是要去为好友李凯两肋插刀。

韦布在家中是很不受宠爱的一员,他爸爸骂他把家里搞得臭气熏天;又在质问他把超市的购物卡放哪里了接连谩骂。

韦布的父亲腿受了伤,而且镜头给了地上一片散乱的药丸特写,这里说明的韦布生活在一个不富裕的低层家庭,这个家庭中可能充斥着教育缺失的生活。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人类的文明起源是建立在温饱之上的,试想一个偷偷拿走儿子私人储存的家庭,哪里会有文明教育?破口大骂习以为常。

之后是出现的王金,他作为一个家庭的娘家人(女儿的老爸),却被女儿和女婿伙质问要送他进养老院。影片这里再次体现了一个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孤寡老人的生活问题。

学区房的价格是普通房子的N倍,为了能让孩子学而不忧。夫妻决定买了小的学区房,这样就没有了王金的住处。此处的孤独,或许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孝道一直是中华传承的没德。但是在现实面前,美德被挥洒的所剩无几。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悬疑菌感到更好笑的是,前天在新闻热点上看到一则新闻“陪读母亲被儿子乱刀捅死”。敢问,溺爱的爱如何塑造一个坚强的内心,暴戾的年轻人如何遵循中国的“百善”之首?

另外一个人物就是女主黄玲,黄玲可以说是正直花季的少女,她本该有着父母可依偎,情窦初开的青涩年纪。却也被生活活生生打成了一个别人眼中“鬼混”的浪人。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黄玲是单亲家庭,家中的母亲对她是大呼小唤,甚至母亲辱骂她放浪形骸之时不要怀孕。家中凌乱不堪,像极了一个破烂的隔断出租屋。在这里黄玲感觉不到家,感觉不到爱;所以她才会找教导主任,去找自己在家本该有而得不到的东西。

四位主人公全部出场之后,他们之间看似并没有任何关联。这四个主人公的生活看上去都十分糟糕,随着后面故事的开展,他们之间渐渐从平行到相交。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大象席地而坐》拍摄的是一天内发生的故事,四个人物一天内多线叙述。命运多舛最后交集在一点,此处悬疑菌就不多剧透了。

影片随处都在体现着生活的操蛋、糟糕和恶心。但是又不停的在这些灰暗的角落点燃一束希望的光。

最后的于城被李凯射中大腿,他的理想是去满洲里逃避好友跳楼的风声。但是他没能去成,在小说中于城的角色是被大象踩死了。空留下一个弱者的世界,如同小说中那只断了腿的大象一样。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此处于城不正是那头大象的化身吗?腿受伤,心中有梦想,却只能以弱者的身份坐在原地。他在人前风光,得到的确是生活的讽刺、唏嘘和伤害。李凯饮弹自尽一语中的地把生活的本质说出来“这个糟糕的世界!”

而电影的结尾是关于希望的,他们错过了火车,要乘大巴去东北满洲里。关于传说中的席地而坐的的大象或许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也或许是一种猎奇式的渴望;亦或者是被生活捶顿后的一种自我安慰——远处还有那么有趣的事呢,为什么不去看看?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王金在最后说了“对我而言,这几十年我都在喂自己糖衣炮弹,以为换一个地方,就有新的生活。其实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你站在这里,看着远方,感觉那里一定比这里好,而不要过去。”

韦布打破了这句话,他说“那就去看看吧。”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与生活而言,苦难没有尽头,人活着就要经历不同的苦难。生活在困顿的枷锁中,既要扮演勇敢的人,也要扮演懦弱的人(影片中每个人都有这两面)。但我们对生活痛苦的本身不能失去希望。

为什么要去遥远的塞外看一头傻大象?其实他们去看的是内心对希望的呼唤,是从生活痛苦中突破,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而那种席地而坐的大象就在每个人心中。


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献给操蛋的生活!


在满洲里的暮色中,一声大象的长鸣,或许让他们懂得:人生是个荒原,但我还是穿了过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席地而坐的大象”;而这,也正是胡波心中的大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