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裡看廣西,中國第一產糖省區背後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糖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資,但許多人可能並不知道現在全中國食糖產量的六成以上都來自廣西!

“蔗”裡看廣西,中國第一產糖省區背後的故事

在廣西的峰叢窪地、峰林平原間,隨處可見茂密的蔗林。其中既有人們熟悉的“果蔗”,而更多的則是用來榨糖的“糖料蔗”。

“蔗”裡看廣西,中國第一產糖省區背後的故事

在廣西,甘蔗的收割與種植基本同時完成,一部分甘蔗砍收後,宿根並不挖掉,而是留在地裡等新的生長期裡繼續長出新一茬的甘蔗;另一部分則是把收割後的甘蔗處理為一截一截的種苗,在田裡開出一道道溝,把種苗排種在溝裡,如果氣溫比較低,還要用地膜覆蓋在種苗上增溫。

“蔗”裡看廣西,中國第一產糖省區背後的故事

現在,廣西最核心的甘蔗產區是崇左、來賓、南寧、柳州,廣西的製糖業也集中於上述具有原料蔗資源優勢的中南部地區,產業聚集度較高。根據《2016年廣西統計年鑑》數據,上述四地的糖產量,分別約佔全區糖產量的33%、16%、15%以及9%。

“蔗”裡看廣西,中國第一產糖省區背後的故事

圖為廣西崇左的甘蔗主產區,雖然甘蔗種植有間距要求,一般在一米左右,但每叢甘蔗都能長出十來根甘蔗來,使得蔗林極其密集,從空中俯瞰,更是猶如無邊無際的綠色大海一般。

“蔗”裡看廣西,中國第一產糖省區背後的故事

廣西每年甘蔗榨季的開始,都由全區統一安排,各市縣再根據統一安排規定各個糖廠具體的開榨時間。糖廠以工廠的生產進度為標準,安排著自己對應蔗區的收割節奏。每當榨季開始,原本平靜的蔗海立刻變得沸騰起來,蔗農們爭分奪秒地抓緊時間收割。甘蔗收割在絕大多數地方,只能靠蔗農純人工手砍、打捆、再肩扛到農用車上卸車。

“蔗”裡看廣西,中國第一產糖省區背後的故事

在少數平整開闊的蔗田上,砍下的甘蔗會被統一堆放在機耕道旁,等待叉草機來裝車。

排成長龍的運輸車與堆積如山的甘蔗,是廣西榨季裡最壯觀的風景。

“蔗”裡看廣西,中國第一產糖省區背後的故事

因為甘蔗的收割和運輸時間集中,一個每天處理1萬多噸甘蔗,規模在廣西屬於中等偏上水平的糖廠,在一個榨季裡就要組織一支300輛車的車隊來運輸甘蔗。每當廣西榨季到來時,在糖廠門外,運輸車就會排成不見首尾的長龍。

“蔗”裡看廣西,中國第一產糖省區背後的故事

而在糖廠之內,甘蔗也被堆積成小山一般,在其後約3個月的榨季內,這些甘蔗將被源源不斷地“吞食”掉,新榨成糖。

“蔗”裡看廣西,中國第一產糖省區背後的故事

糖廠內部管道連著轉動的機器和大型罐子,像一個巨大的實驗室,從甘蔗到糖要經過多道工序。首先甘蔗會被機器破碎成細末,然後壓榨提汁;再經過過濾、沉澱等清淨步驟後,得到沒有雜質的糖水;糖水在蒸發罐內蒸發,成為糖漿;再經過反覆結晶、分蜜和乾燥,最終才能成為白砂糖或紅糖。

“蔗”裡看廣西,中國第一產糖省區背後的故事

糖廠新榨出來的糖,被裝袋打包,再裝上卡車,然後就可以運往全國各地,為人們的生活增加甜蜜了。

“蔗”裡看廣西,中國第一產糖省區背後的故事

廣西作為國內製糖業的龍頭老大,在全球市場中卻並不佔優,與國內其他省區相比,廣西不僅甘蔗種植面積最大、蔗糖產量最高,而且蔗糖產業科技水平總體來說也位於全國領先水平,製糖效益最好、單位面積產糖總量水平最高。但廣西製糖業在全球糖市中卻並不佔據優勢,與世界第一產糖大國巴西相比,廣西甘蔗收購成本和蔗糖生產成本都高出很多。

“蔗”裡看廣西,中國第一產糖省區背後的故事

在廣西蔗區的農村,多數青壯年已經外出打工。與其說是年輕人熱衷於外出打拼,不如說是他們在對甘蔗種植收益和外出打工之間的收益評估中選擇了後者。相對種甘蔗,打工的收入更高也更穩定。由於靠近中越邊界,尤其是崇左與越南距離很近,能夠很便利地招募到越南工人,這種特殊的地理優勢無疑也是當地製糖業的重要優勢——越南工人不僅能夠填補本地勞動力的不足,還能在收割、製糖等多個環節維持較低的人工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