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1944年9月,二戰阿拉庫爾戰役是盟軍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坦克戰,美軍 “地獄貓”式坦克殲擊車、“謝爾曼”式坦克大戰德軍“豹”式坦克,德軍裝甲損失慘重!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在諾曼底發動大反攻之後,盟軍各部中向第三帝國縱深攻擊最有力的,當屬美軍第3集團軍。這支部隊的司令官喬治巴頓將軍有一道發佈於1944年夏末的著名命令:“一直向東,一直向東,哪怕地獄在前!”在經歷了諾曼底登陸場周邊低矮灌木地帶的反覆拉鋸後,第3集團軍在7、8月間持續展開席捲法國的勝利大進軍。美軍裝甲部隊一路繞行德軍的堅固據點,有效切斷德國人的撤退線路。正是巴頓的果決行動,把德國軍隊自諾曼底以來還算有序的敗退逐步變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希特勒向法國北部投入了最精銳的裝甲部隊,他原本希望幾個裝甲師的反擊可以把盟軍解決在諾曼底周邊地區。但是,美軍發起的“眼鏡蛇行動”迅速粉碎了希特勒的希望。戰事發展到8月的第一週,美國軍隊向東一路進攻的態勢已經不可阻遏。突然間,整個西線的德軍都面臨著毀滅性的災難時刻。西線的戰局沒有像有的人曾經擔心的那樣,陷入一次戰那種令人生畏的消耗戰模式中,而是在盟軍各部的高速穿插下,呈現出令人讚歎的高度機動性的作戰樣式。

高強度的機動作戰自然對同盟國有利,而同盟國的實力也能夠支撐這樣的作戰。有賴於“同盟國大兵工廠”——美國的戰時工業能力,盟軍各部幾乎都實現了高度機械化。反觀1944年的德國軍隊,卻因為摩托化車輛嚴重不足而變得嚴重依賴畜力運輸,儼然已經是一支比較落後的軍隊。

雙方在技術能力上的這種對比,恰是1940年德軍進攻西線時敵對雙方狀態的徹底翻轉,真可以說是命運的莫大嘲諷。正是由於在部隊機動能力上的壓倒性優勢,盟軍總是能夠追上撤退中的德國軍隊。這樣的猛進高歌一直歡唱到1944年8月底,而巴頓的先頭部隊已經逼近德國邊境了。其時擋在盟軍和第三帝國本土之間的,似乎就只剩下幾支德國軍隊的殘餘力量。對於歡欣鼓舞的美國大兵們來說,他們好像至多到10月份就能打進柏林了。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然而第3集團軍“過快”的進軍,已達到了令盟軍的補給系統鞭長莫及的程度。自在諾曼底登陸以來,盟軍的裝備物資就主要是從諾曼底送入歐陸的,到了8月底,這一態勢並未得到改變。所有軍需都得由卡車隊向前送,而隨著補給線越拉越長,前送的時間就越變越久,久而久之,最前線的尖刀部隊就陷入了後繼乏力的狀態。撐到了9月1日,巴頓的第3集團軍終於耗盡了他們的軍需。於是,這場自D日以來堪稱偉大的進軍,猛地來了個急剎車。僅自8月初以來,巴頓的坦克和士兵已經走過了接近500千米的里程,現在他們距離萊茵河只有150千米遠了。

巴頓自然對這種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停頓大為光火,反過來,德軍最高統帥部則對敵人在國門之外的戛然而止大表歡迎。利用這一難得的喘息機會,德國人又表現出一貫的高效率,開始搶著把一批補充部隊投入到沿著德國邊境而建的“西牆”,或者說是齊格菲防線之上。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齊格菲防線一直是迷一樣的存在,據說這裡是保護德國邊境的強勁防禦體系。實際上這裡的守備兵力嚴重不足,德軍現在要做的就是為即將到來的邊境決戰準備儘可能多的籌碼。德國人不知道在美軍恢復進攻之前,他們還有多少時間,因此,希特勒直接下令把原定補充到蘇德戰場上的大部分新成立的部隊全部轉調西線。

德國人這種標準意義上的“拆東牆補西牆”做法自然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在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於1944年夏天在蘇軍的“巴格拉季昂”大攻勢中損失慘重的情況下。但是,希特勒仍然認為這樣做是恰當的,他覺得在廣闊的東線可以用土地換取時間,而在狹窄的西線地區,這是不可能的。一旦盟軍渡過萊茵河,那麼德國的工業中心魯爾和薩爾地區的淪陷就只是時間問題,而這兩個地區陷敵的後果是德國承擔不起的。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集中精銳力量,阻止甚至擊垮巴頓所部,先穩定住西線局勢,然後才能談及其餘。

可是要反擊巴頓的部隊,力量從何而來?希特勒覺得已經找到了力量源泉,那就是新型的裝甲部隊編制體系——1944型裝甲旅。德軍裝甲部隊的主要編制一直以來是師-團-營為主,在1944年7月冒出來的裝甲旅,其實也是希特勒拍腦袋的產物。各裝甲旅的骨幹是那些被打殘的師的倖存者們——他們多是從蘇軍1944年夏季大攻勢中劫後餘生的幸運兒,另外就是那些毫無實戰經驗的補充兵員。在首批編成的10個裝甲旅中,有6個是以擲彈兵師殘部為基礎組建的,有2個是從預備裝甲師改編而成,只有2個是以一線裝甲師殘部為基礎改編的。雖說是旅,但是真正的坦克力量只有1個營,另外則是補充了些裝甲擲彈兵、工兵和保障分隊之類的,滿打滿算,1個裝甲旅的核心力量也就只有36輛“豹”式坦克而已。照理這些裝甲旅原應成為東線的救火隊,不過他們都被投入了西線戰場這個大熔爐,並有如飛蛾投火般接連折損。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算是“吸取”了第一批裝甲旅的教訓,德軍又在8月底開始組建第二批裝甲旅,也就是巴頓第3集團軍因補給不足而停止攻擊的那個時期。到9月4日,有3個這樣升級版的裝甲旅編組完成,也即第111、112、113旅,在德軍即將發起的對巴頓軍團的反擊中,這些裝甲旅就將充當矛尖和箭頭。

和之前的那批相比,這次組建的裝甲旅顯著增強了坦克實力,坦克力量翻了一倍,包括1個“豹”式坦克營和1個IV號坦克營。“豹”式和IV號坦克都配備了長身管的75毫米主炮,不過“豹”式的綜合戰鬥力顯然更強。和德國裝甲師下轄的坦克營普遍編有4個坦克連不同,裝甲旅下轄的營只有3個坦克連,每連3排,每排有4輛坦克,再加上連部的2輛,這樣全連一共14輛坦克。加在一起,每個營有42輛坦克。以紙面上的滿編狀態來看,新編成的裝甲旅都有82輛坦克的戰鬥力。應該說,這確實是可觀的實力。剛剛出任德國裝甲兵總監的霍斯特·施通普夫將軍也表示,“第111、112、113裝甲旅,以當時西線部隊的標準來看,裝備情況是格外的好。”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但這樣的表態應該算是對希特勒的阿諛之辭,因為施通普夫不會不知道,裝甲部隊的戰鬥力並不僅僅取決於坦克,坦克還需要得到炮兵、工兵、擲彈兵、偵察兵、後勤保障單位的全方位配合,而這些恰恰是新生的裝甲旅所格外欠缺的。

先來看與坦克協同作戰的擲彈兵。1個標準的德國裝甲師通常有4個擲彈兵營,而裝甲旅只有一半,也就是2個營。裝甲旅也極度缺乏炮兵力量,一旦投入作戰,往往得依靠軍級炮兵為其提供間接火力支援。更加糟糕的情況是,每個裝甲旅只配有1個偵察分隊(下轄2個排),而1個裝甲師的偵察力量至少是這個的5倍。沒有足夠的偵察部隊,就意味著裝甲旅無法有效掌握戰場周邊態勢,簡直有如盲人騎馬。不過,炮兵和偵察兵的短缺,還不是阻礙裝甲旅發揮威力的全部因素,各裝甲旅還存在缺乏有效指揮體系的通病。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武器是要靠人操作的,而人的素質也相當堪憂。當時德軍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缺乏訓練有素的士兵和士官。就裝甲旅而言,大多數的士官來自補充營和訓練單位,其中絕大部分低級軍官都是步兵軍官,他們或許稱得上是戰場老手,但卻完全沒有裝甲戰的經驗,對於裝甲編隊的戰術更是一無所知。總的來看,新編成的裝甲旅往往是在靠近前線的地方緊急成軍,因此完全沒有實施必不可少的磨合演練的時間和空間。而這樣的演練,通常是部隊賴以形成凝聚力和戰鬥力的最有效方式。

正當德國人拼命組建新型裝甲部隊,以圖彌補西牆防禦薄弱點之際,巴頓第3集團軍下轄的幾個裝甲師,卻正面臨缺乏補給、缺乏有效補充人員的尷尬局面。在巴頓麾下各部中,一馬當先衝在最前的便是約翰·伍德少將指揮的第4裝甲師。和被希特勒看好的德國裝甲旅不同,美軍第4裝甲師的絕大部分坦克兵和步兵是打從1941年起就開始一起生活、訓練和戰鬥的老搭檔。這個師自從於1944年7月中旬投入法國戰場後一直不停地在打仗,幾輪戰鬥下來,這個師已經在前線上分成多個以坦克為核心的戰鬥群。這些作戰編隊可謂久歷沙場,乃是盟軍裝甲部隊中的最有戰鬥力的部隊之一。

到了9月5日,巴頓總算為他的坦克搞到了一些汽油。他隨即下令給第12軍軍長曼頓·埃迪將軍,責成該部立即越過摩澤爾河,然後向東進軍萊茵河。鑑於裝甲部隊的燃料極其寶貴,埃迪命令他的第80步兵師在南錫北面的渡河點過河,誰知德軍後衛部隊這次打得十分出色,一舉瓦解了第80師的渡河企圖。此戰後,美國人才第一次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德國人已經充分利用美軍停頓的時機,在多個地段加強了前線的防守。看來,能否越過摩澤爾河取決於第12軍是否全力以赴了。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9月11日,第80師再次嘗試在南錫北部的迪洛拉鎮附近渡河,同時,第35步兵師在第4裝甲師大部兵力的配合下,於摩澤爾南部過河。第4裝甲師的剩餘力量,也即由布魯斯·克拉克上校指揮的A戰鬥群擔任此次行動的預備隊,對任何一個可能的突破方向實施跟進。

第4裝甲師一共分為3個戰鬥群,克拉克的戰鬥群是其中實力最強的。克拉克戰鬥群的主力是由克萊頓·艾布拉姆斯中校指揮的第37坦克營,而他的戰鬥群還有額外的實力,那就是臨時加強了第704坦克殲擊車營。

美軍新一輪的渡河行動準備充分,推進順利。到了9月13日,克拉克戰鬥群便隨第80師之後,在迪洛拉越過摩澤爾河,進入到步兵部隊在對岸建立的橋頭堡地區。同時在南錫以南,第35師和第4裝甲師的另外2個戰鬥群也分別渡過了摩澤爾河。又經過幾天的陸續交戰,美軍各部分頭推進,其中克拉克戰鬥群到18日晚上已經在摩澤爾河東岸深遠地區站穩了腳跟,部隊集中到了一個名叫阿拉庫爾的法國小鎮周邊。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巴頓所部裝甲部隊出現在摩澤爾河以東的報告,讓德軍最高指揮部陷入了深深的不安。現在,德國人必須提早推出反攻計劃了。在這一地區的德軍系由約翰內斯·布拉斯科維茨上將指揮的G集團軍群,在美軍快速進軍的作用下,這個集團軍群序列中的兩大兵團第1集團軍和第19集團軍正在努力對向靠攏。其中,第19集團軍在南,第1集團軍在北,兩路部隊還沒有達到能夠封閉包圍的態勢,但顯然正努力這樣做。

對美軍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危險的局面。不過,巴頓並不完全瞭解這一點,他的坦克正在等待更多補給到來的過程中蓄勢待發,準備進一步深入敵後。

當然了,第1和第19集團軍都是以步兵為主的傳統兵團,正常情況下的機動能力和攻堅能力也極為有限,更何況這時還減員嚴重,如果要達成痛擊巴頓的反擊意圖,必須另有部隊才行,這便是新近剛剛完成整補重組的第5裝甲集團軍。

和第1、19集團軍的缺兵少將不同,第5裝甲集團軍理論上是以裝甲部隊為主力的部隊,而且擁有一名出色的司令官——哈索·馮·曼陀菲爾將軍。曼陀菲爾和布拉斯科維茨的判斷完全一致,德軍已沒有時間在摩澤爾河以東再建立一道新防線了,現在要想阻止巴頓——或者說至少是拖延他的推進——的最好辦法,就是對其實施主動出擊。

布拉斯科維茨上將委曼陀菲爾以重任,且把剛剛開上戰場的生力軍,也就是那新近編組的第111、112、113裝甲旅全部劃歸第5裝甲集團軍指揮,由這幾個旅來充當反攻急先鋒。得到最新整補的曼陀菲爾立即制訂了反擊計劃,他打算同時以2個裝甲軍來實施這次反攻。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在南翼,海因裡希·馮·呂特維茨將軍的第47裝甲軍實施主攻,其主力是第112裝甲旅和第21裝甲師。一旦這個裝甲軍進展順利,此前戰鬥力受到削弱的第15裝甲擲彈兵師亦將納歸該軍指揮。呂特維茨的任務是奪回在9月16日被美軍奪取的呂內維爾鎮,然後朝萊茵-馬恩運河進軍,從側面打擊美軍在摩澤爾河以東的突出部。

在北翼,攻擊的將是瓦爾特·克魯格將軍的第58裝甲軍,為其增強了第111和第113裝甲旅。這個軍的任務是攻擊前進,先行解決阿拉庫爾,然後一路進至萊茵-馬恩運河以北地區。

按照計劃,德軍南北兩翼的反攻將同時在9月18日打響,重點是北翼。在德國人調兵遺將之際,卡在德軍前進方向上的美軍部隊,只有第4裝甲師的克拉克戰鬥群。也就是說,能夠在德軍重兵壓境時對其實施阻擊的,就只有1個坦克營和1個坦克殲擊車營而已。

當然了,負責德軍北翼攻擊的克魯格將軍也有麻煩。18日這天,第111裝甲旅遲遲沒有出現在集結區,第113裝甲旅則受到了小股美軍偵察部隊的襲擾。受到這些挫折後,克魯格一度報告稱“行動從一開始就不太順利”。但是,到了當天下午他就恢復了自信,轉而報告單以第113裝甲旅之力,便足以擊潰當面的美軍,他還信誓旦旦地表示,阿拉庫爾周邊的美國軍隊已經向西南面敗逃了。

克魯格有關“美軍敗逃”的判斷,只能算是空穴來風,也證明他的裝甲尖刀部隊缺乏偵察能力。當第113裝甲旅開始向阿拉庫爾鎮推進時,本來佔有出敵不意的主動權,可是由於這個旅沒有足夠的偵察力量,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後來的事態表明,正是由於缺乏有效偵察,最終讓德國人失掉了本該牢牢握在手中的戰役主動權。

和上報曼陀菲爾的樂觀判斷相反,直到18日晚間,克魯格對於當面之敵的規模和位置仍然缺乏足夠了解。儘管第111裝甲旅依舊缺席,克魯格還是決心在第二天一早就向阿拉庫爾投出第113裝甲旅的主要力量。

克魯格在當晚電令第113裝甲旅旅長埃裡希·馮·西肯多夫上校,發出瞭如下行動指令:“天亮後進佔阿拉庫爾東面的雷希科特,奪取那裡的高地,觀察阿拉庫爾的敵軍狀態。在第111裝甲旅到達之前控制住這一地區,並準備同附近的第15裝甲擲彈兵師的右翼建立偵察聯絡。”

這個晚上,就在克魯格裝甲部隊所指的方向上,美國大兵準備過夜了,但絕大部分人都無法安然入眠。晚上21時剛過一點,第37坦克營 C連威爾布·貝拉德中尉收到報告稱附近出現德國坦克。讓鄧恩感到些許安慰的是,此前他已把排裡的3輛坦克部署在了這一位置上。標準的美軍坦克營一共有3箇中型坦克連(A、B、C連)和1個輕型坦克連(D連),每個連各有3個坦克排,每個排5輛坦克,共裝備53謝M4“謝爾曼”和17輛M5“斯圖爾特”。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那時和貝拉德在一起的是他排裡的3輛坦克,另外2輛還在後方待命。18日下午早些時候,貝拉德已經把由威爾·拉杜拉中士指揮的1輛M4“謝爾曼”式坦克派往雷齊附近的公路北側。拉杜拉是個老練的坦克車長,他把M4停放到路渠旁,在那裡找到了掩護物。

貝拉德把他自己的坦克和鄧恩的坦克部署到了雷齊公路的南側。這個老練的坦克中尉把座車藏在一堆灌木叢後面,而鄧恩的坦克則佔據了一個小土坡,從那裡可以觀察附近的整個區域。所有3輛“謝爾曼”坦克都把炮口指向了最後已知的德國坦克的位置,也就是雷齊的東南面,小村雷伊的方向。

為了防止德軍可能發動的包抄,貝拉德和鄧恩等人還抓緊時間在雷齊公路上佈設了12枚地雷。在接到了貝拉德的報告後,向上級報告了附近可能存在德軍裝甲部隊這一情況後,戰鬥群指揮官克拉克上校和第94裝甲炮兵營進行了聯絡,要求後者視情況對自己的坦克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美國人的優勢在於可以充分利用地形之便。阿拉庫爾、雷希科特、雷齊這片地區多為山地,其間有多處谷地,利於美軍隱蔽埋伏,確實是一個打伏擊戰的理想場所。劣勢在於裝備,不僅在數量上處於下風,在質量上也是。在西歐戰場上無處不在的M4“謝爾曼”坦克,大部分都是隻安裝了短身管75毫米主炮的早期型號,第4裝甲師的絕大部分坦克概莫能外。它們即將遇上的德國“豹”式和IV號坦克都裝有長身管高初速的75毫米主炮,“謝爾曼”在火力方面處於明顯的劣勢。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M4的75毫米主炮的炮口初速較低,在1000米以上距離就無法擊穿IV號坦克的正面裝甲。至於說“豹”式坦克的傾斜裝甲,M4那粗短的75毫米主炮甚至在近戰距離上也很難擊穿。相反,“豹”式的75毫米KwK 42型主炮能夠在1500米的距離上擊穿“謝爾曼”的正面。在小村雷齊這個難以入眠的晚上,貝拉德他們考慮的主要問題是,自己的經驗、訓練水平和協同作戰能力,能否抵消掉德國人的技術優勢。

濃霧在山谷間生成,把整片地區籠罩在白茫茫之中,1944年9月19日的清晨到來了,這便是德軍發動大舉裝甲反攻的阿拉庫爾戰役的第一天。在能見度極其有限的情況下,人的聽力就顯得格外靈敏,貝拉德可以清晰地聽到東南方向傳來的坦克聲。他把這一最新情況報告給了上級,第37坦克營C連連長肯尼思·拉米森上尉,後者立即命令第2排剩餘的坦克立即進入戰鬥位置。同時,拉米森還派出霍華德·史密斯少尉的第1排去加強第2排在雷齊的陣地。史密斯把自己的坦克分成兩隊,一隊前出到雷齊以南的位置上,另一隊則埋伏在這個小村的西郊。

就在第37坦克營的C連全部忙碌起來嚴陣以待時,阿拉庫爾戰役突然在雷齊東南面打響了。原來,第37坦克營D連的1個M5輕型坦克排此前前出到蒙科特村附近,在那裡和德軍第113裝甲旅的一支偵察分隊不期而遇。在辨認出那是德國人的半履帶車後,“斯圖爾特”坦克立即用37毫米主炮開火,很快就幹掉了1輛半履帶車。由於輕型坦克極易受損,這個M5坦克排不敢戀戰,他們很快就朝西面的雷希科特退去,偶爾停下來再打上幾炮,好為西面陣地上的友鄰部隊爭取時間。這次晨霧中的短暫衝突,就是阿拉庫爾戰役的開始。

“斯圖爾特”式坦克上的美國人當然不知道,他們遇上的就是第113裝甲旅僅有的偵察力量。而在受到這次意外挫折後,這支偵察隊也很快就縮了回去,完全沒有對雷希科特-雷齊一線實施既定的偵察。這樣,當旅長西肯多夫上校喝令坦克部隊向西攻擊前進時,實際上是把部下投向一片未知的殺戮之地。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第一個和德國坦克部隊發生交戰的,是史密斯少尉第1坦克排的2輛坦克,位置是雷齊以南。史密斯把自己的座車和另1輛“謝爾曼”坦克部署在那裡,此地有一條南北向的小路經過,1輛就在路旁設伏,另1輛則隱身在一個穀倉裡,坦克手在坦克外鋪滿了幹稻草。從自己的位置上,2輛“謝爾曼”的坦克手可以看到從雷齊經過的那條公路主道,德國坦克很可能會從那裡來。為了提供早期預警,史密斯還派人佔據了一個前方觀察哨,這個前哨通過一根電話線和坦克實施溝通。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有效的安排。

一切就緒後沒過多久,早上7時左右,前觀察哨發現在霧中隱約出現了幾輛坦克的影子,他蠻有把握地報告說,那一定是“豹”式坦克。很快,德國坦克已經駛到距離史密斯的位置大約100米遠的地方,觀察哨急切地又打了電話,幾乎就在同時,2輛“謝爾曼”開火了。

在這麼近的距離上,任何有關“豹”式和“謝爾曼”主炮身管長短和性能優劣的爭論都變得沒有意義了。“謝爾曼”坦克使用的M62A1型穿甲彈,在美軍規定的800米上不可能打穿“豹”式坦克的正面,但是在230米距離上便足以擊穿“豹”式的炮塔正面,而對於“豹”式的側面,有效擊穿距離則可以達到1500米。

當史密斯的坦克發起伏擊戰時,交戰距離是100米,而且他們正對著“豹”式坦克的側面,這簡直是教科書式的交戰模式。幾乎是剎那間,就有2輛“豹”式坦克被打得起火,跟在後面的德國坦克意識到掉進了一個埋伏,便紛紛後退到霧氣中。

受到伏擊的坦克來自第113裝甲旅的第1坦克營,另一個IV號坦克營尚在後方。驚魂稍定,“豹”式坦克又受到了新一輪襲擊。之前史密斯發起阻擊時,正身處雷齊以東陣地上的第2排的鄧恩中士清楚地看到了這場交火,他命令炮手把炮口朝南面轉。

在大約600米的距離上,鄧恩試圖朝1輛退卻中的德國坦克開火,這符合美軍戰術條例規定的M4標準戰鬥距離。鄧恩的坦克一連打出3發炮彈,前2發全部失的,不過第3發讓那輛“豹”式坦克開始冒煙,繼而燃燒。鄧恩在望遠鏡裡看到幾名德國坦克兵爬出艙外,他叫停了射擊。

戰鬥開始後,C連連長拉米森上尉發出了新的命令。在搞清楚敵人位置之後,他命令史密斯的第1排繼續鞏固雷齊以南的阻擊陣地,同時要求第3排派出幾輛坦克佔據雷齊西面的空缺空置。拉米森不滿足於擊退敵人,他現在打算切斷德軍的撤退路線。算上第3排剩餘的坦克,他手裡有4輛“謝爾曼”可用。他很快地瞄了一眼行軍地圖,發現阻斷敵人退路的最好地方是雷伊南面,一處名叫比岑格的丘陵地帶。他大聲叫駕駛員立即出發,朝著山谷行進,和德國坦克來一場賽跑。

在行進狀態下,“謝爾曼”相對“豹”式的速度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拉米森成功地搶在笨重的“豹”式坦克前面,趕到了預計的阻擊位置。拉米森選的位置很好,美國坦克手有了完美的側擊位置,而起伏的山地則給“謝爾曼”坦克提供了天然的掩護。德國坦克很快就出現在視野裡,拉米森等來了最好的機會。“開火!”他的坦克主炮一擊而中,他的部下也迅速照做。在側翼完全暴露的情況下,“豹”式坦克根本沒有還手機會。一輛接一輛,德國坦克開始爆炸和起火。拉米森的伏擊暴露了“豹”式坦克的另一個不足,那就是炮塔轉動很慢。“豹”的炮塔每秒只能轉動15°,轉完一圈360°需要24秒,而且還是在動力全開且水平行駛的條件下。相比較而言,“謝爾曼”的炮塔每秒轉動25°,轉完360°只需要15秒,遠比“豹”式要快,這一優勢在有如比岑格阻擊這樣的近距離交戰中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就算德國人發現了伏擊者的位置,他們的坦克炮塔也不能及時指向打擊方向,結果就是“謝爾曼”坦克的乘員總能比德國對手更快地瞄準目標。在9月的這個霧氣並未散盡的清晨,德國裝甲兵算是有了“多麼痛的領悟”。

當“豹”式坦克終於發出第一次還擊時,拉米森的阻擊團隊確信已經摧毀了5輛德國坦克,而目標隊列中只剩下3輛“豹”式還能正常作戰了。接下來拉米森先是讓自己的坦克退到一道山脊後面暫避,然後向南衝去另一處阻擊位置。在新位置上,他的4輛坦克繼續朝剩下的那3輛德國坦克開火,並且全部摧毀了它們。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就在美國人得以慶祝這場完勝之前,另一支德國部隊來到了附近——來自第2113裝甲擲彈兵團的重武器連,用他們的牽引式Pak 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朝美國坦克開火。在呼嘯劃過的炮彈中,“謝爾曼”坦克緊急後退,躲回到山脊後面的隱蔽位置中。C連連長拉米森從他的坦克炮塔上探出身來,認真尋找那門反坦克炮。幾分鐘後,他找到了它,便指示炮手開火。“謝爾曼”一通猛射,一舉摧毀了擲彈兵的反坦克炮陣地。拉米森實施經典的坦克阻擊的同時,別的戰鬥也在雷齊村的東面激烈進行著。一隊德國坦克從雷伊逼近雷齊,衝擊貝拉德第2排的陣地。對進攻一方不利的是,德國坦克必須沿著一條狹窄的谷地推進,他們很難成功。

貝拉德中尉的排依舊沒有任何傷亡。這個坦克排受到的唯一傷害就是排長的坦克,從一輛德國坦克打來的炮彈,正好敲掉了貝拉德座車一側的兩個負重輪。

阿拉庫爾第一天上午的戰鬥呈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一邊倒態勢,美軍以少敵多,第37坦克營C連簡直是大開殺戒,德軍一整個精銳的“豹”式坦克營在盲目進攻中已經幾乎損耗掉了一半實力,而且是在很短的時間裡。

雖然收到了“豹”式坦克營受挫的戰報,第113裝甲旅旅長西肯多夫上校當然不會就此放棄,他受領的任務還遠未完成,何況他手裡還有一個完整的坦克營可以用。第2113裝甲營是個滿編營,有42輛坦克,不過是戰鬥力比“豹”式低一檔的IV號中型坦克。

IV號坦克營正在集結,西肯多夫要求這個營徑直攻打已知的美軍陣地,爭取儘快拿下阿拉庫爾東面的雷希科特。現在這位德國上校深感當面之敵是難啃的硬骨頭,他當然不可能知道,美國人能用來阻止第113裝甲旅的力量其實非常少。

第2113裝甲營上陣了,這支部隊理智地繞開了拉米森的阻擊陣地,他們直接從蒙科特往西面走,指望著包抄先前阻擊了“豹”式坦克的美軍。實際上,這個裝甲營確實選擇了合理的路徑,他們大有希望拿下雷希科特,而從雷希科特再往西走不到2千米就是阿拉庫爾,克拉克上校A戰鬥群的指揮部就在那兒。

從早上7時開始,負責在A戰鬥群指揮部和第37坦克營之間傳遞信息的聯絡官威廉·德懷特上尉,就已經駕著吉普車在兩個指揮所之間往返多次了。上午晚些時候,他意外發現正有一隊坦克從蒙科特的方向來。他立即駕車返回阿拉庫爾,找到克拉克上校彙報所見。如果這隊坦克繞開了第37坦克營的陣地,那麼自己的處境就變得相當危險了,預見到這一點的克拉克立即帶上德懷特,坐著吉普趕去阿拉庫爾郊外。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在那裡,克拉克找到了第704坦克殲擊車營C連的連長托馬斯·埃文斯上尉。埃文斯正在他那輛M18“地獄貓”坦克殲擊車旁邊刮鬍子,克拉克等人趕到時,正好有1發德軍的炮彈砸落下來,爆炸在附近激起了一陣“泥雨”。

那一刻,埃文斯身邊只有1個坦克殲擊車排可以立即調遣,他讓第3排排長埃德溫·萊佩爾中尉馬上帶隊跟著克拉克上校出發。萊佩爾馬上召齊了他的4輛坦克殲擊車(全是M18“地獄貓”)出發前往雷希科特,德懷特的吉普車在前面帶路。

這時候天上開始下起毛毛雨,加上仍未散盡的霧氣,沒人能看清任何東西。完全是突如其來的,一次爆炸震撼了整個車隊。德懷特剎停吉普車,跑去找萊佩爾,問他是否看到了敵人的炮擊位置。萊佩爾判斷那是坦克或反坦克炮的直瞄火力,但能見度太差,他看不到炮擊從什麼方向來。

德懷特熟悉附近的地形,他建議萊佩爾的坦克殲擊車去雷希科特垢東北面,佔據那裡的279高地。於是萊佩爾跳上德懷特的吉普車,開上一條小路朝著279號山坡進發,他揮手示意坦克殲擊車緊隨其後。

山路兩側長滿了樹木,就在吉普車快要到達山頂前,萊佩爾非常吃驚地看到1門德國坦克炮的炮口伸出樹林之外,距離自己還不到10米遠。他的排迅速做出了反應,在位置最靠前的那輛“地獄貓”上,車長埃米利奧·斯塔西軍士幾乎和萊佩爾同時看到了躲在林地裡的德國坦克,並立即開火。“地獄貓”的第一發炮彈就直接取得了命中,德國坦克當場爆炸。燃燒的火焰映出樹林裡其他的德國坦克,它們都是IV號坦克,正排成一個V字形,斯塔西發出的第二發炮彈又打中另一輛德國坦克。

不幸的是,第三輛IV號坦克的主炮對準了斯塔西的“地獄貓”,用2發炮彈擊毀了它。這輛坦克殲擊車在衝擊下向後震動,德國人的1發穿甲彈直接打穿了M18的主炮防盾,彈片在炮塔內迸飛,殺死了斯塔西的炮手理查德·格拉漢姆,其他人全部受傷。帕特·費拉·羅中士的坦克殲擊車接著就為斯塔西報了仇,發炮幹掉了那輛IV號坦克。

戰鬥繼續進行。第4輛德國坦克的車長看到美軍坦克殲擊車數量佔優,開始後退。但這是徒勞的。幾輛“地獄貓”把火力集中到它身上,幾秒鐘內,這輛IV號坦克就成了燃燒的殘骸。第5輛IV號坦克出現了,但它也瞬間成了第3坦克殲擊車排的犧牲品。279高地上這次短暫的交火只持續了了幾分鐘,“地獄貓”大勝。

在接下來的一小時裡,雙方在雷希科特郊外的迷霧和細雨中繼續著貓捉老鼠的遊戲。時值9月中旬,正常情況下太陽應該已經驅散了霧氣,不過山地的特殊地形仍讓霧氣盤桓不去。萊佩爾看不到其餘德國坦克的位置,但他能聽出敵人正在自己的東面集結。在對嘈雜的坦克聲實施了一次毫無結果的搜索後,萊佩爾回到了出發點,在雷希科特東北待機而動。

等不多久,萊佩爾和他的戰友就發現了一隊坦克和步兵正沿著山脊線行進,正對著自己的位置來。起先萊佩爾和德懷特都認為那是第704坦克殲擊車營C連的另一個排上來了,但是當數到第5和第6輛坦克後,他們就知道不對勁了,因為1個“地獄貓”排只有4輛坦克殲擊車。來者實際上是第2113裝甲營的另一批IV號坦克。

敵人在望,“地獄貓”車組們迅速把他們的76毫米主炮瞄準目標。美國人又一次搶在德國人之前開火,炮聲在山谷裡迴盪著。一瞬間,打頭的那輛德國坦克的車體就被穿甲彈洞穿,幾秒鐘後,又是另一輛中彈。到這次阻擊結束時,又有5輛IV號坦克被“點燃”,“地獄貓”則無一損傷。

這次交戰開始幾分鐘前,德懷特曾呼喚炮兵對雷希科特東北的山頭實施支援性炮擊。阻擊開始後,有1架炮兵觀察機到達戰場上空以協調炮擊。對伴隨坦克行動的德國裝甲擲彈兵來說,美軍野戰炮的打擊是致命的,在毀滅性的幾輪炮擊之後,這些擲彈兵便分頭逃跑。

在空中的美國飛機發現有3輛以上的德國坦克正試圖包抄萊佩爾的側翼,飛行員拼命晃動機翼示警,觀察員更是向德國坦克所在的位置打了幾發火箭彈來加以標示。萊佩爾看到了這一新情況,他命令史蒂夫·克魯斯基中士的坦克殲擊車向來敵開火,幾秒鐘後,弗洛依德·伊頓的“地獄貓”也加入戰鬥。一番火力交換後,德軍損失了2輛坦克,不過第3輛的還擊打掉了伊頓座車右側的主動輪。

現在,本排已經有2輛坦克殲擊車無法行動,萊佩爾覺得是時候撤退了。他命令費拉羅中士的坦克殲擊車去拖走伊頓的那輛,這道命令忽視了第3輛IV號坦克仍安然無恙這一事實。德國坦克車長一看到費拉羅的M18出現就立即開火,和斯塔西的“地獄貓”一樣,費拉羅座車的炮盾被75毫米穿甲彈擊穿,碎片在坦克殲擊車內部橫飛,車組全部掛彩。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這樣萊佩爾的排只剩下最後1輛“地獄貓”了,車長埃德溫·麥克戈克中士把自己的座車躲到了山脊後面。別的車組從2輛無法動彈的“地獄貓”上拆下了機槍,準備用它們打上一仗。德懷特上尉用吉普車的無線電向A戰鬥群通報了最新的戰況。

在上午的剩餘時間裡,更多德國裝甲部隊出現在了蒙科特村邊上的樹林裡,不過這些新來者並沒有堅決推進的意圖,只是不斷試探著美國人的陣地。而每一次,麥克戈克那輛孤獨的“地獄貓”都會讓他們止步不前。

在2輛IV號坦克被擊毀後,德軍換由裝甲擲彈兵上來嘗試運氣,但他們從林地裡走出沒多遠,就會被萊佩爾的“機槍手們”打回去。這個古怪的對峙局面就這樣一直持續著,直到當天晚些時候美軍的增援部隊上前為止。

阿拉庫爾戰役打響之後,美軍克拉克戰鬥群的兩個C連分別取得了成功,不過德國人當然不會就這樣輕言放棄。經過休整,在首輪衝擊中受挫的第113裝甲旅的“豹”式坦克營再度上陣,集結起一個由12輛“豹”式坦克組成的縱隊,試圖繞道直取克拉克戰鬥群在阿拉庫爾附近的指揮部。

當這股威脅出現時,克拉克上校最初只能指望野戰炮兵來阻止他們。然而,間瞄射擊的榴彈炮在打坦克時不可能像直瞄射擊的反坦克炮那樣給力。就在克拉克渴望援兵到來的時候,援兵果然來了,那就是從附近位置趕上來的第37坦克營的B連。

B連連長吉米·裡奇上尉後帶來了2個坦克排,他把坦克車長召在一起,指給他們看附近的德國坦克位置,並命令他們:“現在上坦克。排成列,所有的坦克炮一起開火。”命令發佈後,第3排的排長梅爾文·馬斯頓中尉,就帶著他的“謝爾曼”坦克駛下了阿拉庫爾-雷希科特的公路。他把自己的坦克排分成兩部分,一隊由墨菲中士指揮沿著公路直駛,另一隊由馬斯頓自己帶隊,埋伏在公路北側的阻擊位置上。當美國坦克駛近雷希科特時,第3排的兩個分隊都發現了敵人,馬斯頓看到了2輛坦克,墨菲看到了3輛。兩個分隊紛紛開火,迫使德軍退入了雷希科特附近的一片樹林。馬斯頓隨後要求他的部下們繼續射擊,以防德國坦克還擊。

但是美國人壓制不了敵軍的還擊。飛過來的第1發炮彈剛好落在馬斯頓的坦克前面一點,接下來的3發炮彈,則全部打中了美國坦克。馬斯頓的坦克被擊穿,他的炮手當場死亡,裝填手重傷;另1輛“謝爾曼”炮塔中彈,內部受損嚴重;第三輛的炮塔同樣被擊中,不過沒有打穿,因而受創最輕。

馬斯頓呼叫救兵。幾分鐘後,第2排在詹姆斯·巴雷斯上士的帶領下衝上前來,他們駛過第3排,進入阿拉庫爾-雷希科特公路以南的阻擊位置。一經到場,巴雷斯的坦克“就像瘋了一樣”開火。然後,有數輛“豹”式坦克的殘骸被遺棄在戰場上,德國人消失在了一處高地後面。

接下來幾個小時,這兩個坦克排就守在陣地上,直到第37坦克營的副營長威廉·亨特少校趕來,他帶來了B連剩餘的坦克,以及A連的2個排。現在A連和B連合兵一處,臨時組成了亨特戰鬥群,任務是阻擊從南面靠近的另一支德國縱隊。

下午15時,亨特戰鬥群接到命令,轉去297高地支援在那裡的坦克殲擊車。到達那裡時,1輛A連的坦克看到297高地頂部停著1輛德國坦克,這引發了一場交戰,短暫的交火過後,297高地暫時歸於平靜。

A連連長威廉·斯賓塞上尉建議主動出擊,於是,亨特、斯賓塞和裡奇三人徒步前去偵察雷希科特,他們認為在那裡一定能找到更多德軍。果然,他們在雷希科特村的南面和東面一共找到了4輛德國坦克。3名軍官決定發動正面攻擊,A連打頭,C連跟進,斯賓塞先用自己的6輛“謝爾曼”吸引敵人注意力,然後裡奇從南翼實施包抄。

為了掩護這次進攻,亨特聯絡了第94野戰炮兵營,由後者發射煙霧彈覆蓋整片地區。斯賓塞把特納少尉的第1排安排在北翼,德克萊恩少尉的第2排在南翼,斯賓塞自己的座車則在兩個坦克排之間。

特納的排率先接敵。然而,亨特等人的偵察並沒有發現敵人的所有坦克。事實上,當時在雷希科特至少有9輛德國坦克。不管怎樣,特納的3輛“謝爾曼”沿著山脊線停了下來,然後在250米的距離上衝德國人開火。

進攻的時機很好。大部分的“豹”式坦克車組已經下車,在吃遲來的午飯。劈頭蓋臉打來的炮擊讓他們震驚,接著匆忙爬進了自己的坦克。雖然完全達成了進攻的突然性,但是A連是迎頭攻擊,正好是和德國坦克“面對面”,這就意味著炮彈必須穿透“豹”式最厚的正面裝甲才行。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豹”式的正面裝甲厚度為80毫米,而且採取55°角傾斜佈局,因此防護力相當於145毫米,相比之下,“謝爾曼”的正面裝甲為47°角的63毫米鋼板。“豹”式的75毫米主炮配用Pzgr.39/42穿甲彈,可以在500米距離上貫穿168毫米均質裝甲,這兩種坦克正面對決的高下是顯而易見的。

果然,戰鬥剛一開始,斯賓塞的座車便發生劇烈搖晃,然後停了下來,原來1輛“豹”式坦克準確打中了它。緊接著,另1輛德國坦克又打中了特納的坦克。情況還在變得更糟。又一發75毫米炮彈襲來,掃蕩了德克萊恩的坦克,裝在炮塔上的12.7毫米機槍被當場彈飛。腦震盪令德克萊恩感到眩暈,當他恢復過來後,命令駕駛員猛踩油門,於是他的“謝爾曼”轟隆隆地衝向了德國坦克。但此舉全無意義,只是吸引來更多炮彈,結果德克萊恩和他的車組全都死了,A連陷入了嚴重的危機。

不過,正當斯賓塞的坦克連受到德軍痛擊時,裡奇的坦克連卻悄悄地沿著路邊繞過了“豹”式坦克的陣地。道路上的樹籬和山脊為美國坦克提供了有效掩護,當德國人發現B連出現時,為時已晚。裡奇下令,“全體朝左側開火,行動起來!”

突然的襲擊令德國人措手不及。而且這次“謝爾曼”的炮口指著“豹”式坦克的側面,情況就和A連完全不同了。“豹”式坦克的側面裝甲明顯比正面薄弱,炮塔側面為45毫米,車體上半部側面為50毫米。“謝爾曼”的主炮在“正常交戰距離”上就可以洞穿“豹”式的側面,而且“豹”式攜帶的52發炮彈多儲存在車側內壁的彈倉內,從而增加了被擊中後殉爆的風險。

裡奇的坦克簡直勢不可擋,幾乎不間斷地開火。德國坦克一輛接一輛中彈,直到所有的9輛“豹”式都在熊熊燃燒為止。裡奇的連還肅清了附近地區的德國擲彈兵,一共打死了超過100名德國人。這是一場壓倒性的勝利。

當天的晚些時候,在亨特戰鬥群的西南面,第704坦克殲擊車營C連第1排的“地獄貓”也加入了戰鬥。和萊佩爾的第3排一樣,第1排也打得很猛,亨利·哈特曼中士聲稱光他的坦克殲擊車就擊中了5輛德國坦克,湯姆·多諾萬中士的成績是摧毀了3輛坦克。

這個“地獄貓”排的行動就是這一天的最後記錄,當9月19日的夜幕終於降臨時,阿拉庫爾戰役的第一天交戰就此結束,德軍聲勢浩大的進攻完全歸於失敗。

對於美國軍隊來說,最後的統計戰果是驚人的。第704坦克殲擊車營一共確認擊毀了19輛坦克,自己只損失了3輛“地獄貓”。第37坦克營更是擊毀了29輛德國坦克,殺死了200~300名擲彈兵,自身只損失了3輛“謝爾曼”,另外受損的坦克經過搶修均可再戰。

陸戰之王:阿拉庫爾坦克大戰,“謝饅頭”暴打“黑豹”坦克

對德國人來說,上述冷冰冰的數字意味著作為攻堅生力軍的第113裝甲旅已經失去了大部分戰鬥力。德軍在自己主動進攻的第一天,就遭遇了一場全面的災難。

雖然阿拉庫爾戰役還將持續好幾天,但德國人已浪費了他們最好的機會。9月19日這一天,佔據兵力優勢的德軍本可以痛擊當面之敵,造就相當有利的戰場態勢,然而第113裝甲旅依次投入兵力,依次掉進第37坦克營和第704坦克殲擊車營佈下的陷阱中。

從戰術層面上看,德軍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偵察,致使其在發現美軍陣地時已經為時太晚。雖然美國坦克和坦克殲擊車的火力和防護力都要弱於對手,但他們知己知彼,訓練和協同更好,也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相對熟悉的地形。克拉克上校後來評價得:“德軍再精銳又如何?他們的坦克部隊只是有如盲人一般在法國的鄉間小路上蠢動。”

第一天的戰況,就是整場戰役的縮影。阿拉庫爾之戰持續一週後,德軍投入交戰的262輛坦克和突擊炮中,已有86輛被擊毀,114輛受創或發生嚴重機械故障,到9月末時只剩下62輛尚能作戰。而持續在阿拉庫爾扮演“硬骨頭”角色的第4裝甲師A戰鬥群,總共只損失了25輛坦克和7輛坦克殲擊車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