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5的回顾与借鉴

F15的回顾与借鉴

美国空军F15 摄影:罗韬

F15是美国麦道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研制,1972年首飞,1974年服役,至今多个型号仍然是美日韩新以沙等国的主力战机。并且美国国防部声称还要为空军继续采购F15X型战机。历经近半个世纪,依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关于F15的各种文章和信息,已经数不胜数,随着F22 F35 J20等第四代战机陆续投入使用,F15也给人一种昨日黄花的感觉。但再次回顾F15的历程,还是能有很多心得,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F15的回顾与借鉴

美国空军F15E 摄影:罗韬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系统发展的问题上,一个深入的分析和正确的方向,往往是事半功倍的关键。否则,很容易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劳民伤财,所得了了,甚至一无所获,一败涂地。

F15的研制背景是在20世纪60年代,核武器核大战理念盛行的年代。似乎常规靠边站,一核顶所有。在具有战略性变革的时代,新的技术让大家都陷入疯狂。无论是作为动力,还是作为武器,不带个“核”字,好像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作为动力,研发核动力飞机,核动力坦克,核动力潜艇,核动力航母,核动力巡洋舰,全核舰队等。作为武器,则更花样繁多。从战略导弹弹头,到巡航导弹弹头,核炮弹,核地雷,乃至机载核武器,等等。

F15的回顾与借鉴

F15编队飞行 摄影:罗韬

要挂载核武器,飞机不可避免的要大,做大以后,机动性能下降,空战处于不利位置。既要把飞机做大,又要保证足够的机动性。在两个矛盾的取向中如何达成平衡,就成了考验飞机设计者的重要因素,最终的结果,对新型飞机的定位依然是主要作用于战术层面。同时,对导弹的迷信,也使得机炮无用论盛行,但在当时雷达和导弹还不够彻底取代目视内作战的条件下,机炮又重新回到了飞机上,重新重视目视内近距离格斗作战。

F15的回顾与借鉴

F-15 摄影:罗韬

由此可见,在先进概念的冲击下,如何避免进入陷阱,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理性的难题。在各种“先进”面前要能禁得起诱惑,做到合理的取舍。比如在核武器投放和常规空战之间,F15最终选择了常规空战,核武器的投掷,还是由战略导弹和轰炸机完成。没有必要,也没法做到在战术飞机上大而全(核武器和核战争),只能尽量小而强(常规武器和战术空战)。同时,全部作战都在超视距以外,通过先进雷达和导弹,在对方还没有发现的时候,率先发现率先打击率先摧毁,尽量避免进入高风险的近距离格斗,想法很美好,但是在当时,无论是雷达还是导弹,性能都无法完全满足这一要求,最终还是需要装上机炮,采取相对保守的设计。

F15的回顾与借鉴

新加坡空军F15SG 摄影:qianjia

在保守的同时,又加入很多先进的理念,比如大量使用钛合金结构件和机身复合材料,有效降低机体自重,提高机动性。在动力上选择了大推力的普惠F100-PW-100涡扇发动机,虽然该发动机早期也历经长期的技术不成熟,造成F15在70年代成为著名的鸡窝皇后,但是在发动机成熟以后,F15的实力被彻底释放出来,大航程(相对于以前的战术飞机),高机动,优异的挂载能力。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款,至今还是极为优秀的一款大型战斗机。在后期换装F110-GE-129涡扇发动机以后,其作战实力进一步提升,并且为越来越重的各种多用途型F15,比如F15E F15SG F15K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也可见,在系统工程上,既要有所保守,也要有所激进,不光满足当下,也要为以后的长期发展留出足够的升级空间,保持工程的长期生命力。否则,不断研发不断生产,又不断落后不断淘汰,然后再设立新项目,看似一时省钱省事,其实也是另一种方式的低效率。

F15的回顾与借鉴

中国空军苏-27 摄影:kaixuan

在方案确立以后,得益于美国强大的航空产业,包括各子系统的研发,管理和流程的先进,各种经验的丰富,F15项目的进展还是很顺利的。在1972年投入服役以后,立即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以及战术飞机的标杆,苏联的SU27项目,就是在F15的直接刺激下展开的。这两款飞机,也成了全世界重型三代机的标杆。

F15的回顾与借鉴

美国空军F22 摄影:洋务先驱张之洞

作为F15研发生产的麦道公司,在F15之后,还参与了美国的第四代战机以及JSF的项目招标,因为方案过于激进而败于洛马。当然,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苏联解体了,所以美国选择了相对保守的洛马的F22和F35方案。在民机领域,麦道的DC系列也曾如日中天。鼎盛时期,麦道从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民用客机到航天飞机,以及其他航空航天相关产业,几乎如巨无霸一样的存在。但军机方面由于采用太过先进而不成熟的技术,民机方面又忽略了市场对经济性的关注,败给波音。加上公司规模庞大以后,高昂的管理费用和内部权力争斗。最终导致在1997年被波音收购,一代天骄,从此凋零。

由此也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航空器,不管是军用的还是民用的,研发成本越来越高,战场和市场的检验和竞争也越来越残酷。不管多大的公司,有过多么辉煌的经历,依然需要既勇于进取,又要小心谨慎,更要善于不断的进行自我革命。否则,都有可能陷入覆亡的境地。

F15的回顾与借鉴

美国空军F22和F35编队 摄影:罗韬

随着隐身时代的到来,以及多年服役的机体老化,F15作为美国空军的一线力量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未来的天空更多的是F22和F35的舞台。但是对很多中等国家,比如沙特韩国新加坡等,F15依旧是核心战力,对全世界广大国家来讲,F15也依然是最具威胁性的战机之一。但美军通过将制空权的任务转移给F22以后,F15更多的是作为后续攻击机,承担炸弹卡车的角色,以其大载弹量和长航程,庞大的机体可以容纳更大更先进的雷达、航电和大推力发动机,依然是主力战役之一。通过思路的转变,使F15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服役,并且还有继续采购的消息。当然后者也有美国现任国防部长出身波音公司,给收购了麦道公司的波音公司拉订单的嫌疑。

可见,对一款飞机的全寿命周期研究,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开发潜力,不断加以利用,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这一点上,也体现了美国人虽然财大气粗,但也是勤俭持家的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