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麼讓我們肥胖?

減肥是一個堅持的過程,需要管住嘴,邁開腿!

減肥不應該成為一件你生活中的大事,甚至階段性的大事都不應該,它應該成為你的一種習慣,一種好的生活習慣!

在討論該如何減肥之前,首先要清楚究竟是什麼讓我們胖起來的?答案應該是:糖和精製的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數很高的食物)才是我們最終肥胖的罪魁禍首!再就是熱量的消耗小於攝入,就是這兩個重要原因!

那些含有大量的人工添加的糖類的食物,飲料等,過多的甜食會讓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就會分泌大量胰島素,而胰島素是脂肪合成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種物質。我們平時的主食米飯、白麵,恰好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也是升糖指數比較高的食物。

明白是怎麼胖的,才會知道怎麼去瘦下來!要做的能做的也就是兩點:一是調整飲食結構;而是增加熱量的輸出!始終圍繞這兩個原則進行並堅持下去,就一定可以瘦下來,沒瘦下來的那一定是沒有執行到位!這一點應該是不需要接受反駁的!

而關於這兩點,在平時執行起來就是減少和降低精緻碳水化合物和糖的攝入,我們吃的每一種食物都會有很多的關於成分的數據在哪裡,但實際上我們在食用的時候,都很難去量化,要想把減肥變成一件很自然的日常事件而不需要太費精力去刻意做的事情,那麼顯然那些數據太不接地氣了,難不成每天吃飯拿個計算器來算完熱量再吃?

我們可以做的就是:

第一:減掉所有的含糖飲料喝精緻碳水化合物:比如可樂,漢堡裡面的麵包等?

第二:減量;比如平時吃一碗飯,改成吃半碗!

第三:改變飲食結構;比如能吃升糖指數低的食物就不吃米飯麵條,關於升糖指數的食物可以自行百度,一目瞭然,對於感覺沒有吃飽的,那就用水果蔬菜來替代,然後就是大量優質的高蛋白,比如肌肉,豬瘦肉,豆製品等!

第四:能吃的水果就不要打成汁,很簡單,一個橙子足夠滿足一頓飯的需求,但是一杯橙汁很可能有好幾個橙子,糖的含量會比較高!

第五:在外面吃飯一定要學會鑑別那些加了糖的菜系,畢竟做菜加糖還是挺鮮美的,想要真正的去減肥,應該要主動關注這些!

所以說,在吃的問題上,對於不想變胖的人士來說,確實是一門學問,畢竟在現在這個食物種類充裕的社會,想要保持苗條的身材是需要自制力的!

在大葷和精製碳水化合物以及高糖食物之間,後兩者的危害要遠遠大於前者!

平時很多人都在嘗試各種運動和項目來增加熱量的消耗,試問有多少人立了多少次Flag去辦健身卡又堅持下去了的呢?關於健身房健身這個事情足以說明,一旦讓減肥這個事情變得刻意複雜了,那就很難堅持了,一定要在日程生活當中的瑣碎時間裡養成一個好的減肥習慣,才可以持續的堅持下去,保持下去,所以辦理健身卡只是自欺欺人!

在能量消耗上面,有太多的噱頭被包裝騙你去辦卡,買產品,但是大家始終要明白的一個基本原理就是:我們所有消耗的能量是包括身體的基礎代謝加上運動消耗,至於身體的基礎代謝,是無法改變的,也是不需要去改變和考慮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增加運動!

那麼問題又來了!

有很多人每天去跑兩個小時?又有人去跑了10公里?還有人說每天至少要運動30分鐘以上才能達到消耗熱量的目的等等!

但是,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只要我們在動,就是在消耗熱量,難道我在走路20分鐘不需要消耗能量?

還是那句話,對於每天或者每週都沒有足夠時間去運動的人,那就只能把平時可能需要消耗熱量的行為利用到極致!比如:能站著就不坐著;能走路就不騎車;能騎車就不開車;能爬樓就不坐電梯,哪怕坐一半電梯爬一半樓也行!實在不行在家洗碗打掃衛生啊,還可以被送上暖男的稱號!

沒事多去逛公園,少去逛超市!即使去逛超市,也要儘量避開零食區、加工食品區、酸奶區還有面包區!

原來大部分酸奶裡面都是高糖的陷阱!

原來那些什麼含有活性菌的酸奶都沒卵用!

原來市面上基本買不到全麥麵包,有你也買不起,買得起也吃不起!

減肥從來都是一個生活習慣,而不僅是一種行為!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肥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