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下神壇VS持續虧損 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如何扛起資本大旗?

跌下神壇VS持續虧損 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如何扛起資本大旗?

導 讀

《戰狼2》、《流浪星球》兩部爆款大戲橫屏,沉浮演藝圈多年的吳京成了最紅演員。相比一時刷臉的小鮮肉,淪為蹭熱綜藝節目來刷存在感。吳京的成功告訴人們:實力是最終標準,誰笑到最後,誰才笑的最好。

人如是,企業亦如是。正所謂短期靠運氣,長期靠實力。先行者未必永保江山,後來者也能逆襲居上。“機皇”諾基亞橫行通訊市場時,蘋果還只是喬布斯的臆想;8848王峻濤叱吒電商時,阿里18羅漢也在打地鋪抗爭生死。顯然,市場風雲,行業沉浮中,要想笑傲商海、久立資本雲端,除了先行闖勁,還要講究策略、控制速度、靠品質實力說話。

這於在線教育業表現更為明顯,藍海市場,資本加持,先行者眾。率先衝擊二級市場的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可謂雙雄。不過,近期兩者接連陷入困境:前者出現業績變臉,後者爆出減薪裁員風波,上市之路蒙上陰影。身處襁褓中的在線教育,正在經歷著什麼?頭部企業的震盪,源於何因?又是否會引發蝴蝶效應,影響消費資本態度?

跌下神壇VS持續虧損 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如何扛起資本大旗?

“道路千萬條,上市第一條。行業不規範,韭菜兩行淚”。近期網上火爆的“流浪體”,放在教育投資者上身,似乎同樣適用。

投資價值疑雲

2月19日,銠財發佈名為《創新王者VS逐利青銅 gogokid 、vipkid 、51talk如何走出死衚衕?》的文章,細數了在線教育行業的部分亂象,引發不少投資者的後臺提問:在線教育,是否值得投資?

這不是一個好回答的問題,起碼要分層來看。

利好方面,從市場端看,市場增速強勁。2018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到2517.6億元,同比增長25.7%,預計未來3-5年增速仍保持16-24%之間。

從消費端看,2018年用戶規模突破1.6億。相比傳統教育,在線教育具有強大的優質師資整合能力。同時,時間靈活、價格低廉、授課效率高,極好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碎片化、品質化的教育需求。

從產業端看,直播、錄播課程等新授課方式,克服了學生體量與場地、教師的硬性匹配度,突破了行業成本魔咒,從而有利企業的技術模式創新。同時,在線打通了區域時空壁壘,市場增量空間放大,企業規模化大幅提升。兩者加持下,促進了行業產業化水平。

從投資端看,資本仍然熱情,2018年上半年在線教育市場共發生58個項目,金額約42億。從全年來看,融資規模前十的教育企業中,在線機構佔到絕對地位,融資金額最多的三家企業Vipkid、作業幫、猿題庫,都是在線教育,分獲5億美元、3.5億美元、3億美元融資。

弱週期,抗風險、受經濟波動影響小等教育自身屬性,也讓投資顯得更穩定。上述因素,是資本熱捧在線教育的邏輯所在。從目前來看,這些基本邏輯沒有變。

只是,一些利空因素同樣值得考量。

簡單歸納主要有四點:政策監管力度加大、行業醞釀變局;機構同質化嚴重、缺乏核心競爭力;虛假宣傳、假師資、退費難等亂象不斷,企業持續虧損;51talk、尚德教育等上市企業表現不佳、股價低迷。

利好利空交織之下,行業態度自然出現分化。

具象到企業層面,表現更為明顯,也讓身處上市期的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資本前景略顯微妙。

前者業內盈利能力第一,後者在流量方面稱王,同時業務方面互有交叉,提交招股書、通過聆訊的日期也十分接近,且均選擇港股上市。新東方在線和滬江教育,頗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

只是2019年,不是三國時期,資本市場也並非瑜亮獨大。增量市場屬性明顯的在線教育業,競爭格局一日千里,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後來者取代。

上述言論,並非聳聽。二者近期出現的不同變故,甚至引發了外界對行業投資價值的質疑。對此,銠財分別向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發函,並得到部分回應。

跌下神壇VS持續虧損 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如何扛起資本大旗?

業績變臉

先來看新東方在線。背靠新東方集團強大的師資、經驗、品牌,以及騰訊強大的資金、流量支援,新東方在線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

當然,自帶光環的新東方在線,也一度達到了外界對其的期待。去年7月,新東方在線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首次現身的華麗業績,無疑是高起點的象徵。也讓各方對其未來的資本表現,甚至整個在線教育行業產生遐想。

招股書顯示,新東方在線2016年營收3.34億元,淨利潤5955萬元;2017年營收為4.46億元,淨利潤9221萬元。截至2018年2月28日止九個月營收為4.85億元,淨利潤為8077萬元。

這樣的數據,堪稱華麗。

縱觀整個在線教育行業,且不說淨利潤接近1億,就算增收增利的企業也並不多見。與新東方在線同一規模的友商中,持續虧損是常態。

例如美股上市的51talk。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淨虧損人民幣0.904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418億元。

行業龍頭企業尚且如此,規模稍小企業情況就更不樂觀,現金流為負的現象時常發生。

新東方在線的首發招股書,不僅意味著自身率先度過了燒錢期,更為行業帶來可參考的盈利模型。

不過,新東方在線的盈利神話,卻因更新的招股書打破了。

港交所官網顯示,新東方在線於2019年2月初更新了招股書。與去年的數據相比,可謂“兩副面孔”。

其最新招股書顯示,2018年6月份至11月份新東方在線實現純利3620萬元,較2017年同期的9020萬元,下降了59.87%。

同時,其毛利率也呈走低趨勢。2016財年、2017財年、2018財年以及截至2018年11月30日為止的六個月,新東方在線的毛利率分別為67.4%、68%、61.2%、58.8%。

針對財務狀況變臉的原因,新東方在線向銠財表示:主要由於我們加強推廣工作,導致銷售及營銷開支大幅增加所致。於往績記錄期間,由於我們的學前教育業務仍處發展的初期階段,我們在具備充足的創收能力前,已在開發產品及聘請教師及員工方面作出大量投資。

簡言之,新東方在線業績變臉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燒錢換市場。

跌下神壇VS持續虧損 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如何扛起資本大旗?

跌下神壇

客觀來說,雖然新東方在線採取燒錢換市場的行為影響了業績,但整體來看,其還是業內少有的盈利企業,為何會引發如此關注呢?

在業內人士看來,淨利潤,毛利率等關鍵數據呈下滑趨勢,或許只是表象。更為重要的是,燒錢換市場的行為,引發外界對其生存發展環境、長期成長性的質疑。

成長性,是資本投資最重要的考量。的確,如果連新東方在線都開始燒錢了,那麼還有誰能不燒呢?

廣證恆生曾發佈研報指出,從在線教育的商業邏輯出發,其核心環節包括兩個節點:流量的引入、流量的變現。

流量的引入即學員的最初來源,包括品牌傳導、口碑傳導、營銷投入、存量流量二次轉化等幾種主要方式。

流量變現即將前端的註冊用戶、活躍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獲取收入的過程是在線教育企業規模化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資本加持下在線教育機構的引入環節並不難。早在2017年前三季度,在線教育融資額便達到75億,有150家在線教育企業成功融資。通過融資燒錢獲得容量的企業大有人在。

甚至直到現在,大多在線企業還處於這一階段,這也是業內普遍虧損的主因。由於在線教育目前處於發展期且不乏冷啟動的跨界者,外界尚可理解燒錢換市場的行為。

唯獨,新東方在線有些例外。

對於新東方在線的盈利,在不少人看來,是新東方集團海量的潛在客戶群體,以及強大品牌號召力所致。憑藉新東方集團及騰訊的加持,可以低成本,且較快度過引入階段,實現流量變現。

也就是說,熱啟動的新東方在線與大多數競品的發展不再一個維度。其擁有著流量變現的先天基因。這就像遊戲裡,大多數人還在打怪升級,新東方在線卻直接已是神丹護體。

甚至,在不少投資人眼裡,新東方在線招股書的數據,是衡量在線教育行業流量變現水平的重要參考值。

基於此,也就不難理解新東方在線業績變臉的影響力了:不僅讓外界對其實力產生質疑,也一定程度拉低了二級市場對在線教育流量變現的期待。畢竟,新東方在線首版招股書顯示市場份額達到了0.63%,位居行業第一。

從去年開始,資本市場震動不斷,往期的一些通行邏輯走下神壇。比如燒錢引流。在滴滴,瓜子二手車等企業相即陷入困境後,不少投資者對這一模式產生質疑。

跌下神壇VS持續虧損 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如何扛起資本大旗?

燒錢速度

誰也不知道下一個OFO會是誰,在此背景下,新東方在線的燒錢行為顯然撞到槍口上,尤其是其燒錢的速度實在太快了。

最近三個完整財年的數據顯示,新東方在線的平均獲客成本此前一直保持65元以下,且呈逐年下降趨勢。

新東方在線2018年6-11月的營銷開支同比猛增244.79%,主要用於線上媒體推廣,這直接導致其獲客成本達到138元。燒錢速度之快,體現非常直觀。

不過,相比巨大投入,所換來的流量卻並不理想。

數據顯示,2018年6-11月,新東方在線付費學生數量為110萬人次,同比增長36%,學生報名流水5.27億,同比增長41%。相比營銷開支提升的244.79%,新東方在線顯然有一部分錢白燒了。

更加令人玩味的是,其平均每位學生的開支為430元,同比下降7%。

其招股書也表示,用戶數量增長不及預期、消費能力下滑,對於新東方在線的業績影響重大:如果沒有繼續吸引學生修讀在線課程,並增加他們平臺的消費,將會對公司業務以及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的影響。

原因何在?

獲客成本提高,平均學生消費減少——兩個企業最怕出現的現象,在新東方在線身上同時出現,其業績下跌也就在清理之中了。

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無論是資本表現還是業績表現,都離不開產品表現。從產品切入或許能找到答案。

公開資料顯示,大學教育、K12教育和學前教育三個核心課程是新東方在線的三架馬車,截至2018財年,合計有約190萬付費用戶。

中大學教育付費用戶共有120萬名,佔比59.7%;K12教育付費用戶18萬名,佔比9.5%;學前教育付費用戶59萬名,佔比30.8%。

不難發現,大學教育是新東方在線最主要的營收來源。

新東方在線招股書數據顯示,大學生貢獻了2018財年71%的營收。但大學教育付費學生增速放緩,導致2018財年營收下降。

2017財年,新東方在線大學教育付費學生同比增長54%,2018年6-11月為61萬人次,同比增長35%。

此外,另外兩大業務線的情況也不樂觀。

2018財年由於開發產品、教師支出增加等因素影響,學前教育錄得虧損;由於業務擴張、人員成本增加等因素,K12教育的毛利率出現下降。

如果拉長時間維度,這種下降兼具持續性:2017財年、2018財年及2018年6-11月分別為59%、39.2%和16%。

新東方在線在回函時也表示:我們的K-12教育在2018財年加大擴張,包括增加教學人員及課程研究人員成本、投資於東方優播及成立K-12產品的專責營運團隊。

此外,市場增速變緩的因素也不容忽視。

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公司數據顯示,中國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課程付費市場整體規模雖仍不斷增長,但增速開始放緩。2013至2017年,年複合增長率為17.9%,預估2017年至2022年將僅為12.6%。

跌下神壇VS持續虧損 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如何扛起資本大旗?

發力方向的考量

不難看出,新東方在線的上述表現和動作既有自身原因,又有行業原因,燒錢或許也是無奈之舉。

專家表示,開拓市場,不僅只有燒錢一種方法,在流量時代即將結束的當下,新東方在線將資金用於線上投放,無疑是投資了夕陽產業。在重品質,講口碑的教育行業,其應該不斷強化產品,修煉自身內功,通過口碑裂變,平穩的度過這一時期。

顯然,新東方在線的發力點似乎出現了問題。銠財曾在上一篇教育文章中提出,縱觀教育行業,與線下傳統教育相比,在線機構本可以做個創新王者,發揮自身技術、模式、理念等核心優勢,藉助互聯網、大數據、AI思維,開發出高品質的創新產品服務來打動消費者,凸顯競爭優勢。卻在一味在燒錢圈流量、比拼速度規模中痴心狂奔,陷入困境,實在是將一手好牌打壞。也許,到了找回產品品質初心,用口碑帶動企業良性發展的時刻了。

結合新東方在線來看,平均學生消費減少的現象,也凸顯了教育品質的重要性。

相比燒錢做市場,不如把師資水平再提升下。

據新東方在線向銠財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31日,我們共有62名全職教師、957名兼職教師、53名全職導師及1,525名兼職導師。絕大多數全職及兼職教師均持有學士學位,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師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截至2018年11月30日,我們共有221名全職教師、2,232名兼職教師、79名全職導師及2,890名兼職導師。絕大部分全職及兼職教師均持有學士學位,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師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數量大幅增長。

全職與兼職老師數量上的懸殊差距,是在線教育行業存在的普遍問題。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新東方在線一直在師資方面不斷投入,這十分值得認可。

但另一方面,超高數量的兼職老師,會讓新東方在線難以形成產品壁壘,也不利於產品品質的沉澱提升,甚至降低用戶對產品服務的信任度。如果大部分師資均為兼職,那麼在線教育企業,與具有中介性質的O2O企業又有何區別呢?

不過,畢竟全職師資的成本過高,本就在市場方面投入巨大的企業,想必壓力不小。若人力成本投入過高,難免會重蹈當下滬江教育的覆轍。

跌下神壇VS持續虧損 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如何扛起資本大旗?

裁員降薪引發的震盪

近期,有媒體報道滬江在2019年3月進行各業務線裁員,並且取消了2018年年終獎。

同時,其總裁辦的內部通知在各大社交網絡上流傳,通知明確公司核心管理層集體降薪20%~50%,所有高管貢獻出獨立辦公室,用於業務拓展和協助辦公和會議室使用。

此外,該通知還宣佈唐小浙卸任集團CTO職位,繼續以聯合創始人及技術顧問身份參與公司業務;唐紅浙卸任集團高級副總裁一職。

對此,滬江教育向銠財表示:面對經濟寒冬,公司進一步加強增收減支力度,提升抗風險和對接資本市場能力,高管降薪只是其中的一個舉措,符合滬江股東、用戶和全體員工的長期利益。崗位優化是公司常規動作,也是保證公司提能增效的必要舉措。在此過程中,我們會嚴格遵守勞動法規及相關人事制度。

滬江的上述回應,側面印證了媒體報道的真實性。自2018年底到春節之前,部分互聯網企業都採取了裁員措施,所給出的官方答覆也大致與滬江相近。

但發生在滬江身上,就顯得有些突兀了。

持續虧損

正如上文所述,教育行業的固有屬性,讓經濟波動對其自身影響較小,雖然在線教育市場增速放緩,但作為業內“流量之王”,滬江教育裁員降薪的舉動還是引發了業內震盪,結合其常年的虧損態勢,不免引發外界下坡路的擔憂。也讓其上市之路,頗顯崎嶇。

據滬江教育2018年12月7日更新的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7年虧損持續增加:2015年虧損2.8億,2016年虧損4.2億;2017年營收為5.55億元,但是卻虧損5.37億元,2018年前8個月營收雖達到4.46億元,虧損卻高達8.63億元,虧損增長遠高於營收增長。

這樣的虧損確實比較尷尬,尤其是相比滬江教育60%的毛利率。同時與競品相比也很尷尬,2017財年,滬江教育營收甚至比新東方在線還多出24.44%,但二者淨利潤上卻出現較大偏差,滬江網校同期虧損增長逾25%。

這樣的差距,顯然是不正常的。

當然,懸殊的差距還在於營銷。

2015-2017年,滬江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為2.44億元、3.92億元、5.89億元,總收入中的佔比分別高達132.2%、115.3%及106.1%。儘管佔比在下降,但公司銷售及分銷開支仍高於收入。2015年至2017年,滬江廣告及推廣開支由1.8億元增加至3.75億元,增加了108%。

跌下神壇VS持續虧損 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如何扛起資本大旗?

上市的急迫性

如此處境下,滬江教育執著上市的原因也就好理解了。

梳理之下,原因有四:1.與對手新東方在線的競爭已從消費端升到資本端;2.常年虧損導致其需上市補血;3.高流量帶來的資本期待;4.前期資本方給予的壓力。

前三點不難理解,第四點需稍加解釋。

公開信息顯示,滬江教育在多輪融資中,簽訂了對賭協議。如未能按時在2018年底前完成上市發行,須以回購價格回購投資者持有的股份,回購價格為投資價款加上按年息10%複利計算的利息之和。

資料顯示,目前滬江教育已經融到了D輪,估值已經達到了70億元人民幣。

招股書顯示,2011年滬江教育獲得A輪融資,目前持有公司三年以上股份的股東共有7位,分別是陳金霞、陳繼武、蔡來興、蔡雷、互元投資、上海文化產業基金以及百度網訊。

值得注意的是,陳金霞是“湧金系”的掌舵者,其已被套牢9年。根據PE/VC通常投資3到5年需要退出的慣例,前期股東變現的壓力不可謂不大。

另一方面,明世投資、金玖惠通投資、騰雲投資等股東的投資期也將滿三年。按照業內3年到5年的平均投資退出時間,留給滬江教育投資人的時間也不多了。

而滬江教育披露的最後一次融資情況在2015年10月28日,順為資本、中匯國投、民生銀行、軟銀中國資本、漢能投資、磐石資本、皖新傳媒、馬賽資本、興旺投資等入股滬江,投資金額10億元人民幣。

如何轉型

深耕教育行業的創業導師徐科曾表示,許多在線教育的模式其實是玩不下去的,只是靠一輪又一輪的融資支撐運營。許多創始人也是在融資擴大規模的同時,思考如何轉型。

這對滬江來說,同樣是一個考量。故事,可以講得下去嗎?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虧損現狀,滬江教育再謀融資的難度可想而知。若由此引發類似OFO的資本撤離現象,對自身影響將是巨大的。也就是說若此時再不上市,相信資本方也無法接受。

況且,流量變現也是一個考量。

滬江教育相比新東方在線更強的燒錢能力,讓其獲得了業內最高流量,其向銠財透露:目前滬江的累計用戶數已經突破1.9億。龐大的用戶數量,讓自身、行業甚至資本端都在關注其轉型態勢。

但正如上文所言,資本市場的邏輯態度已出現變化,燒錢能力已不是關注核心,如何成功轉型,如何早日變現才是焦點。

這在滬江身上,或許會體現的更加強烈。結合其接近兩億累計用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資者的期待。但深挖下去,其轉型之路並非坦途。

跌下神壇VS持續虧損 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如何扛起資本大旗?

短板在K12

專家表示:低齡學生無論對在線教育,還是線下教育而言都是一座金山。年齡越低,盈利越高是業內的共識。若機構的業務線足夠長,跨度足夠大,甚至可能出現一位學生從幼兒園到研究生畢業,都在同一所機構消費的情況,投資回報率之高可想而知。

專家觀點,具有強力的數據支撐。

2016年,我國K12課後輔導市場規模達到3541億元,2012-2016年的CAGR為11.6%。目前,國內一線城市的K12課後輔導滲透率約為50%,預計2022年全國K12課後輔導參培人數將達到6450萬人,屆時全國K12課後輔導市場規模將達到6000億元。

這也是關注未來的資本眼中,投資滬江教育的重要因素。

只是如此市場潛力下,滬江教育的K12業務表現難言樂觀。數據顯示,該業務毛利從2015年的﹣559.8萬增長到2017年的不足1000萬,相比2017年滬江整體毛利率的60.8%,其K12的毛利率才22.1%。

值得注意的是,新東方在線同樣存在這一情況,截至2018年財年的前9個月,新東方在線來自大學教育的流水為4.05億元,佔總流水5.05億的80.2%。

跌下神壇VS持續虧損 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如何扛起資本大旗?

質變臨界點

分析之下,新東方在線與滬江教育的問題不少,但若因此看衰在線教育行業,顯然太過武斷。

值得慶幸的是,作為業內龍頭,兩企業對問題也已察覺。

新東方在線向銠財表示:我們計劃在教師招聘方面加強與中國一流大學的合作,進一步優化我們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教師培訓計劃,並在武漢、西安等知名院校雲集的城市成立K-12教師培訓中心,作為招聘及培訓合格候選人的地區中心加以運作,以降低成本。由於位置鄰近大學, 該等培訓中心有助我們更直接地接觸更多合資格的K-12課程人選。

我們將於該等中心安排駐場招聘人員,負責與當地大學接洽、組織供學生參與的招聘活動及舉辦現場培訓課程。我們相信,經營有關培訓中心可提升教師的歸屬感,同時可減少在北京以外地區招聘及培訓教師的相關成本,從而有利於我們的擴張計劃。我們預期將於2019年啟動程序,並將花費約人民幣15百萬元主要用於租賃物業、購買設備、招聘當地員工及製作培訓材料。

滬江教育也指出:截止到 2018 年底,我們已經實現了虧損的顯著收窄,在 2019 年會進一步加大力度優化業務和運營效率,加快實現盈利;而上市融資也會幫助我們鞏固在互聯網教育創新上的領先優勢。

不難發現,兩者正在對各自問題進行積極調整。同時,上升到行業來看,調整也是大趨勢。雖然面臨流量瓶頸、產品服務瑕疵、監管政策趨嚴、持續虧損等短期利空,或帶來市場、資本端的震盪洗牌,但這樣的行業洗牌,確是必須也是必要的。經歷諸侯紛爭的野蠻生長,在線教育業或已走到專業內力打造、精耕細作的質變臨界點。痛苦涅槃過後,行業會迎來春天,質量或將取代流量,成為在線教育行業的主旋律,無論是行業巨頭先行者,還是成長性的追趕軍,拼實力、拼耐力、拼打磨力已成為其生存發展的根本。

在銠財看來,頭部企業往往決定了行業走向,新東方在線與滬江教育擁有更強大的品牌認知、技術實力、以及充足的資本保證,以此奠定了兩者行業先行者的地位。但地位越高、影響越大、責任和風險也就越大。面對行業發展模式、邏輯的改變,如何摒棄燒錢浮躁找到正確發力點、如何扔掉功勞簿重新起航、如何創新打磨產品品質,進而引發消費共振,扛起資本大旗,考驗著兩者的經營智慧。對此,銠財也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