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伽羅,優雅的女權主義者

公元602年,59歲的獨孤皇后病逝於仁壽宮,諡號為“文獻皇后”。據說獨孤皇后去世以後,楊堅悲痛欲絕,為了紀念愛妻,修建了禪定寺,還將中國唯一一顆釋迦牟尼的佛牙送到寺中供養。兩年之後,楊堅去世,夫妻合葬於太陵。

雖說我們總說古代中國是“男尊女卑”,但歷史上怕老婆的名人,可是相當不少。

近的比如說胡適之先生,他不但怕老婆,而且胡先生還總結了男人的“新三從四德”: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了要盲從;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捨得。

再比如說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怕老婆怕到連下屬都看不下去的程度。於是下屬提議,乾脆找個機會,把嫂夫人騙到軍營,亂刀砍死算了!戚家軍戰無不勝,難道怕一個女流之輩麼?戚繼光覺得可行,就把老婆叫來,沒想到老婆見到滿屋子殺氣騰騰的士兵,毫無懼色,大喝一聲:“殺千刀的,把老孃叫來作甚!”戚繼光一聽,頃刻間嚇尿,跪在老婆面前說道:“末將整軍完畢,特請夫人前來閱兵。”

最慘的就是陳季常了。此人在宋朝也是個官宦子弟,為人風趣,學問很好,精研佛教經典,與蘇東坡談笑風生。結果關於他,我們只記得“河東獅吼”的典故。蘇東坡真是專業坑隊友一百年。

至於“怕老婆協會”中最大牌的人物,要算是隋文帝楊堅了。當然,這也不能全怪他,因為他的老婆獨孤伽羅,簡直就是一隻母老虎。

文獻皇后獨孤伽羅(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陽人,漢化鮮卑人,北周衛國公、關隴集團重要成員獨孤信嫡女,母親河崔氏。父親獨孤信,是北朝著名的“關隴軍事集團”核心人物之一,母親崔氏,清河人,出自於當時有名的門閥貴族世家。南北朝時期,改朝換代的事情隔幾年就要上演一次,門閥世家倒是安穩的很。可以說是“流水的皇帝,鐵打的門閥”。

在當時,皇帝的女兒未必不愁嫁——因為過上幾年,誰都不知皇帝還是不是原先那個。但貴族門閥的女兒肯定不愁嫁。廢話,誰要是能與門閥沾親帶故,何止是少奮鬥幾十年,直接一飛沖天,走上人生巔峰,也不是不可能。

十四歲那年,獨孤伽羅嫁給了大將軍楊忠的兒子楊堅。雖說楊忠當時官拜北周的驃騎大將軍,但比起獨孤家族來,還是要矮上一頭。所以獨孤伽羅和楊堅之間,屬於“下嫁”。據說,結婚的時候,獨孤伽羅就與楊堅約定:你在外面偷吃,我就睜一眼閉一眼了,但你絕對不準與別的女人生孩子,否則,老孃對你不客氣!

獨孤伽羅的家族基因,那是相當的好。父親是鮮卑的軍事精英,母親則是漢族的貴族小姐,前者給她帶來的是不亞於男子的豪邁志氣,後者則讓她傳承了漢族兩千年的文化底蘊。我們現在說,一個人成就的上限,往往取決於家庭教育帶來的視野。獨孤伽羅的視野,可不是一般的開闊。

然而,歷史上出身貴族世家的人為數不少,最終大多數都泯然眾人。究其所以,就是因為太過於順利的生活消磨了他們的志氣,讓他們安於享樂,渾渾噩噩地度過一生。但或許是上天一定要讓獨孤伽羅成就一番事業,婚後第二年,她的父親獨孤信在政治鬥爭中失敗,被逼自盡,舉家流放。獨孤伽羅雖然倖免於難,但楊家也受到牽連。楊堅甚至一度性命難保。

剛嫁入楊家的獨孤伽羅,是北周的超級白富美,轉眼間就成了落魄的鳳凰。從前想到獨孤家拜訪,得提前幾個月預約,還不一定有檔期。結果現在門庭冷落,之前跟在她後面甜言蜜語的人們,如今紛紛落井下石。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被獨孤伽羅看了個真切。這次“政治啟蒙教育”,實在是太及時,也太有效了。

但當時無論是獨孤家,還是楊家,都沒辦法與掌權的宇文家族抗衡。所以,擺在他們面前的路只有一條。

那就是忍。

關於“忍”,最糟糕的一點,就是誰都不知道心上橫著的那把刀,究竟什麼時候會消失,而且誰都不知道,這把刀究竟是會掉落下來,砍得人血肉模糊,還是會被人拿開,從此相安無事,或者是最好的結果,這把刀被自己取下,捉在手中,讓對方血債血償。

這一切都是最終的結果,而在此之前,除了等待,他們別無選擇。

漫長的等待,一等22年。

除了他們自己,誰都不知這22年他們是如何艱難地活下來的——自從公元568年楊忠去世後,北周的皇帝對楊堅就從未抱有過信任。有一次,宇文邕看著楊堅,怎麼看怎麼不順眼,就找了個算命先生給楊堅相面。幸好那個算命先生與楊堅是好朋友,就對宇文邕說,楊堅這個人長得一副窮酸相,能做個大將軍就祖墳冒青煙了,沒前途!沒前途!

宇文邕去世後,即位的是宣帝宇文贇。宇文贇這個人,生性好色殘暴,為了保住小命,楊堅和獨孤伽羅不得已把自己的女兒楊麗華嫁給宇文贇做了皇后。但宇文贇對楊麗華,不但毫無感情,還隔三差五來個家暴,有一次還放出話來,要把楊麗華給剁了。獨孤伽羅聽後,立刻跑到皇宮,拼命給宇文贇磕頭,直到額頭飆血,才勉強保住女兒的性命。

公元580年,宇文贇暴斃身亡。留下一個七歲的太子宇文闡。新皇帝剛剛登基,楊堅在朝廷中的心腹立刻假傳了一道聖旨,召楊堅進宮做丞相。意思就是說,老大,朝廷現在亂成一鍋粥,正是你的好機會,趕快過來搞事情吧!

於是楊堅立刻入朝,憋了二十年,終於能放開手腳,一年之後,楊堅環顧四周,發現自己已經再無對手,周圍的人,要麼是自己的手下,要麼是自己的傀儡。現在他距離皇位,已經只差一個名分了。

但這時候,楊堅反而猶豫了起來——造反這件事,搞不好真的是要掉腦袋的。自己雖說早已大權獨攬,但畢竟假皇帝和真皇帝之間,還差一把龍椅。誰都知道龍椅是好東西,大家都盯著它呢,坐坐容易,但坐上之後,卻該如何是好?

獨孤伽羅看出了楊堅的猶豫。畢竟在一起過了幾十年,兩個人之間,互相沒法更瞭解了。於是她派人給楊堅送了一道密信,上面寫著:“大事已然,騎獸之勢,必不得下,勉之!”

這句話文縐縐的不好懂,我來給大家翻譯一下——“你個挨千刀的死老頭子,臨門一腳你軟了,你是中國男足麼!已經到了這種時候,龍椅你是想坐也得坐,不想坐也得坐,留著那個SB皇帝幹嘛,留著過年麼?”

公元581年2月,北周靜帝宇文闡下詔,宣佈將皇位“禪讓”給楊堅。楊堅假惺惺地推辭一番,最終還是即位,並宣佈,定國號為“隋”。

獨孤伽羅,也就成了大隋的開國皇后。

獨孤伽羅,優雅的女權主義者

自古以來,男主外,女主內,在皇宮裡,皇帝主管政事,皇后統領後宮。但獨孤伽羅並不滿足於在後宮那方小天地裡轉悠,她的目標,是做楊堅在政治上的搭檔,而非一個“賢內助”。

楊堅上朝的時候,獨孤伽羅就在殿外等候,如果對朝政有所異議,就派宦官傳話給楊堅。文帝時期的政事,很難說清哪項是楊堅的主意,哪項是獨孤皇后的主意。當時的大臣們,將獨孤伽羅和楊堅並稱為“二聖”。

不過,到了晚年,他們兩個的感情生活,終於出現了一絲小裂縫。

有人說,男人是非常簡單的生物,無論多大年紀,喜歡的都是二十出頭胸大腿長的姑娘。開皇十七年時,獨孤伽羅已經54歲,早就人老珠黃,此時的楊堅雖說也已經57歲,但人老心不老,見到漂亮姑娘的時候,還是能“扶我起來試試”的。

其他皇帝,都是後宮佳麗三千,而楊堅呢,後宮裡也有佳麗三千——一個“佳麗”,一個“三千”,而且還都是做擺設的。這個皇帝做得也著實苦逼了一點。做了十幾年皇帝,他那顆不老的色心,又開始出來蠢蠢欲動了。

有一天,楊堅在宮中見到一個小宮女,長得相當漂亮。此時的楊堅,估計是精蟲上腦,心想,媽的,老子是皇帝耶,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我想搞個女人,難道還要徵求別人同意麼?這回我就來個先斬後奏,先辦了這個小美人,然後再通知一下老婆,她還有不答應的道理麼?於是楊堅就把小宮女拉到宮中,和她做了許多不能描寫的事情。

楊堅覺得,自己最多回家跪跪搓衣板也就完事了,沒想到獨孤皇后聽說這事之後,怒不可遏,找到那個小宮女,把她給砍了!

這簡直讓楊堅太沒面子了,但家裡有母老虎,他又不敢發作,於是他做了一件特別搞笑的事情:楊堅,大隋開國皇帝,“開皇之治”的奠基人,離家出走了……

高熲和楊素聽說這事之後,滿臉黑線,心想皇帝也一把年紀了,這是唱的哪一齣啊。但皇帝離家出走,又不能不去找他,於是騎馬追了上去,一直追了三十里。見到楊堅之後,楊堅一臉悲憤:“我好不容易當上了皇帝,連搞個女人都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這個皇帝當著有什麼意思!”

高熲和楊素憋笑憋得臉都綠了,聽了這話,高熲趕緊打圓場,說獨孤伽羅她女人家家的不懂事,您大人有大量,別跟老孃們一般見識。咱別鬧,哭完了回家,乖……

回去之後,獨孤伽羅道了個歉,這事就算完了。整件事情中最無辜的,就是那個先被上、再被砍的小宮女:媽的老孃招誰惹誰了!

這件事情,是記載在《隋書》中的。《隋書》是唐太宗時期編纂的,李世民這個人是隋朝一生黑,所以在《隋書》中,留下了不少隋朝皇帝的黑料。他之所以保留這一段,大概是想給隋文帝留下些黑點,但卻誤打誤撞,留下了一段異常可愛的史料。

獨孤伽羅,優雅的女權主義者

獨孤伽羅這個人,在史書上評價還算不錯,能力出眾,仁愛律己,而且大事絕不含糊。據說有一次她的親戚犯罪,按照法律應該處斬,楊堅本想打個馬虎眼,饒他一命算了,但獨孤皇后聽說此事,跑去數落了楊堅一頓,說刑罰是國家大事,應該一視同仁。於是那個親戚還是被砍了腦袋。

但她有兩個最大的缺點,第一是嫉妒心重,喜歡吃醋;第二則是在男女關係方面,有著病態的道德潔癖。不但自己不準老公納妾,見到別人納妾也不行。

當時的太子楊勇,生性寬厚,為人真誠,被封為太子之後,始終協助楊堅處理政事。但他有一個缺點,就是稍微有那麼一點好色,而且花起錢來大手大腳。當時楊勇有個妾室,叫做雲昭訓,容貌嬌美,很受楊勇寵愛,還與她生了三個兒子,待遇和正妻不相上下。就是這點,把獨孤皇后給惹毛了。

偏偏二兒子楊廣看上去是個老實人,知道自己老媽不喜歡男人納妾,就裝出一副自己沒有姬妾的樣子。而且他還有個得天獨厚的優勢——楊勇就在長安城裡住著,天天在老媽眼皮底下晃悠,而楊廣呢,身在揚州,天高皇帝遠,老媽看不著。而獨孤皇后能聽到的,也是楊廣想讓她聽到的事情。長此以往,獨孤皇后越來越喜歡老二,越來越討厭老大。

楊堅倒沒覺得什麼——畢竟男人最能理解男人——但架不住老婆天天在枕頭邊上說老大不好。偏偏楊素也是個見風使舵的人,他看太子不受器重,估計要變天,於是也跟著獨孤皇后一起說楊勇不好。楊堅聽後,終於有點懷疑了,於是就派楊素過去試探一下。

楊素到了太子東宮,故意慢悠悠地東瞧西看,楊勇等得著急,就過去找他。楊素見了楊勇,說道:“陛下不知聽了誰的讒言,要廢立東宮。我也知道您平日裡沒做錯什麼事情,特意過來安慰您的。”

楊勇以為楊素一番好意,言語間不免露出怨憤。楊素回去後,如此這般地與楊堅說了一通——當然有沒有添油加醋我就不知道了。楊堅一聽,怒不可遏,立刻廢了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等到楊堅臨終的時候,才得知楊廣平素一直在欺騙自己,後悔不迭,大喊“獨孤誤我”。

但公平地講,獨孤皇后廢立太子這件事,辦得並沒有那麼糊塗。楊廣固然不是什麼千古明君,不過就算讓楊勇做了皇帝,結果也未必好到哪裡去。從楊勇與楊素的那段對話中,就足以看出楊勇的問題所在。

首先,楊勇沒有城府。按照《隋書》中的記載,在那之前,楊勇早就聽到風聲,知道楊素到東宮來,就是故意想要激怒自己的。這個時候,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收斂情緒,以禮相待,讓楊素挑不出什麼問題。但楊勇是怎麼做的呢?“形於言色”。這一題,楊勇零分。

其次,楊勇缺乏謀略。《隋書》中記載,楊勇知道楊素和皇后想要廢立太子之後,是什麼反應呢?“憂懼,計無所出”,光是犯愁,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也想不出什麼主意來。最後他的對策,竟然是求救於江湖術士和厭勝之法,真是智商掉線。這一題,楊勇又是零分。

沒有城府,又沒有謀略,這已經不夠成為一個好皇帝了,偏偏他還有好色的惡習,眼看著一代昏君就在自己眼前了。對於獨孤皇后來說,這道題很簡單:廢太子,下一題!

當時太子的老師李綱,對楊勇的評價十分有趣。他說太子“器非上品,性是常人”,要知道,連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劉禪,都能得到同時代人“智量甚大”的評語。對於李綱來說,這句話其實就等同於在說,楊勇這個人實在扶不上牆。

而就算從結果來看,隋煬帝楊廣也實在不算是多糟糕的皇帝——隋朝之所以亡在他手中,只是因為他步子邁得太大,扯到了蛋。征討突厥和高句麗、修建運河、巡視江南、遷都洛陽。這四件事情單獨拿出來,都是利在千秋的好事,但要是同時做起來,那就是勞民傷財了。當時的百姓,可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然而獨孤皇后沒有看到這一切。公元602年,59歲的獨孤皇后病逝於仁壽宮,諡號為“文獻皇后”。據說獨孤皇后去世以後,楊堅悲痛欲絕,為了紀念愛妻,修建了禪定寺,還將中國唯一一顆釋迦牟尼的佛牙送到寺中供養。兩年之後,楊堅去世,夫妻合葬於太陵。

獨孤皇后的名字“伽羅”,是梵語Tagara的音譯,是一種名貴的香木。對於楊堅來說,這樣的皇后,的確就像是香木一樣難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