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伽罗,优雅的女权主义者

公元602年,59岁的独孤皇后病逝于仁寿宫,谥号为“文献皇后”。据说独孤皇后去世以后,杨坚悲痛欲绝,为了纪念爱妻,修建了禅定寺,还将中国唯一一颗释迦牟尼的佛牙送到寺中供养。两年之后,杨坚去世,夫妻合葬于太陵。

虽说我们总说古代中国是“男尊女卑”,但历史上怕老婆的名人,可是相当不少。

近的比如说胡适之先生,他不但怕老婆,而且胡先生还总结了男人的“新三从四德”: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再比如说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怕老婆怕到连下属都看不下去的程度。于是下属提议,干脆找个机会,把嫂夫人骗到军营,乱刀砍死算了!戚家军战无不胜,难道怕一个女流之辈么?戚继光觉得可行,就把老婆叫来,没想到老婆见到满屋子杀气腾腾的士兵,毫无惧色,大喝一声:“杀千刀的,把老娘叫来作甚!”戚继光一听,顷刻间吓尿,跪在老婆面前说道:“末将整军完毕,特请夫人前来阅兵。”

最惨的就是陈季常了。此人在宋朝也是个官宦子弟,为人风趣,学问很好,精研佛教经典,与苏东坡谈笑风生。结果关于他,我们只记得“河东狮吼”的典故。苏东坡真是专业坑队友一百年。

至于“怕老婆协会”中最大牌的人物,要算是隋文帝杨坚了。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因为他的老婆独孤伽罗,简直就是一只母老虎。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阳人,汉化鲜卑人,北周卫国公、关陇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嫡女,母亲河崔氏。父亲独孤信,是北朝著名的“关陇军事集团”核心人物之一,母亲崔氏,清河人,出自于当时有名的门阀贵族世家。南北朝时期,改朝换代的事情隔几年就要上演一次,门阀世家倒是安稳的很。可以说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门阀”。

在当时,皇帝的女儿未必不愁嫁——因为过上几年,谁都不知皇帝还是不是原先那个。但贵族门阀的女儿肯定不愁嫁。废话,谁要是能与门阀沾亲带故,何止是少奋斗几十年,直接一飞冲天,走上人生巅峰,也不是不可能。

十四岁那年,独孤伽罗嫁给了大将军杨忠的儿子杨坚。虽说杨忠当时官拜北周的骠骑大将军,但比起独孤家族来,还是要矮上一头。所以独孤伽罗和杨坚之间,属于“下嫁”。据说,结婚的时候,独孤伽罗就与杨坚约定:你在外面偷吃,我就睁一眼闭一眼了,但你绝对不准与别的女人生孩子,否则,老娘对你不客气!

独孤伽罗的家族基因,那是相当的好。父亲是鲜卑的军事精英,母亲则是汉族的贵族小姐,前者给她带来的是不亚于男子的豪迈志气,后者则让她传承了汉族两千年的文化底蕴。我们现在说,一个人成就的上限,往往取决于家庭教育带来的视野。独孤伽罗的视野,可不是一般的开阔。

然而,历史上出身贵族世家的人为数不少,最终大多数都泯然众人。究其所以,就是因为太过于顺利的生活消磨了他们的志气,让他们安于享乐,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但或许是上天一定要让独孤伽罗成就一番事业,婚后第二年,她的父亲独孤信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逼自尽,举家流放。独孤伽罗虽然幸免于难,但杨家也受到牵连。杨坚甚至一度性命难保。

刚嫁入杨家的独孤伽罗,是北周的超级白富美,转眼间就成了落魄的凤凰。从前想到独孤家拜访,得提前几个月预约,还不一定有档期。结果现在门庭冷落,之前跟在她后面甜言蜜语的人们,如今纷纷落井下石。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被独孤伽罗看了个真切。这次“政治启蒙教育”,实在是太及时,也太有效了。

但当时无论是独孤家,还是杨家,都没办法与掌权的宇文家族抗衡。所以,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

那就是忍。

关于“忍”,最糟糕的一点,就是谁都不知道心上横着的那把刀,究竟什么时候会消失,而且谁都不知道,这把刀究竟是会掉落下来,砍得人血肉模糊,还是会被人拿开,从此相安无事,或者是最好的结果,这把刀被自己取下,捉在手中,让对方血债血偿。

这一切都是最终的结果,而在此之前,除了等待,他们别无选择。

漫长的等待,一等22年。

除了他们自己,谁都不知这22年他们是如何艰难地活下来的——自从公元568年杨忠去世后,北周的皇帝对杨坚就从未抱有过信任。有一次,宇文邕看着杨坚,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就找了个算命先生给杨坚相面。幸好那个算命先生与杨坚是好朋友,就对宇文邕说,杨坚这个人长得一副穷酸相,能做个大将军就祖坟冒青烟了,没前途!没前途!

宇文邕去世后,即位的是宣帝宇文赟。宇文赟这个人,生性好色残暴,为了保住小命,杨坚和独孤伽罗不得已把自己的女儿杨丽华嫁给宇文赟做了皇后。但宇文赟对杨丽华,不但毫无感情,还隔三差五来个家暴,有一次还放出话来,要把杨丽华给剁了。独孤伽罗听后,立刻跑到皇宫,拼命给宇文赟磕头,直到额头飙血,才勉强保住女儿的性命。

公元580年,宇文赟暴毙身亡。留下一个七岁的太子宇文阐。新皇帝刚刚登基,杨坚在朝廷中的心腹立刻假传了一道圣旨,召杨坚进宫做丞相。意思就是说,老大,朝廷现在乱成一锅粥,正是你的好机会,赶快过来搞事情吧!

于是杨坚立刻入朝,憋了二十年,终于能放开手脚,一年之后,杨坚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已经再无对手,周围的人,要么是自己的手下,要么是自己的傀儡。现在他距离皇位,已经只差一个名分了。

但这时候,杨坚反而犹豫了起来——造反这件事,搞不好真的是要掉脑袋的。自己虽说早已大权独揽,但毕竟假皇帝和真皇帝之间,还差一把龙椅。谁都知道龙椅是好东西,大家都盯着它呢,坐坐容易,但坐上之后,却该如何是好?

独孤伽罗看出了杨坚的犹豫。毕竟在一起过了几十年,两个人之间,互相没法更了解了。于是她派人给杨坚送了一道密信,上面写着:“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这句话文绉绉的不好懂,我来给大家翻译一下——“你个挨千刀的死老头子,临门一脚你软了,你是中国男足么!已经到了这种时候,龙椅你是想坐也得坐,不想坐也得坐,留着那个SB皇帝干嘛,留着过年么?”

公元581年2月,北周静帝宇文阐下诏,宣布将皇位“禅让”给杨坚。杨坚假惺惺地推辞一番,最终还是即位,并宣布,定国号为“隋”。

独孤伽罗,也就成了大隋的开国皇后。

独孤伽罗,优雅的女权主义者

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在皇宫里,皇帝主管政事,皇后统领后宫。但独孤伽罗并不满足于在后宫那方小天地里转悠,她的目标,是做杨坚在政治上的搭档,而非一个“贤内助”。

杨坚上朝的时候,独孤伽罗就在殿外等候,如果对朝政有所异议,就派宦官传话给杨坚。文帝时期的政事,很难说清哪项是杨坚的主意,哪项是独孤皇后的主意。当时的大臣们,将独孤伽罗和杨坚并称为“二圣”。

不过,到了晚年,他们两个的感情生活,终于出现了一丝小裂缝。

有人说,男人是非常简单的生物,无论多大年纪,喜欢的都是二十出头胸大腿长的姑娘。开皇十七年时,独孤伽罗已经54岁,早就人老珠黄,此时的杨坚虽说也已经57岁,但人老心不老,见到漂亮姑娘的时候,还是能“扶我起来试试”的。

其他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而杨坚呢,后宫里也有佳丽三千——一个“佳丽”,一个“三千”,而且还都是做摆设的。这个皇帝做得也着实苦逼了一点。做了十几年皇帝,他那颗不老的色心,又开始出来蠢蠢欲动了。

有一天,杨坚在宫中见到一个小宫女,长得相当漂亮。此时的杨坚,估计是精虫上脑,心想,妈的,老子是皇帝耶,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我想搞个女人,难道还要征求别人同意么?这回我就来个先斩后奏,先办了这个小美人,然后再通知一下老婆,她还有不答应的道理么?于是杨坚就把小宫女拉到宫中,和她做了许多不能描写的事情。

杨坚觉得,自己最多回家跪跪搓衣板也就完事了,没想到独孤皇后听说这事之后,怒不可遏,找到那个小宫女,把她给砍了!

这简直让杨坚太没面子了,但家里有母老虎,他又不敢发作,于是他做了一件特别搞笑的事情:杨坚,大隋开国皇帝,“开皇之治”的奠基人,离家出走了……

高熲和杨素听说这事之后,满脸黑线,心想皇帝也一把年纪了,这是唱的哪一出啊。但皇帝离家出走,又不能不去找他,于是骑马追了上去,一直追了三十里。见到杨坚之后,杨坚一脸悲愤:“我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连搞个女人都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这个皇帝当着有什么意思!”

高熲和杨素憋笑憋得脸都绿了,听了这话,高熲赶紧打圆场,说独孤伽罗她女人家家的不懂事,您大人有大量,别跟老娘们一般见识。咱别闹,哭完了回家,乖……

回去之后,独孤伽罗道了个歉,这事就算完了。整件事情中最无辜的,就是那个先被上、再被砍的小宫女:妈的老娘招谁惹谁了!

这件事情,是记载在《隋书》中的。《隋书》是唐太宗时期编纂的,李世民这个人是隋朝一生黑,所以在《隋书》中,留下了不少隋朝皇帝的黑料。他之所以保留这一段,大概是想给隋文帝留下些黑点,但却误打误撞,留下了一段异常可爱的史料。

独孤伽罗,优雅的女权主义者

独孤伽罗这个人,在史书上评价还算不错,能力出众,仁爱律己,而且大事绝不含糊。据说有一次她的亲戚犯罪,按照法律应该处斩,杨坚本想打个马虎眼,饶他一命算了,但独孤皇后听说此事,跑去数落了杨坚一顿,说刑罚是国家大事,应该一视同仁。于是那个亲戚还是被砍了脑袋。

但她有两个最大的缺点,第一是嫉妒心重,喜欢吃醋;第二则是在男女关系方面,有着病态的道德洁癖。不但自己不准老公纳妾,见到别人纳妾也不行。

当时的太子杨勇,生性宽厚,为人真诚,被封为太子之后,始终协助杨坚处理政事。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稍微有那么一点好色,而且花起钱来大手大脚。当时杨勇有个妾室,叫做云昭训,容貌娇美,很受杨勇宠爱,还与她生了三个儿子,待遇和正妻不相上下。就是这点,把独孤皇后给惹毛了。

偏偏二儿子杨广看上去是个老实人,知道自己老妈不喜欢男人纳妾,就装出一副自己没有姬妾的样子。而且他还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杨勇就在长安城里住着,天天在老妈眼皮底下晃悠,而杨广呢,身在扬州,天高皇帝远,老妈看不着。而独孤皇后能听到的,也是杨广想让她听到的事情。长此以往,独孤皇后越来越喜欢老二,越来越讨厌老大。

杨坚倒没觉得什么——毕竟男人最能理解男人——但架不住老婆天天在枕头边上说老大不好。偏偏杨素也是个见风使舵的人,他看太子不受器重,估计要变天,于是也跟着独孤皇后一起说杨勇不好。杨坚听后,终于有点怀疑了,于是就派杨素过去试探一下。

杨素到了太子东宫,故意慢悠悠地东瞧西看,杨勇等得着急,就过去找他。杨素见了杨勇,说道:“陛下不知听了谁的谗言,要废立东宫。我也知道您平日里没做错什么事情,特意过来安慰您的。”

杨勇以为杨素一番好意,言语间不免露出怨愤。杨素回去后,如此这般地与杨坚说了一通——当然有没有添油加醋我就不知道了。杨坚一听,怒不可遏,立刻废了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等到杨坚临终的时候,才得知杨广平素一直在欺骗自己,后悔不迭,大喊“独孤误我”。

但公平地讲,独孤皇后废立太子这件事,办得并没有那么糊涂。杨广固然不是什么千古明君,不过就算让杨勇做了皇帝,结果也未必好到哪里去。从杨勇与杨素的那段对话中,就足以看出杨勇的问题所在。

首先,杨勇没有城府。按照《隋书》中的记载,在那之前,杨勇早就听到风声,知道杨素到东宫来,就是故意想要激怒自己的。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收敛情绪,以礼相待,让杨素挑不出什么问题。但杨勇是怎么做的呢?“形于言色”。这一题,杨勇零分。

其次,杨勇缺乏谋略。《隋书》中记载,杨勇知道杨素和皇后想要废立太子之后,是什么反应呢?“忧惧,计无所出”,光是犯愁,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也想不出什么主意来。最后他的对策,竟然是求救于江湖术士和厌胜之法,真是智商掉线。这一题,杨勇又是零分。

没有城府,又没有谋略,这已经不够成为一个好皇帝了,偏偏他还有好色的恶习,眼看着一代昏君就在自己眼前了。对于独孤皇后来说,这道题很简单:废太子,下一题!

当时太子的老师李纲,对杨勇的评价十分有趣。他说太子“器非上品,性是常人”,要知道,连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刘禅,都能得到同时代人“智量甚大”的评语。对于李纲来说,这句话其实就等同于在说,杨勇这个人实在扶不上墙。

而就算从结果来看,隋炀帝杨广也实在不算是多糟糕的皇帝——隋朝之所以亡在他手中,只是因为他步子迈得太大,扯到了蛋。征讨突厥和高句丽、修建运河、巡视江南、迁都洛阳。这四件事情单独拿出来,都是利在千秋的好事,但要是同时做起来,那就是劳民伤财了。当时的百姓,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然而独孤皇后没有看到这一切。公元602年,59岁的独孤皇后病逝于仁寿宫,谥号为“文献皇后”。据说独孤皇后去世以后,杨坚悲痛欲绝,为了纪念爱妻,修建了禅定寺,还将中国唯一一颗释迦牟尼的佛牙送到寺中供养。两年之后,杨坚去世,夫妻合葬于太陵。

独孤皇后的名字“伽罗”,是梵语Tagara的音译,是一种名贵的香木。对于杨坚来说,这样的皇后,的确就像是香木一样难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