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統治終於落下帷幕,清宣統皇帝溥儀退位詔書始末

封建統治終於落下帷幕,清宣統皇帝溥儀退位詔書始末

1911年武昌起義後,各省聞風響應,紛紛宣佈獨立,清王朝的統治如大廈將傾。清政府無力控制局勢,被迫起用賦閒在家的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兼欽差大臣,掌握全部軍政大權,以鎮壓革命。

隨著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帝國主義感到公開武裝干涉中國革命已無濟於事,於是就打著“中立”的幌子,暗中破壞革命。為了維護其在華的侵略權益,帝國主義急需物色一個既能撲滅革命又能替代清政府的人物,他們選中了袁世凱。袁世凱有了帝國主義的支持,更加有恃無恐。他一面利用“擁護共和”騙取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信任,一面又利用革命黨人來逼迫清廷,讓清帝退位。

封建統治終於落下帷幕,清宣統皇帝溥儀退位詔書始末

1911年12月18日起,南方軍政府派代表伍廷芳與袁世凱所派代表唐紹儀在上海開始南北和談,伍廷芳代表革命軍方面提出:清帝退位,選舉總統,建立共和政府等條件,並表示只要承認共和,一切辦法都可以商量,清帝退位可以給予優待。與此同時,英、美、德、日、法等帝國主義對和談施加壓力,聲稱“中國的戰爭若持續下去,將有危於外人的利益與安全”,促使雙方儘快達成協議。混入革命陣營的舊官僚和立憲派,也試圖把南方革命派引向擁袁的道路。由於帝國主義不斷施壓和革命派內部的意見紛爭,孫中山被迫允諾:“如清帝實行退位,宣佈共和,則臨時政府決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佈解職,以功以能首推袁氏。”袁世凱在得到承諾後遂加緊逼宮。在袁氏的授意下,不少省督和駐外官員紛紛電奏,要求清廷實行共和。

1912年1月26日,堅定的宗社黨領袖良弼在回家途中被革命黨人彭家珍炸死,使得王公貴族更加惶惶不安。他們在讀到北洋文官武將的奏電後,知道大勢已去,便紛紛逃離北京,跑到天津租界及大連、青島等地。隆裕太后立即授予袁世凱一等公爵,想用這種方式讓袁世凱保證大清不亡。但此時此刻,南方革命黨許諾的大總統位置,對袁世凱更具吸引力。他一口拒絕了榮典,並授意梁士詒、趙秉鈞、胡惟德不時入宮恐嚇隆裕太后。

封建統治終於落下帷幕,清宣統皇帝溥儀退位詔書始末

1月29日和30日,清廷連開御前會議,決定“遜位”,同意接受共和政體以取得優待條件。2月3日,隆裕太后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下詔書令袁世凱研究退位優待條件。袁世凱於2月4日,將他決定的《大清皇帝優禮條件》電告伍廷芳,其第一款就是“大清皇帝尊號相承不替”。南京臨時參議院經過討論。將袁世凱送來的條件改稱為《關於清帝遜位優待之條件》。

袁世凱與南京臨時政府幾經協商後,最後確定了八款優待條件,主要內容有:清帝辭位後,其尊號仍存不廢,各國政府以優待外國君主之禮相待;皇室歲用四百萬兩由民國政府撥款;其宗廟陵寢永遠奉祀;其原有私產,由民國政府特別保護;原禁衛軍歸民國陸軍部編制,額數,俸餉照舊等等。這八款優待條件得到隆裕太后認可。

封建統治終於落下帷幕,清宣統皇帝溥儀退位詔書始末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在養心殿舉行的朝儀上以宣統皇帝名義連下三道懿旨,宣佈大清皇帝辭位,實行立憲共和國體。第一道懿旨後來被人們稱為“退位詔書”。詔書中稱:“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意。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第二道懿旨勸諭臣民。第三道懿旨公佈了《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關於滿族待遇之條件》、《關於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條件》。

封建統治終於落下帷幕,清宣統皇帝溥儀退位詔書始末

這三道懿旨的頒佈,標誌著268年的大清王朝統治的覆滅,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結束。退位詔書由張謇擬稿,經南京臨時參議院討論後,由袁世凱轉交清廷公佈。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按許諾辭職,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氏竊取政權的陰謀終於得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