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長生功效而風靡皇室的神奇藥丸,卻把五個唐朝皇帝都害死了!

古代沒有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科學知識,人們很難活到長壽的年紀,但又很想通過一些偏方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尤其是在皇室裡,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更想長命百歲,從秦始皇派徐福去找仙丹開始,就流行起了長生藥丸。

因長生功效而風靡皇室的神奇藥丸,卻把五個唐朝皇帝都害死了!

唐朝時期,道教盛行,所以歷朝的皇帝們對身邊的道士大師們都非常信任,還對他們鼓吹的長生秘術和修煉的仙丹深信不疑。有一種在唐朝時非常風靡的神奇藥丸,被稱作金石,是道士們用很多礦物燒煉而成的,其中不乏有毒的汞、碳、錫、鉛、銅、金、銀等。唐朝有五位皇帝,都是被這種神奇藥丸給害慘了。

因長生功效而風靡皇室的神奇藥丸,卻把五個唐朝皇帝都害死了!

唐太宗李世民

被稱為“千古一帝”,知人善用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是第一個被金石這種神奇藥丸所害死的唐朝皇帝。雖然李世民早期非常賢明,舉賢任能,勤於政事,但中年之後沉迷蒐羅美人,霸佔弟媳,做了不少荒唐事。

因長生功效而風靡皇室的神奇藥丸,卻把五個唐朝皇帝都害死了!

長此以往,李世民的身體也不會太好,後來還得了毒瘡、風疾等,差點斃命。想延年益壽的李世民聽從了一個和尚的建議,服用了金石藥丸,結果身體越來越差,但卻沒有意識到是這種藥丸的問題,只是以為自己身體不行了。

因長生功效而風靡皇室的神奇藥丸,卻把五個唐朝皇帝都害死了!

年輕時李世民還曾譏笑過秦始皇等人求仙找藥的事,結果自己也迷信上了吃丹藥。風疾是呼吸系統、淋巴系統等出問題引起的疾病,患者脾肺虛弱,在唐朝時屬於不治之症,所以一向理智的李世民也亂了陣腳,每天服用有毒的金石藥丸,結果51歲就駕崩了。

因長生功效而風靡皇室的神奇藥丸,卻把五個唐朝皇帝都害死了!

唐憲宗李純

李純這個皇帝聽起來大家可能不是太熟悉,他是在宦官的擁立下發動政變而登基的一位皇帝。唐憲宗即位後以聖命的祖先為榜樣,勤勉政事,削藩大獲成功,成就了唐朝的“元和中興”景象。

因長生功效而風靡皇室的神奇藥丸,卻把五個唐朝皇帝都害死了!

然而成也宦官,敗也宦官,唐憲宗43歲時就被一個送藥的宦官陳弘志刺殺身亡了,這跟他長期服用金石藥丸也有很大關係。唐憲宗定的太子李寧早逝,無奈之下才立了老三李恆為太子,他自己的身體卻越來越差,迷信長生不老的傳說,長期吃金石藥丸,性情也變得暴躁不堪,讓朝中人心惶惶。

因長生功效而風靡皇室的神奇藥丸,卻把五個唐朝皇帝都害死了!

因為老二李惲很受唐憲宗喜歡,時刻威脅到太子李恆的地位,所以太子身邊的太監王守澄謀劃要刺殺皇帝,為太子繼位鋪平道路。於是他指使陳弘志以送藥的名義進宮,秘密將唐憲宗李純殺死,然後說皇帝因藥物斃命,還讓太醫證明。唐憲宗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宦官手中。

因長生功效而風靡皇室的神奇藥丸,卻把五個唐朝皇帝都害死了!

唐穆宗李恆

李恆這位皇帝就是靠身邊的宦官殺死唐憲宗而順利繼位的皇帝,雖然父親就是因為服用金石藥丸而造成了莫名慘死的結果,但他也同樣迷信長生不老的說法,在道士們的迷惑下繼續吃金石藥丸,希望能延年益壽,祛病擋災。

因長生功效而風靡皇室的神奇藥丸,卻把五個唐朝皇帝都害死了!

他也是倒黴,在即位第二年就從馬背上跌落,之後便臥病在床,靠吃藥丸來維持生命。毫無意外地是,金石藥丸沒有幫助唐穆宗李恆活得更久,反而讓他在30歲的年紀就暴斃而亡。

因長生功效而風靡皇室的神奇藥丸,卻把五個唐朝皇帝都害死了!

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李炎性情十分豪爽,知人善任,在位期間重用賢臣,平定了藩鎮的叛亂,鞏固了唐朝統治和中央集權地位,一度出現了“會昌中興”的繁盛局面。他也打擊佛教,拆毀4萬多所寺院,卻崇尚道教,常常與道士們往來。

因長生功效而風靡皇室的神奇藥丸,卻把五個唐朝皇帝都害死了!

崇尚道教的唐武宗自然也十分迷信丹藥,還不惜耗費巨大人力物力,派人到吐蕃國採藥。長期服用金石藥丸的唐武宗並沒有得道成仙,而是身體受到了很大損傷,形容消瘦,病情日益加重,最後暴斃而亡。

因長生功效而風靡皇室的神奇藥丸,卻把五個唐朝皇帝都害死了!

唐宣宗李忱

唐玄宗是唐武宗的叔父,沒有成為皇帝前,大家都以為他天生呆傻,都不在意他。結果他以叔父的罕見身份即位之後,勤於政事,對內抑制黨爭和宦官權力,對外收復大片失地,重振唐朝威風。繼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在位期間國家穩定繁榮,被稱為“大中之治”,百姓稱頌他為“小太宗”。

因長生功效而風靡皇室的神奇藥丸,卻把五個唐朝皇帝都害死了!

然而這位賢明的皇帝同樣沒有逃過道士丹藥的騙局。他在統治後期長年服用太醫提供的金石藥丸,身體狀況惡化加快,甚至一個月都沒辦法上朝。最後唐玄宗病入膏肓,50歲的時候就駕崩離世了。

道教和神奇仙丹在唐朝的盛行,害慘了不少皇帝,而且這些皇帝也並不是昏庸無道的君王,卻都敗在了這些害人的丹藥之下。如果不是這些害人的神奇藥丸,唐朝的鼎盛還能維持得更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