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蕭山臨浦鎮苧蘿村(即古時下諸暨。按浦陽江上下游分上諸暨和下諸暨,那時蕭山尚未建縣),天生麗質,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與越國另一美女鄭旦合成浣紗雙姝。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之美譽。

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1、有“沉魚”之美的西施

西施,姓施,名夷光,春秋時期越國人,出生於浙江諸暨苧蘿山村,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天生麗質,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施夷光世居越國苧蘿,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苧羅山下臨浣紗溪,江中有浣紗石,傳說西施常在此浣紗,西施灘因而得名。

西施天生麗質,婀娜迷人,浣紗時魚見其美而忘記了游水,漸沉於水底,故譽其有“沉魚”之美。

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事實上,“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說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松蘿,魚畏沈荷花。”是這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

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2、東施效顰

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

《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裡,其裡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裡。其裡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傳說西施由於有心臟病(據說是心絞痛)在村裡病發時會(捂住心口)緊蹙娥眉,同村的一個醜女見到西施發病時的神態認為很美,此後也在村裡捂住胸口皺眉,同村的有錢人看了,就趕緊閉門不見;窮人見了,拉起妻子和兒女就躲。

那個醜女只看到了(西施)皺眉時很美,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西施)皺眉很美(意指西施的美是天生的不是皺眉得來的)。

3、西施賣相

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據說,當年越國選美,西施名列榜首,在進京途中,行人爭相圍觀,結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難行,護送西施的越國相國范蠡,見此盛況,心生一計,索性叫西施住進路旁旅社的一幢華麗小樓,而後四處張榜:欲見美女者,付金錢1文。

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告示貼出,四下轟動,西施登上朱樓,憑欄而立,飄飄然似仙女下凡,觀賞者排成長龍,為一睹西施芳容,慷慨解囊,有的竟付兩三次之多,真是百看不厭,3天下來,範相國所得金錢無數,進京後,他把這些錢都交到國庫,西施因此仰慕范蠡的才智和品德,兩人遂結為生死之交,范蠡的舉措,不折不扣地為後代的“美女經濟”開了先河。

4、西施與舞蹈

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大夫文種獻滅吳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計。

與范蠡設計:“得臨浦苧蘿山賣薪女西施、鄭旦”,準備送於吳王,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國勘察美女,他來到苧蘿村,遇到了鄭旦和西施一對姊妹花,他愛鄭旦,更愛西施,一次假面舞會的誤會中,他向西施坦露了真情,西施也愛上了這位範郎。

然而文種的到來結束了這段芬芳纏綿的愛情,他將鄭旦和西施帶回會稽,教習歌舞,準備獻給吳王夫差,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態。”西施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還缺乏其他兩個條件,於是,越王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步履、禮儀等。

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西施發憤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翩躚起舞,婀娜迷人,進而訓練禮節,由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有素的宮女,舉手投足間,均顯出體態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

吳王首先為西施的美貌所傾倒,當知道西施擅長舞蹈時,命人將御花園的一條長廊的地下挖空,然後放進大缸(如同現代的共鳴箱),上面再鋪好漂亮的木板,西施在裙邊綴滿了小巧的鈴鐺,穿上木屐,每當她的木屐在地板上跺步時,腳下就會發出有節奏的“叮叮塔塔”的回聲,裙邊的小鈴鐺也會跟著響起“叮叮鐺鐺”的清脆悅耳聲音,加上她的美貌和優美的舞姿,迷倒了吳王。

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把西施跳的舞蹈稱為“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迴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5、吳國滅亡

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西施只因吳國終被越國所滅,而且西施是被越國派往吳國的,她肩負著讓吳王夫差荒淫腐敗沉湎色慾與刺探吳國政治軍事機密的光榮使命,因此,被後世贊之為巾幗英雄、愛國女傑……然而,若勾踐復仇並未成功,吳國乃為晉、齊、魯、楚等國所滅,西施恐怕就不會有上述美名,而很可能被正統史學家、文學家打入“禍水”的行列。

西施入吳後,夫差被她迷得神魂顛倒,春秋宿姑蘇臺,冬夏宿館娃宮,整天與西施玩花賞月,鳴琴賦詩,靈巖山上有一眼清泉,夫差常讓西施對泉水梳妝,他親為美人梳理秀髮,他又與西施泛舟採蓮,或乘畫船出遊,或騎馬打獵,總之沉醉於美色,以姑蘇臺、館娃宮為家,把國家大事丟在腦後。

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伍子胥求見,往往被拒之門外,惟太宰伯嚭常侍左右,因此他所能聽到的,皆阿諛奉承之聲,無數史例證明,大傢伙一旦到此地步,也就離垮臺不遠矣。

西施既然與夫差形影不離,對於吳國的政治鬥爭、軍事機密,也就無所不知,且伺機向越國傳遞她所得到的情報,以致被今天一些精於考證的史學家稱之為 上的頭號色情間諜。

她挑撥吳國的君臣關係,特別是夫差與伍子胥的關係,只要稍微吹一吹枕頭風,殺傷力比伯嚭說上一大堆讒言譖語不知大上多少倍,夫差賜劍令伍子胥自殺,恐怕也少不了她一份功勞,勾踐的大軍能長驅直入,直抵吳國都城,讓夫差無還手之力,與西施小姐把夫差迷得暈頭轉向荒廢軍政密切相關。

因此可以說,西施是勾踐滅吳雪恥的功臣之一,明代西施祠有楹聯雲:“越錦何須衣義士,黃金祗合鑄嬌姿。”便是對西施在越國滅吳中的功勞的肯定。

6、西施的生死之謎

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公元前473年的冬天,吳國首都姑蘇城被奔襲而來的越國大軍攻破,吳國滅亡,春秋時期的大美女、吳王夫差的寵妃西施的人生軌跡戛然而止,似乎隨著灰飛煙滅的吳國沒入了黑暗的歷史之中。

吳國滅亡了,西施到什麼地方去了呢?她的後半生又是怎麼度過的?

後世評價歷史人物的眼光常常是苛刻、不公正的,往往只注意他們最為輝煌的時刻,忽視了他們落寞或者平靜的歲月,西施就受到了這樣的“忽視”,西施留在歷史舞臺上的時光似乎只有曇花般的幾年,更多的人生軌跡被人為忽略了,當我們想努力還原一個完整的西施時,會發現異常艱難,更會發現太多的謎團和思考。

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在民間,西施的結局一共有三種說法:

西施根據傳說在吳亡後和心愛的人范蠡駕扁舟,入太湖,不知所終;還有一種是吳亡後被沉溺於江中,其實由於史書沒有明確記載,西施的歸宿也只好千古存疑了,但人們普遍流傳的版本更傾向於前者,那麼,西施無疑是四大美女中最幸福的一位。

除了以上2種說法,還有一種說法是:西施最後愛上了吳王,在吳王死後追隨他而去。

中國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簡介。

以上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摘自於 的文章,如有轉載,請註明原文摘自於世界歷史網:http://www.shijielishi.com/cqzg/renwu/520.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