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凌晨忆外婆

夜半时分,生物钟准时把我催醒,这已是几十年的不良习惯了,想改也难。

一看手机,刚过零点,已进入元宵节了。

照例,穿上衣,用枕头当靠背,坐在被窝里,思考今天该写点什么?

赏花灯的喜庆?舞长龙的狂热?猜灯谜的益智?都激不起我的写作兴趣。

于是,又把“亲友系列”进行了逐人过电影,最后决定写写我的外婆,我们这里 称“姥姥”或“姥”。

还是用“官称”“外婆”来写吧。

外婆上世纪80年代初去世,离开我们已经近40年了。

实话实说,她在世时,兄弟姐妹都是不太喜欢她,当然,也包括我。

用现在的话说:外婆“太强势!”

用那时的话说就是:“她太厉害!”

我们怕她,爸爸怕她,妈妈也怕她。

用“冷若冰霜”“不苟言笑”“冷面寒铁”等负面成语来形容她也颇为准确,不算为过。

人死为大,她离开我们已这么多年了,所有对她不好的语言和评价,其实自她驾鹤西去、 我们哭天抹地那时起,就已经在我们心中消失了。

元宵节凌晨忆外婆

现在,留存在记忆中的,全是她的好,这些碎片式的好,犹如一个个被摔碎的、珍贵的青花瓷残片,经过我这个外婆的大外孙,如今的文学爱好者,一片一片拼接,基本把外婆的人生轨迹,“不凡事迹”,用文字给予部分性修补进行追忆了。

还是从根说起吧。

依稀记得,外婆曾说过,她的老家在湖北长江边,她10岁左右那年,长江发大水,巨浪如狂龙般的血盆大口,把她贫穷的家、家人瞬间吞噬,几个浪头,又把外婆“吐”了出来,并推上了岸。

家没了,疼她、爱她的爹娘也没啦,只好跟着同样没有了家、侥幸生还的本村乡亲“北漂”,来到河南,被一位吴姓农民家收留当了童养媳。

童养媳,是自宋朝时起流传下来的陋习。有儿子,因贫困娶不起儿媳妇的家庭,在儿子少年起,便买,讨,或捡回女弃婴扶养着,到适合婚嫁的年纪,便将此女与儿子完婚,这就叫“童养媳”。

元宵节凌晨忆外婆

外婆也以这样的身份被人收留,以免被饿死。

不几年,外婆“年方二八”,16岁时,与那家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外公)成了家。

好景不长,当外婆生下第一个女儿(我母亲),婆家就不太高兴,3年后,又生下一个,还是女孩(我的小姨),婆家就更不高兴了,我外公也因生闷气,得了肺痨病(肺结核),当年此病犹如现在的“癌症”,没有啥特效药,即便有,外公贫穷的家也根本治疗不起。

不久,外公便撒手归西。外婆不到20岁便成了“寡妇”,且不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就是她没有生男孩,使婆家成了“绝户头”,也不会容她继续留在这家的,其实,这里的农民,包括外婆的婆家,人都不坏,但封建意识确实浓。

于是,外婆泪眼婆娑,手里牵一个,怀里抱一个,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东游”,来到了与确山婆家东临的正阳县城。靠帮人洗衣服求生。

但无论她怎样勤劳,也同时养活不了两个女儿,于是,只好把小女儿(我的小姨)送给了湖北黄冈市一个工人家庭当童养媳,走上了当年和外婆同样的“童养媳”之路。

元宵节凌晨忆外婆

好在,小姨还算比较有“福气”,那个收养她的产业工人之家 ,待她如亲生女。长大成人后和那个产业工人之家的儿子结为夫妇,解放后,一同赴江西从事地质勘探工作了一生,在江西留下了一系列感人的故事和佳话。

数年后,外婆身边的大女儿(我的母亲)也长大成人,出落成“美女”,母女热情、勤快、诚信,赢得好口碑,洗衣生意渐渐好起来,攒钱买下了两间旧草房,总算有了自己的“窝”。

不久,细心的外婆便用她那双善于识人的慧眼,硬把女儿许配给身材、长相都很一般,且年长我母亲7岁的山西汉子——我的父亲。看中的,就是父亲的老实,忠厚、勤劳、手巧,且孤身一人在此。

条件是:倒插门。也就是男方“嫁”到女方。

当然,已属于“大龄青年”又是“打工仔”的父亲,遇见“天下掉下个林妹妹”这等好事,岂不心花怒放?于是,便成了我的爸爸。

元宵节凌晨忆外婆

这下,我家里可热闹透了,成了“来自三江,北调南腔”。

论籍贯:外婆老家长江边,爸爸出生汾河畔,而我们呢,则是:毗邻淮河。

论语言:外婆是“蛮子”,爸爸是“挎子”,而我们则是地地道道的“河南话”,汉语词典解释为:河南话也称“豫语”或“中原官话”。

名符其实的“南腔北调”之家也。

那时,我们家是“贫穷而快乐着”。

解放后 ,爸爸、妈妈都参加了工作, 虽系普通员工,但也非常知足,勤奋有加,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

一张张印着国徽的奖状领回家后,必然会让我们这些孩子们咧嘴偷笑。因为,外婆肯定会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会擓着竹篮,到街上买肉“包饺子”或“猪肉炖粉条”,那可是我家“庆贺宴”“节日宴”的“最高标准”家宴啊。

从我记事起,外婆就“很厉害”“真厉害”,眼里揉不得任何沙子的形象便早就定格在我记忆中。

一次,她一手拄拐杖,一手牵着我,在街上行走,被一个穿着绸缎锦衣的富家孩子笑称我是“补丁孩”。

那时贫苦人家多,衣服打补丁,甚至补丁摞补丁都很普遍。

不像现在,有人为了别出心裁,提升“回头率”,而穿上故意在新衣服上打满各色补丁的衣服去招摇过市。

出于好奇,我曾上网查过,价格好贵好高好吓人,有的一件竟高达上万元,比两部“苹果”手机还贵,令人咋舌。

元宵节凌晨忆外婆

我们家包括我那时身上穿的补丁衣服,可不是为了显摆,而是真正的“穷人服装”。

我家成员的补丁衣,都是外婆戴着那个掉了一只腿、舍不得买新的,而用线绳代替眼镜腿的旧眼镜一针一线掟补而成的,有一次,我亲眼看见,外婆为我补衣服时,手指被钢针扎破而流出殷红的血滴……

所以,当“富家孩”喊我为“补丁孩”时,一下子便惹恼了外婆,扬起手中的拐杖朝那富家孩子的屁股挥去,我看得很真切,她举得虽然高,但落在那孩子屁股时,却似轻轻敲下。

那孩子却被我外婆这个举动吓哭了。

我外婆对那孩子说“走吧,回家去,记着,永远也不要看不起穷人,我这拐杖,要是碰上日本鬼子,定让他脑袋开花的!”

那孩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从此刻起,外婆不光厉害,而且对“鬼子”恨之入骨的面容,也如注塑的照片永远收藏在我记忆夹中。

那时,爸爸月工资40来元、母亲30来元,每次领回后,都全额交给外婆统一安排使用。

要知道,我们姐弟6人,加上外婆、爸妈,那可是整整,老少三代九口之家啊。

累计月工资70多元,如何打理9口人的吃穿开支,对外婆的管家能力是个躲也躲不掉的公开“检验”。

好一个外婆!施展出一个传统中国女人全部的勤劳、智慧和节俭本领。竟让我们不仅都能填饱肚子,而且让我们在人前也很“光鲜”,有面子。

那时,我家住在城南关蔬菜生产队境内,北、西、南,三面全部是菜园。

外婆就经常给菜农免费烧开水喝,帮他们清理挖地工具上的泥土,防止生锈,且代为保管。

出于感谢,在蔬菜收获季节,菜农们便有意无意地,在蔬菜垃圾中留下不少本不该扔掉的蔬菜,然后对我外婆说,“挪挪那堆垃圾吧,省得走路碍事……”

外婆心领神会,便在他们走后,在垃圾堆里,能扒拉出成大筐的蔬菜来,基本不用再上街买菜。

外婆还把这些吃不完的蔬菜,或腌制,或晒干,做成酸菜或菜干,再做成馅料,包包子,好吃又营养,而且节省面粉……

外婆的身影,还时常出现在裁缝店里,把那些扔掉的碎布头捡回家,洗干净,归类整理,闲时,便把这些布片缝在一起,组成一个个色彩斑斓的“花手帕”供我们使用……

正是外婆的热情和勤劳,聪明和智慧,给我们上了一堂堂现实版的“勤俭节约”课。直到现在,我们姐弟6人,一直保留着“不大手大脚,不铺张浪费”的好家风。

首位“教师”,便是外婆。

外婆也有特别让人不理解的行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特别注重“个人外在形象”。

外婆个子矮小,长相不错,乍一看,和那个著名的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很相似。遗憾的是,外婆一句也不会唱京韵大鼓,当然,我也不会,且不太爱听。

按说 ,我家这么苦,外婆这么忙,一个家庭主妇不会,也不应该“打扮”自己了。

而外婆每天却都坚持刷牙,而且刷得特别仔细,这在当年的中国老人 ,尤其是生活窘迫的老人群体来说,确实很少见。

她特别注重个人卫生,无论春夏秋冬,每天夜晚,她都要端盆冷水,关门洗澡。奇怪的是,竟然没见她感冒过,特别是滴水成冰的冬天洗冷水澡呀。

买不起头油,外婆每天就用几滴食用的菜籽油抹在头发上梳理,头发常年都黑明光亮的……

……

用已混浊的眼睛,对着手机荧屏,写着写着,眼睛模糊了,不知是疲劳还是泪水……

被迫停笔。

元宵节凌晨忆外婆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牛林,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职于正阳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公室等,退二线乃至退休至今担任正阳县作家协会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