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吸毒史!95後女大學生吸毒竟是為了“合群”

據調查,有70.1%的人起先就明確知道吸毒是違禁的,但在朋友唆使、誘導下,他們剛開始被迫嘗試毒品,逐漸成癮後,會放棄甚至改變自身原有的價值認同,由被動吸毒變成主動吸毒。

今年20歲的女大學生小云,7年前因為這種心理,讓她深陷毒品深淵。

只為表現“合群”,初中生淪陷毒品深淵

據小云回憶,上小學的時候,她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是父母的驕傲。不過上了初中後小云開始貪玩,喜歡跟不愛讀書的同學一起逃課、上網,並結交了一些社會青年。

上初二那年,一次聚會,在校外“朋友”的慫恿下,小云第一次嘗試了吸毒。

小云說:“他們就叫我試了一下(K粉),我就試了一下,第一次就是吐啊,全身感覺很難受,後來吐完以後他們就覺得你怎麼這麼差勁的。”

7年吸毒史!95後女大學生吸毒竟是為了“合群”

被朋友看不起,小云很難過,為了表現出自己的“合群”,小云決定再次吸毒。

毒品帶來的刺激,很快讓小云淪陷在毒品的誘惑裡。後來,小云認識了吸毒的男友,兩人一起吸食K粉,似乎成了小云最快樂的事。沉迷吸毒後,小云不但無心學業,還漸漸迷失了自己。高二暑假的一天,小云在酒吧吸食K粉被抓後,小云父母這才知道女兒已經染上毒品。

“我不能被朋友看不起”的這種心理,又叫做“同伴壓力”。

禁毒小課堂:同伴壓力

“同伴”是指空間上比較鄰近,有相似的年齡、經驗、興趣、愛好、社會背景、地位信念、價值觀和相似的人格特徵。他們有共同或接近的觀念、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時間和空間上接觸機會較多,交流起來更加方便,具有更強的誘惑力。

7年吸毒史!95後女大學生吸毒竟是為了“合群”

同伴壓力又指同伴互相比較中產生的心理壓力,同伴團體對個人施加影響,會促使個人改變其態度、價值觀或行為使其遵守團體準則。同伴壓力是指你被同齡人強迫作出某種決定時感到的壓力,無論這決定是對還是錯。

尤其在青少年中,來自同輩的壓力很難避免,因為一般人都想融入朋友的圈子並希望自己受到歡迎。

你的朋友們甚至可能會利用你這種心理,指使你做一些你其實不願意做的事,比如最常見的“上課講話”“模仿不良行為”“一起嘲笑別人”等。

對青少年來說,在誘使吸毒的原因中,最重要的就是同伴影響。

7年吸毒史!95後女大學生吸毒竟是為了“合群”

陷阱1:“你敢不敢玩?”

許多年輕人在進入娛樂場所後會碰到有人問敢不敢玩“刺激”,最後逼迫“你玩還是不玩”。而毒品在某種程度上迎合了青少年追求刺激的獵奇心理,很容易誘導青少年走上不歸路。在同伴壓力下,一些年輕人只有痛快地作出肯定性的回答,才會被這個群體所認同。好奇心和來自同伴的壓力如同兩隻魔爪,將青少年拉下深淵。

7年吸毒史!95後女大學生吸毒竟是為了“合群”

陷阱2:“你還是不是個男人?”

對初入青春期的少年,同伴壓力就已經非常令人震驚地帶領你我的孩子進入到噩夢一般的選擇:那就是要不要為了不被哥們兒笑話就要抽一支香菸或者大麻;是不是因為小閨密們嘗過了禁果,自己也應該嘗試一下和那個臨班的小男生有一個私密的約會。

7年吸毒史!95後女大學生吸毒竟是為了“合群”

陷阱3:“你看我不是好好的?”

哪怕是此前在學校受過禁毒教育,但不良朋友告訴他:“怕什麼,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嗎?”有些不良朋友更會不斷地刺激他:“這個也不敢,你還算不算個男人?”最後導致他們就在明知毒品有危害的情況下,逐漸吸毒成癮了。而女孩,則往往受到同伴影響,對毒品產生錯誤的認知,認為可以使人變苗條、更有魅力,可以減輕病痛等等。

同伴壓力在青少年吸毒問題中起著不可小視的作用,同伴的影響甚至居於青少年吸毒原因的首位。同伴壓力、“圈子影響”是青少年涉毒最重要的誘因之一。

許多吸毒者因為交友不慎,在吸毒朋友無形影響和教唆下,開始吸毒。有些是純粹為了交朋友而盲目順從,導致吸毒。

7年吸毒史!95後女大學生吸毒竟是為了“合群”

女兒一再墮落,父母傷心不已

第一次吸毒被抓後小云很緊張,她害怕面對父母,害怕被父母責罵,然而父母的表現讓小云很意外。

小云說:“回家後我超怕我爸我媽打我,但是我爸我媽沒有打我,就是跟我好好說毒品危害什麼的,回到家也沒有罵我,沒有處罰,也沒有被關,然後又跑出去玩。”

父母的寬容教育,並沒有讓小云知錯就改、遠離毒品,反而給小云帶來一種僥倖心理。就在被抓後的一週內,小云又因為吸食K粉被抓,這下她的父母真的生氣了。

小云說:“回到家我爸就直接打了我,我爸第一次打我,打我的臉,就一直罵,我也知道錯了,口頭答應好好的。”

遠離了之前的朋友圈,小云開始迴歸正常的高中生活。最後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當地一所“二本”高校。可沒想到的是,小云在上大學後又開始復吸。

小云父母每個月給她六七千元生活費,有了父母的資金支持,小琴開始瘋狂吸食毒品,毒癮也越來越大。萬般無奈下,父母將小云送進了戒毒醫院進行治療。

7年吸毒史!95後女大學生吸毒竟是為了“合群”

看了上面小云父母的做法,如果你是小云,你會怎麼想?

事實上,許多時候,最先選擇放棄面對、而採取妥協的並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那是因為,這種同伴壓力其實遠遠超出了孩子和青少年成長的世界。

它正是我們為人父母的許多人自己生命中的軟弱,正是我們一生中眾多坎坷與羈絆的禍首。

許多時候,是活在世界的比較、妥協、甚至攀比中的我們告訴孩子:“媽媽其實和你一樣,也在人的認同裡尋找答案”或甚至“你應該向同伴壓力低頭和讓步”。

因為我們害怕孩子被為難,被挑戰,被孤立,被拒絕,所以我們選擇默認和讓步,順從潮流,儘管我們知道許多未必是對的和好的;

其實我們自己正是那害怕被為難、被挑戰、被孤立、被拒絕而選擇默認和讓步的迷失者。

7年吸毒史!95後女大學生吸毒竟是為了“合群”

那麼面對壓力時,難道我就不理這些朋友了?

如果你是學生

面對同伴勸誘吸菸、嘗試毒品等情況,應該這樣處理:

1.明確拒絕並解釋為什麼不,比如直截了當說明:“不,我不想嘗試,因為我明白它的傷害有多大“;

2.提出一個替代的想法,比如“抽什麼煙呀,咱們去看個電影得了”;

3.離開,說:“不好意思,我馬上要去送個東西”;

4.真誠對待:“真正的朋友不會強迫我做任何不願意做的事情!”;

5.轉移對方的注意力,開玩笑地把東西一掰兩半,“搞定,都不用抽了,走吧!”。

7年吸毒史!95後女大學生吸毒竟是為了“合群”

如果你是家長,那應該怎麼和自己的孩子相處呢?

首先,家長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孩子都在接觸什麼人,和朋友在外面做什麼。工作再忙,也要找機會認識一下孩子的朋友,觀察孩子和朋友怎麼互動,判斷是否獲得了進步和成長。

如果發現孩子在同伴關係中有不良情緒或有害的行為,一定要及時干預,避免孩子越陷越深。

仔細想來,當家長為孩子的迷失責怪社會和環境時,其實家長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責任——家長可能從來沒有正視孩子們從幼年一路而來的自我價值認同的尋找和需求;

7年吸毒史!95後女大學生吸毒竟是為了“合群”

是家長自己在不斷的保護與讓步中鼓勵孩子妥協,將自己的價值定位在被同伴接納上;

是家長從來沒有雙眼正視孩子們的明眸,將家長所信的盡心盡意地告訴他們、並切身地帶領他們去認識這個世界,自己有了清晰的自我價值認同,自信才有根基。

最終,母親傷心的眼淚觸動了小云冷漠的心,她突然意識到,毒品不僅傷害了自己,也深深傷害了家人。

小云說,自己在戒毒中心已經有兩個月了,這段時間通過心理醫生的幫助,她對今後的人生又有了更多的信心。等到出院,她決心回到大學校園繼續讀書,堅決遠離曾經的朋友圈,從而戒掉毒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