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螃蟹只会比照自己的壳的大小挖洞

稻盛和夫:螃蟹只会比照自己的壳的大小挖洞

企业要持续繁荣,经营者必须贯彻“以德为本”的方针。

——《活法伍:成功与失败的法则》

01

在进行组织管理时,存在着以“力”治理和以“德”治理的两种方式。换而言之,在统治一个集团时,有以德为本的“王道”和以力为本的“霸道”这两种不同方法。

关于这里所说的“王道”和“霸道”,出自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于1924年在日本神户所作的一场演讲当中的一段内容。

孙中山当时正在谋划通过革命建立一个新的中国,因此为了寻求友人的支持,特意访问了正在日趋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并在出访过程当中发表了如下言论。

“西方的物质文明是科学的文明,而今演变为武力文明来压迫亚洲。这种做法,用中国的古话说,就是‘霸道’文明。我们东亚有比霸道文化优越的‘王道’文化,王道文化的本质是道德、仁义。”

“你们日本民族在吸收欧美霸道文化的同时,也拥有亚洲王道文化的本质。日本今后面对世界文化的未来,究竟充当西方霸道的看门狗,还是成为东方王道的捍卫者,取决于你们日本国民的认真思考和慎重选择。”

遗憾的是,日本没有倾听孙文的忠告,结果一泻千里,陷于霸道而不能自拔,持续所谓“富国强兵”的国策,直至1945年战败为止。

02

孙文所说的“王道”,是指 “以德为本”的国家政策。所谓“德”,中国自古以来用“仁”、“义”、“礼”三个字来表示。

“仁”指的是慈悲之心;

“义”指的是合乎道理;

“礼”指的是知晓礼节。

“仁”、“义”、“礼”三者兼备之人被称为“有德之人”。

“以德而治”,意思是依靠高尚的人格来对集团进行统治管理。

我认为,这个道理在企业经营中同样适用,企业要持续繁荣,经营者必须贯彻“以德为本”的方针。

欧美多数企业,以霸道即“力量”来管理企业。比如说,运用资本的逻辑决定人事权、任命权,或者通过金钱刺激来驱使员工。

然而,依靠权力来压制别人,或者依靠金钱来刺激员工的欲望,这样的经营,即使能够获得一时的成功,但终将招致员工的抵制,露出破绽。

03

企业经营必须把永续繁荣作为目标,我认为只有“以德为本”的经营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事实上,随着经营者人格的提升企业就会不断成长发展。上述的观点,换句话来表述:“企业经营决定于领导者的器量。”无论你主观上怎么想把企业做大,做好,但是,“

螃蟹只会比照自己的壳的大小挖洞”,企业发展的水平,取决于经营者的品格,也就是经营者“器量”的大小。

比如说,常有这样的情况:企业小的时候经营成功,但随着企业规模变大,经营者掌握不住经营之舵,导致公司破产倒闭。因为经营者没能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而拓展自己的“器量”。

企业要发展壮大,首先要求经营者相应地拓展自己的器量,也就是说,经营者要有意识地做出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哲学理念和所谓“思考方式”。

然而,近些年以来,意识到这一点的日本企业家越来越少,不断有企业家在事业上稍获成功,即将谦虚抛到脑后,变得趾高气扬,并开始一心追求个人私利,最终让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事业毁于一旦。

所以我们现在更有必要向圣贤学习,重新认识“德”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我们自身组织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对于混沌迷乱的日本社会的重生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摘自《活法伍:成功与失败的法则》

稻盛和夫:螃蟹只会比照自己的壳的大小挖洞

投稿[email protected]

稻盛和夫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

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

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日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

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最高的利润。

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最高顾问、日航名誉顾问。

代表作:《活法》、《京瓷哲学:人生与经营的原点》、《思维方式》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