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开头的成语文化:生活中常用,却说不清具体是什么

前文说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哪三不孝,今天小编就再和大家掰扯掰扯生活中常用,却说不清具体是什么的中国成语。

一、三长两短

电视剧中经常有的台词:“他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呀!”到底三长两短是哪三长、哪两短,你知道吗?

中国三开头的成语文化:生活中常用,却说不清具体是什么

三长两短通常用来指意外灾祸,民间多作“遇难”、“死亡”等讳词。

“三长两短”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关。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凑的。棺盖、棺底、左梆、右梆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头、后尾这两片是方形的短木材。

为什么不叫四长两短?因为尸体入棺木后才上棺盖,所以只称三长。“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宽广,便由俗语转为成语了。

二、三姑六婆

很多人对三姑六婆存在误解,误解三姑六婆是某个人的亲属,就好比某神剧中的台词:“去把你三姑六婆都找来,开个家庭会议。”但是三姑六婆真的是某人的亲属吗?

中国三开头的成语文化:生活中常用,却说不清具体是什么

“三姑”:指的是,尼姑、道姑、卦姑。

尼姑,是庙里的女性;道姑,是道观里的女性;卦姑,专门给人占卜算卦的女性。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牙婆,旧时汉族民间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而从中牟利的妇女;媒婆,专门为男女说亲事撮合双方的妇女;师婆,又叫巫婆,以装神弄鬼、画符念咒的巫术作为生活来源的妇女;

虔婆,指开设秦楼楚院、媒介色情交易的妇人;药婆,是蛊药婆的简称,利用药物给人治病或加害他人;稳婆,是旧时民间以替产妇接生为业的人。

此成语原本指的是古代中国民间女性的几种职业。现代汉语拿来常指社会上各式市井女性。

三、三教九流

现代人理解的三教九流是社会上不正当职业的人,有时专指年轻人。就比如大家经常会听到:“你这都是什么三教九流的朋友啊?”其实是对三教九流有曲解,小编带你扒扒真正的三教九流是什么。

中国三开头的成语文化:生活中常用,却说不清具体是什么

“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见于《汉书·艺文志》。这九个学派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九流”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延伸到了现代,“三教九流”一般都理解为古代职业的名称,并认为这是泛指旧时下层社会闯荡江湖从事各种行业的人。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三教九流”,往往含有贬义。

四、三媒六证

由于近现代的婚姻自由,这个词语已经很少用到。大家接触到也只能在古装电视剧或者小说中。三媒六证最早出自: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我大茶小礼,三媒六证,亲自娶了个夫人。"对此,还有一个皮匠的民间传说。

中国三开头的成语文化:生活中常用,却说不清具体是什么

三媒具体是指:男方聘请的媒人、女方聘请的媒人还有就是给双方牵线搭桥的中间媒人。六证具体来说指:在天地桌上摆放一个斗、一把尺、一杆秤、一把剪子、一面镜子、一个算盘。

三媒六证具体指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

五、三皇五帝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我们的祖先是三皇五帝。三皇五帝都是谁,你知道吗?

中国三开头的成语文化:生活中常用,却说不清具体是什么

三皇的说法有很多种,具体如下:

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纪》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五帝的说法同样有很多种,具体如下: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羲(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

到了如今,也没有一个定论说三皇五帝到底是谁。但是流传最广的是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我国含有三字的成语数不胜数,中国文化同样博大精深,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有义务发扬国学。欢迎各位补充有关三字的成语,可以直接评论活私信小编。小编会第一时间回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