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該不該進輔導班,去與不去都有道理

現在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的期末考試陸續快結束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寒假了,家長接孩子放學,遞到家長手中的輔導班培訓資料絡繹不絕,大人不覺動心,這個寒假要不要讓孩子進輔導班呢?

寒假該不該進輔導班,去與不去都有道理

1、該進輔導班

孩子自制力差

孩子在家裡自制力差,寒假裡每天早晨睡到日上三竿,規律被打亂,總想著玩兒,刷刷手機聽聽音樂,和同學聊聊天,本該學習的大好時光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去輔導班總比待在家裡強,能學點兒是一點兒,大人也盡力了。

重視預習

父母工作太忙,沒空管孩子,說了孩子也不聽,自己挺有主意,讓大人頭疼。孩子的功課自己也輔導不了,孩子自己在家複習預習效果也不好,專業的課程還是讓專業老師輔導班吧,培訓班能講解重點難點問題,還能預習新課,想讓孩子一開學對所學課程能有所瞭解,跟上老師進度,除了進輔導班外別無選擇。

寒假該不該進輔導班,去與不去都有道理

輔導弱科

孩子這個期末考試的某個科目成績較差,而且這個學期的幾次考試這個科目一直都不太理想,家長孩子心裡都有些慌。不知如何下手,給孩子找個專業的輔導班查缺補漏,提夯基礎,補補短板,希望能提高一下弱科成績。

2、不該進輔導班

來回路上折騰

寒假放假時間本來就不長,除去春節假期期間,上輔導班的時間也很短,去了學不了多長時間又下課了,家長上班沒時間接送,讓孩子自己去也不放心。有上輔導班的時間不如在家裡自己學習,不東顛西跑的,老老實實在家裡自己琢磨思考,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

寒假該不該進輔導班,去與不去都有道理

自主學習

這種方法適合於自制力強的孩子,平時學習比較優秀,但有個別科目相對於其它優勢科目來說不夠拔尖,這個寒假需要針對弱科採取措施,或者刷題,對各種題型瞭如指掌,針對不熟悉的題型多做練習,舉一反三,徹底弄清解題思路;或者研究課本,從基礎做起,夯實知識點,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真正明白課本大綱要求。

孩子有牴觸心理

孩子一聽上輔導班就打心眼裡兒不高興,不願意去,好不容易盼到寒假,學了一學期了,假期裡該放鬆一下了,不願意去輔導班受約束。放鬆一下是可以的,可別玩過了頭,到了開學的日子發現作業還沒完成,熬夜補作業,功課沒有複習好,想要在寒假完美逆襲的美好願望也泡了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