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每戶補償18萬?

拆遷每戶補償18萬?

拆遷每戶補償18萬?

近日,一則關於拆遷補償的視頻消息在朋友圈等媒體廣泛轉載傳播,大致意思是農村房屋由國家統一規劃,拆遷戶每戶補償18萬元。小編也接到網友的留言諮詢,事情緣由是這樣的:

今年1月2日,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國務院發佈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自2018年1月2日起實施。《意見》中提到了做好頂層設計,注重規劃先行,強化新建農房規劃管控,並允許縣級政府通過村土地利用規劃,調整優化村莊用地佈局,但通篇文件都沒有提及具體的規劃要求和補貼金額。小編在住建部,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各級政府網站上也未查到相關數據的明文規定。

湖北省在1月26日的“湖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路舉措”新聞發佈會上提出五個方面的舉措,仍未提到拆遷及補償金額,可以查閱到的政策文件,小編也會通過此公眾號轉載。

拆遷每戶補償18萬?

鄖西縣在拆遷工作上有自己獨到的經驗,前不久鄖西縣人民政府獲“2017年度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拆遷工作定能圓滿完成,真正實現讓百姓安居樂業。目前可以確定的是農村房屋將由政府統一規劃。這個過程異常艱難,我們要做的是不信謠不傳謠,配合完成拆遷工作,才能早日過上住有所居,老有福享的幸福生活!

拆遷每戶補償18萬?

拆遷每戶補償18萬?

鄖西縣獲“2017年度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近日,湖北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表揚2017年度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的通報》,鄖西縣人民政府被授予“2017年度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去年鄖西縣新建安置點435個,新建房屋9321套,安置貧困戶9321戶27374人,搬遷對象有12443人實現脫貧,脫貧率為45.45%。

優異的成績,得益於該縣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中始終圍繞“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這一目標,讓貧困人口逐步實現搬遷脫貧、安居樂業。

新房怎樣建?高效建設“五統一”易遷房

9月5日,記者在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坎子山村看到,為解決易地扶貧搬遷戶子女就近入學問題而新建的坎子山村幼兒園正在進行牆體粉刷。該村黨支部書記魏登殿介紹,坎子山村已建成扶貧安置點5處,全部實現搬遷入住。搬遷戶均按照“戶申請、組評議、村票決、鎮(鄉)審核、縣認定”和“兩公示、一公告”的辦法予以確認,安置房全部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標準、統一建築風格、統一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要求建設。

易地扶貧搬遷時間緊、任務重。鄖西圍繞“縣直部門辦手續、鄉鎮政府建房子”的總要求,堅持“群眾事,群眾曉,群眾辦,群眾管”,聘請專業設計、專業監理公司,按照“合法、精簡、高效”的原則,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建設獨具鄖西特色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

“這一做法值得肯定、值得推廣。”2017年,湖北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考核專班到鄖西縣多個易地搬遷安置點考察後說。

搬遷戶如何致富?

科學發展帶動力強的富民產業

搬出來怎麼生活?這幾乎是每一名易遷群眾首要考慮的問題。

鄖西縣按照“靠近工業園區、靠近產業基地、靠近旅遊景區、靠近中心村莊,配套菜園、產業基地、公共服務”的原則,堅持“搬遷小區建設在哪裡,產業佈局就在哪裡,政策就跟進到哪裡,資金就流向哪裡”,大力實施“產業帶動、城鎮就業、旅遊發展、生活保障”四類安置模式,確保易遷群眾實現穩定增收。

因地制宜發展“菇、茶、果、藥、菜、畜”等特色產業,促進易遷群眾通過發展特色產業脫貧致富;每年整合2億多元資金,扶持工商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發展富民產業,2萬多易遷群眾在產業鏈上就業增收;鼓勵市場主體在村鎮創辦扶貧車間,目前已建成扶貧車間100多個,帶動5660人就近就業。

同時,通過勞務協作、“雨露計劃”、“陽光工程”、選送“兩後生”參加職業教育等方式,鼓勵易遷群眾創業就業。目前,該縣共組織12636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在縣內就業或外出務工,人均年收入達2萬元以上。

建成什麼樣的安置點?

致力打造環境優美的美麗鄉村

日前,鄖西縣澗池鄉下營村50多歲的貧困戶劉庭政一家被村裡評為“十星級文明戶”。劉庭政一家4口過去住在山上2間土坯房裡,家庭十分困難。易地扶貧搬遷後,他把土地流轉給村裡發展觀光農業,自己到附近的合作社打工,2016年全家順利脫貧。

“我們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把村子打造成旅遊觀光、鄉村採摘、民俗體驗、電商示範於一體的美麗鄉村,探索‘互聯網+珠寶產業+原生態旅遊’的發展路子。”下營村黨支部書記劉廷洲說。

鄖西在易地搬遷扶貧工程中,結合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文明創建等工作,致力打造環境優美、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切實提高易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力爭在9月底前,再新建易遷安置點425個,完成‘交鑰匙’工程10580戶30281人,繼續加大產業幫扶力度,真正做到‘挪窮窩’與‘增產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搬遷與脫貧同步。”鄖西縣委書記張濤如是說。(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