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池肉林?我们来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商纣王

文章:必读历史

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 (一作受德), 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击败商军,帝辛见大势已去,便躲进鹿台(今河南鹤壁)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酒池肉林?我们来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商纣王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500多位帝王,这其中包括正统帝王和部分占据一方、独建政权、称王称帝的首领,有些帝王德行出众,爱护百姓,但有些君主却荒淫无度,欺压百姓。小编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3000年前一位亡国之君——大名鼎鼎的商纣王,我们且来看看他是否像历史上所说的那样滥杀无辜,穷兵黩武。

三千多年前的某个夜晚,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大祭司拿龟甲算了一卦,卜出了他的名字叫“受”,跟着他爹姓“子”,连起来就是“瘦子”,啊不,“子受”。 后来爹死了,小受顺理成章地继位,成了大商朝最后一位君主。

抛开有色滤镜,我们来看看他即位后都干过些什么事:

1.重视农桑,强盛国力。

2.选贤举能、唯才是举。

3.蔑视陈规陋俗,不信奉鬼神(恰恰成了武王伐纣的借口)

4.开疆拓土,统一东南。

酒池肉林?我们来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商纣王

从以上这些功绩来看,就算他算不上后世秦皇汉武那样的“千古一帝”,也绝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吧?

先来说说纣王为什么那么执着的要攻打东夷,甚至要投入自己的全部身家。答案是——不打不行。纣王继位时商王朝正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

内部:有以微子、箕子、比干为首的王族反对党干扰作对。坚决反对“兄终弟及”变成“嫡长子”继承制的改革,于是处处打击、削弱帝辛的势力。

酒池肉林?我们来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商纣王

外部:当时的商王朝中央已对周边的诸侯方面失去控御能力,尤其是东夷,竟多次侵入王畿进行掳掠。

长达十年的漫长拉锯战使商朝已经只剩下一个驱壳,国库的空虚,百姓疾苦,更加大了商朝内部矛盾。可是这时候周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逐渐发展起来,到周

周武王联军(4.5万)趁商朝主力军滞留东南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商朝发动战争。但他们没有精兵强将,士兵们也士气衰落,甚至很多人倒戈相向,帮助周武王攻打商朝。商纣王的军队抵抗了一天,已经无力挽回局面。帝辛跑上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绵延600年,传君17代31王,终归被灭于摘星楼的大火尘埃之中。

酒池肉林?我们来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商纣王

在打仗之前,周武王给商纣王定了五条罪状,分别是:

1酗酒——这个没有证据,喜欢喝酒说明那时候有余量,酿酒是非常消耗粮食的,说明获得了大丰收;

2、不用贵戚旧臣,重用小人——这个是攻击商纣王任用底层百姓,唯贤是举,得罪了贵族集团;

3听信妇言——这个不好说,也没有啥证据,再说女人的话未必都是错的;

4、信有命在天——这个是历史责任感,要借助天道的名义进行改革;

5、不留心祭祀——打破宗教祭祀集团的势力。这些罪名换个角度看,就是在攻击改革。

酒池肉林?我们来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商纣王

总之,周武王给纣王定出的这六条大罪,在现在来看多数是站不住脚的。但武王召开誓师大会的目的就是把进攻商朝的行为正当化,管他站不站得住脚,先把能想到的缺点罗列出来,这就叫做师出有名。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为纣王的罪行开脱,而是想让大家知道帝辛并不是一无所用之人吗,他的一些所作所为在后来看来可能有些荒谬,但是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都有一定的道理。况且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任何一个战败的帝王都不排除有被抹黑的可能,对于历史人物我们也不能盖棺定论,而要放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

酒池肉林?我们来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商纣王

在小编看来,朝代的更迭,王权的交接,总是相关着天地人的多重因素,所谓“运去英雄不自由”。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天道的周期兴衰有时。将亡国之罪全归咎一人之责,实在有失偏颇。成王败寇,他做了亡国之君,注定要被黑上几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