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單式小康”:買買買之後 信用卡逾期881億元

“剁手黨”最不願面對的一刻,來了。

1月8日,2018年支付寶賬單出爐。

“賬單式小康”:買買買之後 信用卡逾期881億元

看完賬單才發現,原來自己這麼有錢:

小通不知道,這些花費中,有多少是信用卡透支刷的。

不過“藉藉借、買買買、買買買、藉藉借”的循環,在年輕人中屢見不鮮。

還貸日的煎熬?

不存在的。及時行樂最重要。

“賬單式小康”:買買買之後 信用卡逾期881億元

我們當然不抵制消費。

沒有消費,社會就沒活力,都得喝西北風。

但過猶不及。

過度消費、過量超前消費,以及“月光”的背後,是日益增長的信用卡逾期數額。

有多少忙著透支“買買買”的年輕人,還不起信用卡了?

01

881億元!逾期未還,8年增10倍

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還信貸總額880.98億元,較上一季度增長124億元。

而在2010年,該指標是76.86億元。

也就是說,8年不到,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還信貸總額就增長10.5倍。

“賬單式小康”:買買買之後 信用卡逾期881億元

用信用卡透支卻還不上錢,銀行肯定會受影響。

國信證券研報顯示,從上市銀行披露的2018年中報看,多家上市銀行的信用卡不良率較年初上升。

相比之下,2017年末,多數銀行的信用卡不良率較2016年是下降的。

主要全國性銀行信用卡不良率變化

“賬單式小康”:買買買之後 信用卡逾期881億元

02

誰在超前消費?

央行《中國支付體系發展報告2016》顯示,截至2016年,廣東、浙江、山東信用卡髮卡數最多,均超過3000萬張。

排名靠前的,基本是一線城市、發達地區。

一般上了年紀的人,很少用信用卡。

所以我們推斷,愛用信用卡“超前消費”的,大多是一線城市、發達地區的年輕人們。

全國各地信用卡髮卡量(萬張)

“賬單式小康”:買買買之後 信用卡逾期881億元

03

平均每兩個國人,就有一張信用卡

信用卡逾期未償還金額增長,與近年來信用卡業務的迅猛發展有關。

央行《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髮卡數量共計6.59億張,環比增長3.36%。

其中,人均持卡數0.47張。也就是說,幾乎每兩個國人,就有一張信用卡。

這一數字較2017年年末的0.39張增長20.5%,近三年呈逐步增長趨勢。

我國信用卡人均持卡數

“賬單式小康”:買買買之後 信用卡逾期881億元

再結合上市銀行年報,截至2017年末,工行、建行、招行等銀行的信用卡累計髮卡量,均已突破1億張。

04

每張信用卡年均“刷卡”超2萬

那麼,每張信用卡“刷”了多少錢呢?

我們無法統計所有銀行的數據,不過從上市銀行的年報數據中,可以當作參考。

天風研報顯示,上市銀行信用卡的年交易額穩步上升,2017年卡均年交易額基本都超過2萬。相對大家的收入而言,這一“刷卡”金額並不低。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萬元。

上市銀行中,民生銀行信用卡2017年卡均年交易額為4.23萬元,為各銀行之首。

上市銀行信用卡卡均年交易額(萬元)

“賬單式小康”:買買買之後 信用卡逾期881億元

就整個信用卡市場而已,根據《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藍皮書》,2016年我國信用卡交易總額高達19萬億元,同比增長13.4%。

同時,信用卡交易額與GDP比值由2009年的10.4%,提升到2016年的25.6%。

這一數據表明,近年來信用卡使用頻率越來越高。

2009-2016年我國信用卡交易總額(萬億元)

“賬單式小康”:買買買之後 信用卡逾期881億元

05

卡均授信金額5年增長81%

為了刺激消費,信用卡授信額度也提升了。

央行《支付體系發展報告》顯示,信用卡卡均授信額由2013年的1.17萬元,增長到2017年的2.12萬元,5年增長81%。

信用卡卡均授信額度(萬元)

“賬單式小康”:買買買之後 信用卡逾期881億元

截至2017年年末,我國信用卡授信總額12.48萬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6.5%。

“賬單式小康”:買買買之後 信用卡逾期881億元

06

10年來,有兩次信用卡不良發生潮

信用卡市場如火如荼,有沒有發生過不良事件呢?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2007年至2018年上半年,國內曾有兩次信用卡不良發生潮。分別是2007-2009年、2013-2016年。

2007-2009三年的信用卡不良率均在2.3%以上。

一是因為次貸危機傷及出口、為治理通脹而採取過度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了GDP同比增速迅速下跌。

二是剛好是信用卡的拓荒期,銀行缺乏經驗和成熟的風控體系。

2013-2016年,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共上行62個BP,則是“四萬億”的粗放信貸投放負面效應,從對公傳導到居民部門所致。

我國信用卡的兩波不良發生潮

“賬單式小康”:買買買之後 信用卡逾期881億元

小通翻閱多家券商的研報,他們基本認為,目前國內信用卡整體風險可控。

理由大概是我國信用卡授信和准入較嚴格、逾期率基本正常、居民部門槓桿率(49.3%)相較於可比國家仍處於安全範圍、國民總儲蓄率較高等。

07

這屆年輕人,真敢窮!

雖然信用卡風險整體可控,但落實到個人,就不一定了。

特別是對當下的年輕人而言。

一邊是超前消費快速發展,另一邊,年輕人不愛或存不起錢了。

去年8月,螞蟻金服和富達國際聯合發佈的《2018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顯示:國內18-34歲的年輕人,平均月儲蓄只有1339元。

之前曾有媒體報道,國內90後的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5倍;已工作的90後中,人均負債甚至超過12萬(房貸惹的禍)。

這屆年輕人,真敢窮!

“賬單式小康”:買買買之後 信用卡逾期881億元

我們常常調侃,隔壁日本正處於“低慾望社會”,年輕人缺乏買車、買房、結婚生子慾望,整個社會缺乏活力,日本“藥丸”。

但日本“窮充”青年們(貧窮但充實),喜歡存款啊。他們對未來,還是有打算的。

在20到29歲的日本年輕人中,人均儲蓄額達184萬日元(約合11萬元人民幣),儘管他們的存款利息僅0.001%。

最後小通想說,消費不是壞事,畢竟它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

但過度消費、過量超前消費,帶來的不僅是大量煩人的賬單。如果還不上錢,進入徵信黑名單,以後的路就更難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