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日本美秀博物馆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日本美秀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曾入选《时代周刊》杂志的“全球十大建筑”评选。就连LOUIS VUITTON 2018 年早春度假系列发布会都是在这里举办的。美秀美术馆是日本神慈秀明会会长小山美秀子为个人的藏品所建。位于远离都市的自然公园保护区。

人与自然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之中也是一个大话题,在繁忙的城市工作之后,回到宁静的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来看一下现代建筑如何和自然完美融合吧。

本期点评设计师:Boyana 一个生活在上海的欧洲美女设计师, 不喜欢用Business talking去迎合客户,一心只爱做“打动客户的共鸣点”的室内好设计。“在我看来,好的设计即能解决功能的问题也解决装饰的问题,取决于设计师的能力。”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日本美秀博物馆

首先它远离都市,位于一个原始山林的深谷,为了尽可能地将自然环境保留和复原,设计时着重要考虑的是如何攻克这险恶山势,并解决好道路的通畅,于是贝聿铭(Ieoh Ming Pei)先在山林间开辟出一条道路,然后在两座山的山谷之间兴建一座吊桥和隧道通向美术馆。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日本美秀博物馆

当贝聿铭第一次置身于信乐群山的包围之中时,便想起了那段渔人进入“桃花源”的唯美故事,感动地说:“这不是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桃花乡如出一撤吗?”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日本美秀博物馆

其次由于当地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此美术馆在兴建之初,便受到方方面面的严格限制。于是贝聿铭(Ieoh Ming Pei)将建筑的80%都埋藏在了地下,但它并非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原因是开挖地下空间是非常昂贵且缓慢的工程,同时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于是贝聿铭(Ieoh Ming Pei)采取了先盖房子后填土的方法,最后种上与原始山林相适应的树木,这样再保证不破坏环境的同时让建筑与环境天然合一。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日本美秀博物馆

这一设计清楚体现了贝聿铭(Ieoh Ming Pei)的设计观:建造一座地上的天堂。他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时,便很激动地说:“这就是桃花源!”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日本美秀博物馆

整个建筑由地上一层和地下两层构成,入口在一层,进正门之后仰首看去,天窗错综复杂的多面多角度的组合,成为你对这个美术馆的重要记忆。用淡黄色木制材料做成遮光格子,而室内的壁面与地面的材料特别采用了法国产的淡土黄色的石灰岩,这与贝聿铭为设计卢浮宫美术馆前庭使用的材料一样。应该说,这方面也满足了小山美秀子本人追求一流水平的希望。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日本美秀博物馆

贝聿铭反复运用几何形的手法众所周知,他追求精致、洗炼的造型达到极致。而这次,由于美术馆在构造上的特殊要求,为了能展示一些特定的美术品,必须在内部设计一些专门的空间。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日本美秀博物馆

贝聿铭则在美秀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上留了几句话来简单解释了创作动机:“日本传统的建筑师喜欢将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及景色融为一体。当然,我不希望抄袭。但我十分尊重自然。我肯定来这里的人将会明白我是有意识地令此博物馆与自然融为一体。”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日本美秀博物馆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日本美秀博物馆

美秀博物馆逛下来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大量的落地玻璃窗制造的阳光房,这完全可以运用到别墅装修中去,一面落地窗,带来的是斗转星移,四季变换,在安逸中感受时光的流动,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日本美秀博物馆

不是每个人对落地窗都情有独钟,但几乎所有人对窗外的绿色都毫无抵抗力,大自然让人放下所有压力,带来的只有安祥舒适。光线通过宽大的玻璃最大化的进入,室内环境在充足光线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宽敞整洁,面朝花海,春暖花开。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日本美秀博物馆

玻璃是透明的,是我们与大自然沟通的桥梁。充满阳光当然与众不同的,一个阳光房可以让你的家具有别具一格,凸显个性。当然阳光房除了大面积落地窗,天花板也是玻璃,这会让更多的自然光与居室接触,而这个做法更适合气候比较寒冷的地区,毕竟在那里的冬天比较长。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日本美秀博物馆

阳光房是在如今的室内装潢中已经成为广泛的选择。当然阳光房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比如大面积的隔音绝热玻璃是比较昂贵的,且后期保养也是问题。最终选择一间理想的阳光房,让你和阳光和自然充分沟通,放空自己。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日本美秀博物馆

博雅娜说:

别墅搭建阳光房的设计,颇为讲究,读者朋友们,如需搭建不妨找我聊聊,为你家出谋划策打造一个专属于你的浪漫舒适阳光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