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共享單車真的走向沒落了嗎?

作為近幾年來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共享單車以亮麗的外觀設計、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以及方便的分時租賃模式,得到大眾的喜愛。但擴張至今,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那就是共享單車似乎有了沒落的趨勢。

經歷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共享單車真的走向沒落了嗎?

共享單車帶來的便利

我們來回顧一下,在共享單車鼎盛時期,也就是從被定義為共享單車發展元年的2016年開始,街邊停滿了像ofo、摩拜、悟空單車、小鳴單車等各種品牌,五顏六色,十分熱鬧。

經歷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共享單車真的走向沒落了嗎?

對於這種現象的出現,遠東BRT規劃的城市交通顧問卡爾·菲耶爾斯特倫(音)認為,共享單車在短時間內鼓勵使用單車的效用,遠比數十年的宣傳教育要強。這十年來他不僅在中國,乃至在全世界推動使用單車,事實卻是非常困難。但不得不說共享單車出現,帶來了革命性的效果,他認為這是歷史性的機會。

經歷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共享單車真的走向沒落了嗎?

內部競爭激烈和資本運作脫節

照理說縱觀2016年,應該是資本市場低迷的一年,但這一整體局勢顯然並未影響到共享單車行業。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16年下半年,該行業融資就超過30億人民幣。在這一年裡加入共享單車市場的品牌就有25個之多,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經歷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共享單車真的走向沒落了嗎?

而2017年成為了共享單車的混戰期。除了街邊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之外,廢棄的共享單車也無處不在,並且堆積如山,無人處理。因此在這一年,小鳴單車無奈宣佈停止生產以及新車投放。緊接著悟空單車黯然離場……我們可以看到,僅在2017年關門的共享單車企業就超過6家以上。

經歷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共享單車真的走向沒落了嗎?

其實大量單車相繼倒閉的背後,並不只是競爭帶來的直接後果,紛紛離場更多來自自身融資能力的不足。幾乎所有專業人士都一致認為,資本在共享單車的競爭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失去了資本,就意味著沒落的開始。如今,就連以ofo、摩拜為首的共享單車品牌,全都失去了資本的加持。

經歷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共享單車真的走向沒落了嗎?

從迅速崛起,到連消費者退押金都成問題,ofo這個標誌性的"小黃車"品牌正在備受煎熬。我們在北京和上海的人行道上見到了這樣的景象:許多"年久失修"的ofo共享單車被丟棄在路邊。不得不說,這就是國內共享單車整個行業的從興盛到落沒的現實場景。

經歷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共享單車真的走向沒落了嗎?

究其原因,其實有兩方面。第一,市場需求還不夠穩定。現在越來越多城市的基礎設施變得更加完善,出行更加方便,同時隨著健身理念的普及,人們更願意通過走路來達到鍛鍊的目的。因此以ofo、摩拜為首的單車短期租賃需求開始呈現下滑趨勢,並且從長遠來看,下滑趨勢會更加明顯。

經歷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共享單車真的走向沒落了嗎?

另外還有一點,也就是管理維護和使用過程中的浪費問題。這確實是每家共享單車企業都會遇到的問題。比如因為管理不周,導致很多單車還沒用幾次,就被人惡意破壞,這必然會大幅增加成本。當然共享單車的規範管理確實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事情,也需要民眾積極配合,不過目前來看還不大容易實現。

經歷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共享單車真的走向沒落了嗎?

綜上所述,共享單車從誕生之初,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出行,並且也為城市增添了無數道亮麗的風景線,但後期因為市場需求以及管理維護等問題的出現,在採取了先"燒錢"策略之後,不得不面臨資本脫節的窘境,因此共享單車的落沒其實是必然結果,但最後是否會全盤皆棄,小編個人認為或許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