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故意寫錯一件事,結果郭襄成了不孝之女而張三丰錯過整個人生

眾所周知,很多武俠小說是有歷史背景的,而有時候,小說作者為了讓情節更起伏,人物形象更打動人,不會嚴格按照歷史事實來寫,而是會做一些改動。

金庸先生也不例外。事實上,他的小說,若按歷史事實來推敲,問題不少。我們今天說的一個問題,是他自己也承認的,而且,他明言,自己就是故意這麼寫的。

金庸故意寫錯一件事,結果郭襄成了不孝之女而張三丰錯過整個人生

這件事情,就是蒙古侵南宋時的一場重大戰役,大汗蒙哥因此殞命。

不管是在小說中還是真實歷史上,蒙哥死在軍陣之中,蒙古方面為了爭奪帝位,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兩派內鬥,而南宋也趁機苟延殘喘,多活了近二十年。

不過,金庸故意寫錯的一處,就是蒙哥戰死的地點。

金庸故意寫錯一件事,結果郭襄成了不孝之女而張三丰錯過整個人生

神鵰俠侶中,楊過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斃蒙哥,震驚全場,成就了自己的不世威名;但熟悉歷史的同學都知道,蒙哥是在攻打四川釣魚城時死掉的,而非湖北襄陽。

金庸如此寫,不外乎是為了情節需要,一方面可以讓楊過立下大功,完美退場,另一方面也可以讓郭靖黃蓉多活十幾年,滿足讀者對兩人的美好祝願。

金庸故意寫錯一件事,結果郭襄成了不孝之女而張三丰錯過整個人生

可是,金庸此舉卻害慘了兩個人,郭襄和張三丰。為何這麼說呢?且聽筆者細細道來。

按照金庸小說所寫,郭靖黃蓉在湖北襄陽殉國而郭襄在四川峨眉山出家,不感覺怪怪的麼?這樣顯得你郭襄不孝啊!放著父母不管,為了自己的情傷跑到外地逍遙去了!

但按照真實歷史的話,宋軍抗擊蒙古最艱苦的,就是四川釣魚城。而這樣的話,郭襄在峨眉出家就說的通了:老父老母在釣魚城殉國,我僥倖逃脫,就在峨眉山出家。

金庸故意寫錯一件事,結果郭襄成了不孝之女而張三丰錯過整個人生

也就是說,金庸把蒙哥戰死釣魚城改到襄陽,主要成就了楊過,卻將郭襄放在了一個不孝的位置。

而張三丰受的影響也和郭襄類似。試想,按照小說所寫,郭靖在襄陽殉國,郭襄如果不是不孝,肯定當時也在,若是她僥倖逃出,打算出家,就近選擇武當山不更好麼?何苦去峨眉山?這樣的話,張三丰就有機會追求郭襄,而不是百年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