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背後的意義:“過年”過的是啥?

年獸的傳說並不能體現出“過年習俗”的具體意義,單從出現時間這個角度來考證,過年習俗要比年獸傳說的出現早許多。關於“年獸的傳說”雖然各地說法不同,但是對貼對聯,放鞭炮的描述是一致的,我們都知道中國對火藥的研究和使用起源於唐代,道士以金石為藥引煉丹無意中發現了火藥,這才有了後來的鞭炮。關於過年習俗的記載,在春秋戰國時候就已經存在了。拋開傳說不說,我們聊聊過年,過的是啥?

傳統節日背後的意義:“過年”過的是啥?

甲、五穀豐登之年

“年”這個字,在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上部是一束穗子向下垂的禾穀的象形,下部是一個彎著腰、臂向下伸的人的象形,二者合起來像人負禾之形,表示豐收、收穫等義。一年一谷熟,一歲一豐收,五穀大熟為大有年。每年秋收之後,要在臘月祭祖,慶祝豐收並祈求祖先庇佑,跟年獸並沒有什麼關係。

傳統節日背後的意義:“過年”過的是啥?

乙、辭舊迎新之年

按照中國傳統的紀念法,正月初一才是元旦。我們現在過的元旦是公元紀年法的元旦,是中華民國政府規定的新年,在1912年推廣之後,民間阻力太大落實不了,1914年把傳統的元旦改成春節,實行春節和元旦並存的雙節雙慶。據《爾雅》記載,“年”在唐虞時期叫做“載”,在夏代叫做“歲”,在商代叫做“祀”,在西周叫做“年”。最晚到西周初,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舊歲交替之際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祭祀祖先、祈求豐收等風俗。過年便是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開始。正月初一是年之始,月之始,日之始。

傳統節日背後的意義:“過年”過的是啥?

丙、敬天法祖之年

中國人的傳統信仰本質上是祖先信仰而不是神仙信仰,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敬畏上天、尊奉祖先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文化理念。在歷史上人們普遍崇拜三祖,一是人文初祖,華夏民族都是炎黃子孫;二是開國之祖,從漢代到清代,開國者被尊為“太祖”享受祭祀。三是生身之祖,沒有祖先何來子孫?除此之外,還有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祖師爺。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先人,過年也不例外。

傳統節日背後的意義:“過年”過的是啥?

丁、團團圓圓之年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是對中國人“團圓情節”最直觀的體現。年夜飯,又叫團圓飯,外出人員在春節前夕扎堆的往家裡趕,就是為了一年一度的“團圓飯”。中國人不僅講究“吃”,更講究“跟誰吃”,一家老小互敬互愛、共敘天倫、圍坐餐桌旁,幸福美滿的生活也不過就如此了。

傳統節日背後的意義:“過年”過的是啥?

戊、美味吉祥之年

中國人在吃的問題上,特別重視。逢年過節“吃”,人逢喜事“吃”,就連喪禮也離不開“吃”,但是吃跟吃講究不同。年夜飯吃的是寓意美好,吃的是幸福滋味,吃的是吉祥祝福。北方人吃餃子餃子是“更歲交子”的意思,說的是過去就過去了,要迎接新的開始了。南方人吃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南北都裡不來魚,和“餘”同音,年年有餘,圖個吉祥。另外還有五福臨門、三陽開泰、鴻運當頭等寓意吉祥的美味佳餚。

傳統節日背後的意義:“過年”過的是啥?

己、美好祝願之年

在以前過年要像家裡的長輩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出門遇到街坊鄰居作揖施禮道聲:“新年好”!現在跪禮已經取消,作揖禮也少見,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親戚之間走訪拜年,朋友領導電話拜年、短信拜年、新媒體拜年等。拜年又叫作“賀歲”,恭賀新禧的意思,這一習俗在秦漢之際就已經很流行了。

傳統節日背後的意義:“過年”過的是啥?

過年的習俗源遠流長,“講究”也比價多,各地的“講究”又不盡相同。筆者才學有限,總結不足,還望讀者朋友可以留言區交流,一起探討節日背後的意義,過有深刻意義的年,過有文化內涵的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