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暴戾的獨裁者,卻是共和制度最堅定的維護者

路奇烏斯·科爾涅利烏斯·蘇拉是羅馬共和國末期著名的獨裁者,他致力於維護傳統的共和制度,卻親手埋下了顛覆羅馬共和政體的禍根。

科爾涅利烏斯家族是古羅馬最偉大的氏族沒有之一,無數名留青史的人物出自這個家族,就連偉大的戰神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也屬於這個家族的分支。

蘇拉的家族雖然是科爾涅利烏斯家族分支,但是到蘇拉出生的時候,家族已經日漸式微。小時候的蘇拉與母親一起租住在羅馬的平民區,母親死後,蘇拉靠妓女們的供養完成學業。成年後蘇拉加入了軍隊,希望能夠恢復家族的榮光。

他是暴戾的獨裁者,卻是共和制度最堅定的維護者

公元前106年,蘇拉被派往北非前線,在總司令馬略手下任職。很快,蘇拉在這場史稱“朱古達戰爭”中展現出了自己卓越的軍事和政治才能,在他的幫助下,馬略最終解決了這個困擾羅馬多年的問題。

公元前91年,著名的“同盟戰爭”爆發,表面上看這場戰爭是羅馬的同盟國對羅馬不公平待遇的抗爭,實質上是共和制下的城邦國家形式已經不足支撐霸權國家羅馬的發展。宦海沉浮十餘年的蘇拉,在這場戰爭中大放異彩、所向披靡,打得同盟國軍隊望風而逃。

戰爭很快結束,公元前90年,羅馬通過法律,承認了同盟國對“羅馬公民權”的要求。自此,羅馬由“城邦國家”開始向“世界帝國”轉變。

在羅馬陷入內亂的時候,小亞細亞的本都王國國王米特拉達梯悍然進攻羅馬位於小亞細亞的行省。公元前88年,在“同盟戰爭”中積累了大量政治資本的蘇拉當選執政官,並獲得了對本都戰爭的指揮權。

他是暴戾的獨裁者,卻是共和制度最堅定的維護者

但是,馬略就指揮權問題和蘇拉產生了矛盾,他希望軍隊能夠由他來指揮。兩人的矛盾被捲入了一場政治衝突中,蘇拉躲到馬略家中才得以倖免於難。

隨後蘇拉逃離羅馬回到軍中,這裡有數萬在“同盟戰爭”中與他一起浴血奮戰袍澤。蘇拉在取得軍隊的支持後決定發動軍事政變,他率領支持者們迅速攻下了沒有防備的羅馬城,開啟了羅馬人武力奪取羅馬的先例。護民官蘇爾皮基烏斯被殺,馬略逃亡伊特魯里亞,隨後又逃到北非。

公元前87年,本都的軍事入侵升級,連帶早已歸附羅馬的希臘諸邦也發生叛亂。事態緊急下,還沒完成梳攏羅馬各政治派別的蘇拉不得不率軍出征。

蘇拉前腳剛走,馬略就帶兵回到羅馬聯合執政官秦納發動軍事政變。由於馬略對逃亡路上的屈辱耿耿於懷,這次政變最後演變成了一場大屠殺。包括執政官屋大維在內的許多政壇重量級人物被殺,被割下的人頭竟然多到在羅馬廣場的講壇上放不下的程度。

他是暴戾的獨裁者,卻是共和制度最堅定的維護者

政變結束後,馬略就去世了,秦納掌控了羅馬實施獨裁統治,廢除了蘇拉上臺後頒佈的所有法令。秦納宣佈流放蘇拉,同時派出另一支軍隊遠征本都,其真實目的是消滅蘇拉。

身處希臘的蘇拉陷入進退維谷的艱難處境,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釐清局勢,繼續對本都展開軍事行動。在解決了雅典的叛亂後,蘇拉率軍北上,在希臘中部地區迎擊本都軍。對面兵力數倍於己方的本都軍隊,蘇拉毫無恐懼,在戰鬥一開始就身先士卒的率領騎兵團衝入敵陣,取得了戰鬥的主動權。主力軍團隨後跟進,大敗本都軍隊,獲取了一場史詩般的勝利。這場戰鬥本都軍戰死和被俘者達到10萬人以上,羅馬軍僅戰死12人。

數月後,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梯糾集了8萬人馬欲一雪前恥。蘇拉再次大敗本都人,殺死了1.5萬敵軍,將俘虜的本都士兵全部賣為奴隸籌措軍費。這個時候,秦納派出的軍隊登陸小亞細亞,蘇拉頓時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危機。

為避免腹背受敵,蘇拉接受了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梯的求和,隨後率軍沿小亞細亞西岸南下,與秦納的軍隊展開了對峙。由於兩邊都是羅馬人,蘇拉讓手下的士兵對對面的士兵進行拉攏,一來二去,秦納軍的士兵全部被蘇拉軍吸收。

他是暴戾的獨裁者,卻是共和制度最堅定的維護者

(公元前90年東地中海地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穩定東方後,蘇拉致信元老院,表明了自己殺回羅馬的決心。公元前83年,蘇拉率軍從意大利南部登陸,展開了北伐。克拉蘇和龐培等一大批不滿秦納統治的人紛紛率兵投奔其賬下,蘇拉的軍隊壯大到7.5萬人。

秦納緊急徵召了12萬人的大軍迎擊蘇拉,這場戰爭持續了兩年,最終蘇拉攻下羅馬,獲得了戰爭的勝利。

取得了羅馬的控制權後,蘇拉汲取前次的教訓,立即展開了政治大清洗。他首先處死了被俘的4000名士兵,然後成立了特務組織,建立了一部政敵名冊,數千人未經審判就被處死。

政敵名冊上有一個名叫尤里烏斯·凱撒的年輕人,也就是後來的凱撒大帝。凱撒被列入名冊的原因是娶了秦納的女兒,後來經過周圍人的求情,蘇拉才同意放過凱撒,不過條件是凱撒和秦納的女兒離婚。據說蘇拉當時說過這樣一句話,“一百個馬略也比不上一個凱撒”。但是凱撒拒絕了蘇拉,逃亡到了小亞細亞。

完成政治清洗後,蘇拉逼迫元老院選舉自己為無任職期限的獨裁官,並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儀式。隨後,蘇拉啟動了一系列政治制度改革。這次改革的核心只有一個,就是加強元老院的權威和力量,因為他認為只有元老院體制為代表的羅馬共和政體,才能解決羅馬當前面臨的諸多問題。

完成改革後的蘇拉辭去了一切公職,離開了羅馬,隱居於那不勒斯海邊小城庫馬,一年後因病去世,元老院為其舉行了盛大的國葬。蘇拉在臨死前定下了自己的碑文:“對朋友來說,沒有比蘇拉更好的人;對敵人來說,沒有比蘇拉更惡的人

”。

他是暴戾的獨裁者,卻是共和制度最堅定的維護者

蘇拉生活的時代,羅馬正處於從“地區性國家”向“世界性國家”轉變的歷史關頭,傳統的共和政體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蘇拉認為通過改革和完善共和制度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歷史證明他是錯的。蘇拉死後,他的改革被全盤否定,各項改革措施被全面廢除,而他組建私人軍隊武裝奪取政權的行為卻放出了“軍閥”這個“惡魔”,最終導致了羅馬共和政體的覆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