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贏了北京保衛戰卻丟了性命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你記得這首詩嗎?這是明朝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同時也是大明的兵部尚書于謙在刑場上高聲吟唱的一首詩。這首詩是對他一生的寫照。

于謙贏了北京保衛戰卻丟了性命

也先侵犯明朝邊境,大太監王振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對軍事一竅不通的明英宗熱血沸騰,也想建功立業。可是沒有想到在土木之變中五十萬明朝精銳部隊損失殆盡,明英宗也被也先活捉。隨後也先率領大軍直撲明朝大都北京,想征服中原的江山。

形勢危機,大明江山風雨飄搖岌岌可危,北京城只剩下十萬老弱病殘,何以抵抗也先的幾十萬生力軍。這時,朝中大臣個個聞風喪膽,想要遷都。于謙力排眾議,堅持固守,守護北京城,挫敗也先的陰謀。國不可一日無君,于謙為了防止也先拿明英宗做要挾,擁立明代中繼位,穩定人心。被任命兵部尚書後,于謙積極籌劃北京保衛戰的部署工作。

于謙贏了北京保衛戰卻丟了性命

也先以為明朝精銳部隊損失殆盡,拿下北京輕而易舉,可是一連攻了多少天,毫無進展。於是他拿明英宗做要挾,于謙答到“我們已經有皇上了”把明代宗搬了出來,還說“民為重,君為輕”。這時明朝各路勤王軍隊也快過來了,也先匆匆撤走,不過撤走前他把明英宗放了回來。這是一個大難題。

于謙贏了北京保衛戰卻丟了性命

于謙比較正直,正是這個性格讓他得罪了不少小人。很多人在明代宗面前說他的壞話,可是明代宗還是非常信任他。後來明代宗生病了,那些小人發動了奪門之變,明英宗重新登上皇位,那些人不打算放過於謙,於是明英宗為了安撫一下自己奪門的功臣,不得不殺害於謙。

于謙贏了北京保衛戰卻丟了性命

于謙一生行的正走的端正大光明,皇帝派人去抄他的家時,什麼值錢的都沒有。于謙說自己是“兩袖清風”,可見其忠心愛國,做人坦坦蕩蕩,胸懷蒼生和黎民。他大公無私,明知道擁立明代宗繼位犯了朝廷的大忌,因為明英宗還沒有死。可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的長治久安,為了京城的黎民百姓不再被外族入侵而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不計較自己的得失,毅然決然的這樣做了。從明英宗被放回的那一刻起,他知道自己的命運已經不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了,可是他無怨無悔,兢兢業業的為國家做自己應有的努力。他知道,只要自己對得起國家,對得起百姓,便死而無憾了。

當奪門之變發生後,他完全有機會逃走,可是他沒有,那時大明朝社會穩定了,沒有外族的入侵,人民安居樂業,這是他和那些忠臣在明代宗的支持下努力的結果。自己就是死也要死在曾經戰鬥的土地上,這裡面傾注了于謙一生的心血。

于謙贏了北京保衛戰卻丟了性命

于謙死了,可是他的精神還在,“要留清白在人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于謙的死重於泰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