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基金:迎接股市拐點之年

3月6日是農曆的“驚蟄”節氣,二月初驚見草芽,迎來了萬物萌生的季節。在這個時點,上證指數也連續上漲突破了3000點。未來的市場會怎麼發展,藉此機會我想跟大家聊聊自己的看法。

進入2019年,尤其是春節以來,A股迎來了一波較大幅度的上漲,上證指數從2500點以下漲到了3000點附近,金融、5G、有色等板塊輪番上攻,市場熱度開始顯現。

短期上漲之後,不少投資者關心行情能否持續。短期來看,行情會受各種變量和情緒的影響,但從中長期來審視的話,未來走勢還是比較清晰的。

我認為,2019年是A股的拐點之年,今年行情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樂觀的,權益市場是資產配置的首選。

去年大盤持續低迷,核心變量是大家擔心中國經濟下滑。但是市場跌了這麼多以後,有一個非常明確的預期:只要經濟的下滑不超過預期,現在的股價應該是合理的。根據我們測算,今年二、三季度經濟可能會見到一個階段性的穩態,這種穩態出現以後,大家對經濟過於悲觀的預期可能會逐步修復,理論上講可能比大家悲觀預期稍微好一點。

凡事要抓主要矛盾,我認為,影響今年的核心變量,大概率是流動性充裕和利率的下滑。流動性充裕以後,首先會有大的機構把能買的東西都買一遍。在經濟下行的過程當中,流動性如果偏寬鬆的話,好資產較為稀缺。處於相對低位的權益市場,可能慢慢成為大家配置的首選。

參考成熟市場的長期趨勢,他們在經濟下滑過程中,因為利率下行反而造就了權益、債券市場較好的行情,中國大概率也會走這條路。在經濟探底的尾端,流動性寬鬆、利率下行,投資者會增加對金融資產的配置,會帶來較好的投資機會。

從資金流向來看,從去年到今年,外資一直在大量配置買入,他們認為跟海外相比,A股市場處於一個低位。本土市場因為各種因素,去年反而感到恐慌賣出。我覺得今年可能在某一個點會達到階段性的平衡,外資一直在進,國內的投資者慢慢沒有資產可賣,轉而由去年的賣出變為買入,這種過程到了中後期會形成共振,市場慢慢就會走出底部。所以相比2018年來說,今年大概率會是一個較好的市場,我們還是保持偏樂觀的預期。

今年行情的走勢會是怎樣的呢?我認為可能是一個W型。W第一筆是往下的,去年最後一個星期加上今年開年兩天的大跌,已經完成了W向下的第一筆,現在正在開啟的就是往上的一撇。

由於一、二季度中國經濟還處於下滑的過程當中,如果盈利預期引起下調,這次回調有可能成為非常好的買點,可能會迎來未來中長期很重要的一個低點。

在這樣的環境下,相對比較確定的投資機會在哪裡?

面對當下的局勢,中國人可能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中國雖然經濟很強大,但是很多環節非常薄弱。現在明確的、急需的就是加大對短板的投資、對人才和研發的投入等。所以,未來補短板的過程,會迸發非常大的投資機會。

比如說,現在中國的高鐵比海外造得好,鐵路修得好,基建也比海外好,而短板在“微笑曲線”另一端的產品設計、底層構架、芯片、大飛機等等。未來在這些新興的成長行業裡面,中國一定會加大投資來彌補這塊短板,因為這決定了中國能不能由一個大國變成強國。

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次中國“穩經濟”並不是大規模的搞基建,而是把基建的概念也做了一個延伸,就是發展未來的5G等等,這是一個思路的轉變。未來確定性的機會,很可能是在這些新興領域裡面。

總的來看,今年的股市可能真正是一個拐點之年。雖然行情可能還會跌,但不用過於恐慌,“越跌越買”是比較合適的策略。

站在未來3-5年的視角來看,此時正是投資者入市的好時機。一則在市場熱度剛起之時,積極把握投資機會;二則通過定期開放的形式更好地進行中長期投資,更好地把握長線機會和複利效應。

投資和人生一樣,都是一場馬拉松。我們不需要跑得最快,但要跑得夠遠。願我們一起聚沙成塔,用時間贏得玫瑰的綻放。

本文源自萬家基金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