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智能物流發展,2019年將呈現五大趨勢

隨著時代發展,智能物流已經成為每個人和世界發生連接的重要方式。

在2018年,從智慧大腦、智能倉儲、無人分揀到無人機、無人車等新興事物,從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到人臉識別、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智能物流正在由“新”到“興”,服務於每天上億包裹的生產送達,為每個普通人的生活注入新鮮體驗。

在即將到來2019年,這些物流技術將繼續推動整個物流行業顛覆創新,在新的技術突破下,智能物流還將有不一樣的新趨勢。

1、成為中國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智能倉儲將繼續爆發

以智能倉儲為代表的新興物流科技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中國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之一。工信部2017年底下發的《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指出,提升高速分揀機、多層穿梭車、高密度存儲穿梭板等物流裝備的智能化水平,實現精準、柔性、高效的物料配送和無人化智能倉儲。

2018年正是智能倉儲快速發展的一年,以京東物流為例,在電商掀起購物狂歡的今年雙十一期間,京東物流宣佈投用全國規模最大的機器人倉群,不同層級的無人倉數量達到50個,負責分揀、存儲、搬運的各類機器人超過20種。同時,京東“亞洲一號”持續提升訂單處理效率,雙十一單體倉庫日處理訂單量突破70萬單。

當大促帶來的訂單“爆發式增長”,不再引發倉儲的“爆倉式效應”,智能物流在背後發揮的作用顯而易見。來自Tractica的研究顯示,到2021年全球倉儲和物流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24億美元,行業整體的未來發展空間廣闊。與此同時,單位GDP中我國的倉儲成本佔比是發達國家的2-3倍之高,因此推動物流裝備更新升級,倉儲是目前需求最大、有望最早全面應用智能設備的領域。

「盤點」2018智能物流發展,2019年將呈現五大趨勢

2、自動駕駛技術商用來臨,末端配送環節或率先規模化

從2018年各大企業最新發布的物流科技來看,京東、百度甚至包括美團都推出了基於自動駕駛技術的各種產品,包括無人重卡、無人配送車以及外賣機器人等。比如京東發佈的自主研發的L4無人重卡,目前已經在美國硅谷完成2400小時路測,而在末端環節,2018年京東無人配送車從封閉園區走向開放道路,並組建了全球首個由機器人組成的智能配送站。

業內人士指出,無人重卡在幹線物流運輸、智能網絡搭建、司機人力節約方面的優勢無需多言,但因為其龐大的體積、複雜的技術要求以及法律法規方面的諸多限制,短時間內實現商用還有很大的挑戰,更多將在封閉港口、運輸站、測試道路等場景使用。

相比無人重卡,專注服務最後一公里的無人配送車和外賣機器人走向實際應用則相對簡單。業內人士分析,末端環節的自動駕駛技術的複雜性和通用性沒那麼嚴苛,尤其在高精地圖、激光雷達、5G技術的加持下,物流領域的商用化之路在2019年或許將更加順暢。

3、新產品不斷推出,強調自主研發但開放共享也成為潮流

在技術革命面前,“掌握核心科技”是永遠繞不開的話題。整個2018年,圍繞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等環節,各企業自主研發的智能物流設備越來越多,與消費者的緊密度也越來越高,比如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無人中轉站、智能快遞櫃、智能快遞盒等等,不斷推陳出新。

2018年,京東自主研發的支線無人機“京鴻”下線並完成首飛,獲得了覆蓋陝西全省的無人機物流運營許可證,其投用的地狼、天狼、分揀AGV、機械臂等機器人也均為自研。此外,順豐也在此前與航天時代電子簽署合作,協同開展無人機研製。

不僅滿足於自身應用,更多的行業引領者還開始將成熟的技術方案對外開放,“賦能”成為繞不開的話題。2018年,京東物流宣佈全力搭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攜手更多夥伴提升社會供應鏈效率,京東無人科技也全面開放,提供多場景智能機器人、大數據與機器學習、定製化無人系統解決方案、無界零售解決方案等。2019年對於電商物流巨頭,通過技術、場景、模式的開放和共享,建立智能物流生態圈還將繼續。

「盤點」2018智能物流發展,2019年將呈現五大趨勢

4、機器人廣泛應用,“人機CP”將繼續增加

隨著機器人更多應用在智能物流行業,新的人機關係也正在形成,2018年,“人機CP”成為物流行業不得不提的關鍵詞之一,尤其是一線的倉儲和配送工作人員,通過各種核心科技的輔助應用,人機搭檔成為提高倉儲處理效率的利器。

比如外骨骼機器人,對於消費者喜歡的飲料、礦泉水、牛奶等消費品,一箱平均重量在10-20kg,京東物流採用外骨骼機器人技術和倉儲員工一起工作,不僅每天輕鬆彎腰3000次,還可以從容搬運50公斤以上的物品,而在分揀環節,京東倉庫分揀貨員以前每天要跑半個馬拉松,現在通過操作shuttle智能系統,每天無需走動即可完成揀貨工作,618當天還創下了個人揀貨1萬件的紀錄。

人機CP的技術趨勢下,為了解決日益突出的人才短缺問題,京東物流自2016年初至今通過雲梯計劃培養物流精英,因其極高的人才篩選門檻、魔鬼式的訓練方式等特點,被稱為“物流界MBA”。此外,京東物流推出了一套VR智能化的物流培訓課程,幫助新員工快速上手智能設備,方便易學。

每一次新技術的誕生都會讓人機關係進入一種新的平衡狀態,人工智能時代也是這樣。讓機器人配合員工工作,不僅僅是體力、腦力上的增加,而是協助人類以另一種全新的方式去解決問題。2019年,新的“人機CP”還將繼續增加,關注核心科技更關注和從業人員的搭配工作,各大電商物流企業仍然會進行重點聚焦。

5、智能物流成為基礎設施,與智能城市關係更加緊密

快遞包裹收來送往、物流車輛川流不息、倉儲系統晝夜運轉,智能物流既連接生產流通,也服務終端消費者,逐漸成為城市核心的基礎設施。2018年,除了分佈在各個物流環節的新技術不斷誕生,以新技術、新產品為基礎構建的智能物流新設施也在逐步形成。

2018年,越來越多的政府在宏觀層面將智能物流體系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企業也開始為城市智能物流規劃出策出力,比如京東物流聯合八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城市智能物流研究院(雄安),服務雄安新區智能物流和智能城市建設,進行地下物流探索和前瞻研究。而在更多的基礎設施上,連接無人機和無人機的無人中轉站、由配送機器人組成的智能配送站、配合無人車進行車路協同的智能路燈等等一一湧現,都在成為城市新的基礎設施。

隨著智能物流從想象變為現實,再到成為構成社會、城市、生活最基礎的環節,消費者也漸漸習慣各種新鮮的科技方式,擁抱物流快遞行業的新變化。技術突破帶來的行業革命總是充滿顛覆性,2019,智能物流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