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小龍為何巨星隕落:因為不合時宜的愛國情懷?

梁小龍為何巨星隕落:因為不合時宜的愛國情懷?

梁小龍這個名字,有些尷尬。

90後00後對他一片陌生,90後00後的家長對他念念不忘。

梁小龍,80年代香港最負盛名的武打明星之一,無數60後70後迷戀崇拜的偶像,毫不誇張的說,當年的“陳真”直接影響了這批人的成長。

梁小龍出演的《霍元甲》、《陳真》,80年代在大陸電視臺放映的時候,造成萬人空巷,掀起幾度愛國情潮。

當年一個村的一百多口子人擠在一臺十幾英寸的黑白電視機前,看屏幕上的勇往直前、行俠仗義的陳真痛打洋鬼子,全村男女老少心潮澎湃、忘乎所以。

當年為了看《陳真》,大量城裡人費盡心思,走後門託關係的去搞“電視機票”,因為沒有這個票,有錢也買不到電視機。

80年代很多學校開辦武術班武術隊,就是源於香港愛國情懷武打片的播放,很多60後70後學生把自己的髮型改成了“陳真式”,以此致敬偶像。

當然他們的“陳真頭”看起來流裡流氣,橫看豎看都像流氓,怎麼都留不出陳真正義凜然的氣質。

實際上,陳真的長頭髮是從小就開始留的,因為窮人家的孩子死亡率太高,很多大人把小男孩當小女孩來養活,因為“小女孩命硬”。

陳真的長頭髮,就是從小被奶奶留起來的。

和現在大陸大量的民工家庭一樣,梁小龍當年也是香港的留守兒童。

梁小龍祖籍山東煙臺,跟隨歷史長河的流淌,幾度遷移到達廣東,日本侵華時期,大量廣東難民四散逃亡,梁家從廣州逃難去了香港。

梁小龍是梁家長子,1948年出生於廣東順德。

家境貧寒的梁家,包括梁小龍在內,父母一共生了11個孩子。

為了生存,梁小龍的父母常年在外漂泊,經營著小小的粵劇班子。家中只有梁小龍這群孩子和年邁奶奶相依為命。

窮人走到哪裡都會被欺負,梁小龍的家庭也不例外,目睹老弱的奶奶經常被人欺負,梁小龍很小的時候就萌生了學武的念頭,目的只有一個:保護奶奶!

儘管父母希望大兒子能認真讀書,將來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但在這樣的環境下,最終梁小龍沒能在書桌前坐住,選擇了棄文從武。

15歲那年,自家的叔叔梁小松帶梁小龍入了電影武行,當時的梁小松是香港邵氏電影公司的武術指導,武功實力雄厚,梁小龍先是跟叔叔學會北派腿法,而後跟其他武師學會詠春拳,後來還拜日本空手道黑帶高手山口為師,學會了空手道。

在中日合璧的武功薰陶融合下,梁小龍的功夫一步一個腳印,進展神速。香港的全港搏擊比賽,都有亞洲各地和世界各地的外國人參加,從名望和宣傳上都蓋過樑小龍,而且他們看起來實力也確實勝過梁小龍很多,但梁小龍絲毫不懼,三次參加這種比賽,兩次冠軍一次亞軍。

實際上當年在香港做電影武行風險高且不賺錢,一月只有幾千塊,而做演員可以幾萬塊甚至十萬塊。梁小龍真正能賺到錢並且幫到家裡,是做演員之後。

梁小龍真正被髮掘出來做演員,是起源於街頭的一次“打架鬥毆”。

雖然香港殖民地政府將這次事件定性為打架鬥毆,但實際上樑小龍並不是為自己出手,他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在當時的香港,外國人欺負華人是家常便飯,這起源於香港不公平的殖民地法律,因為毆打“洋人”是重罪,所以一般的香港普通華人,就算被欺負了也不敢回擊,因為回擊了很可能因為“防衛過當”攤上鉅額賠償甚至牢獄之災。也正因為如此,很多外國人對華人就肆無忌憚的騷擾和侮辱。

梁小龍不怕洋人,他對打架有著豐富的經驗。對付洋人,他不蠻幹,他有技巧,先挑釁洋人但不出擊,直到洋人先出手,他才奮起抗爭,打的洋人暈頭轉向丟盔卸甲,為香港的華人挽回了面子,還不至於“觸犯法律”。

類似的技巧,在80年代的電視劇《陳真》中也可以看到。

1972年的某一天,在香港的一間酒吧,一個英國大兵公然調戲一個華人女孩,梁小龍出手相助,將英國大兵打倒……

就是這次“民族之戰”,被梁小龍的導演吳思遠看到了,吳思遠看出這個武行是“人才”,應該做演員,但梁小龍害羞,認為自己不能演戲。吳思遠對梁小龍說,你做武行能做多久?最多做到30歲吧?到時候不行了,錢還賺不到……可你要是做演員,你可以演一輩子……

梁小龍心動了,於是他從電影武行升級到電影演員。

做了演員之後,梁小龍才真正能幫到家裡,他的弟妹也得以好好上學讀書,不必像他一樣的打打殺殺,還得整天惦念奶奶會不會被欺負。

也正像吳思遠說的那樣,梁小龍如今都是七十歲的人了,還是在攝像頭前打打殺殺,確實可以演一輩子了……

因為有這些遭遇屈辱和見義勇為的人生經驗,在《霍元甲》和《陳真》這些連續劇中,梁小龍的表演非常樸實到位,絲毫沒有矯揉做作,因為這些“場景”他此前早已體驗過,而且比電視劇中更加的真實殘酷。

這兩部電視劇播出之後,梁小龍成為華人心目中的英雄,他在劇中流暢的打戲至今讓人印象深刻、心醉神迷。

​梁小龍在八十年代登峰造極,紅極一時,然而禍從口出,因為一次偶然的“敏感言論”發佈,導致他的演藝事業一夜之間步入滑鐵盧,從此銷聲匿跡。

那是一次大陸的文化交流,邀請了梁小龍來參加,梁小龍回到香港之後,面對媒體的採訪,梁小龍滿懷激動的對記者說: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踏上自己的祖國,沒想到觀眾對我非常的熱情和友好,就像家人一樣,這讓我非常的感動,作為一名中國人,我默默的祝福祖國經濟的騰飛!”

這段話放在今天沒有任何問題,正如梁小龍說的,“祖國經濟真的騰飛了”,現在大陸的風頭早就蓋過了香港臺灣。但當年是什麼情況?80年代,大陸還是臺灣和香港的窮親戚,那麼這段話就變得敏感了,臺灣當局不愛聽這種話。

因為梁小龍的這段愛國言論,他本人被要求寫悔過書,但這個耿直漢子一口回絕,他認為自己沒說錯話。

大陸不是祖國?我梁小龍不是中國人?

因他的固執己見,臺灣當局封殺他所有影視作品,他的赴臺演出全部被禁。

因他的固執己見,也換來了香港娛樂圈對他的長年“雪藏”。

梁小龍十幾年無戲可拍,因為沒人敢請,香港電影那時候嚴重依賴臺灣票房,香港自然不敢得罪臺灣。畢竟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哪能不講政治?難能不學會站隊?

你梁小龍要出淤泥而不染……那你自己去玩吧,於是梁小龍就這樣被孤立了。

事後來看,梁小龍“禍從口出”被封殺被雪藏,是偶然,也是必然。常在河邊走,焉能不溼鞋?他人性中的耿直和傲骨,就算這次不給他惹禍,也總會有下一次。

80年代的這個“愛國事件”發生十幾年後,大陸經濟迅猛發展,日新月異的新面貌讓香港和臺灣瞠目結舌,而這個時候,針對梁小龍的“封殺”,也開始不知不覺的解禁了。

2001年,有合作方開始邀請梁小龍拍戲,2003年,周星馳拍攝電影《功夫》,也邀請了梁小龍,不過給了他一個大反派角色,“火雲邪神”。

這個形象完全顛覆了昔日的名門正派“陳真”,看到這部影片的陳真粉絲大為嘆息。

當年的“民族英雄”竟然變成了“精神病人”。

實際上能有戲拍,也不錯了。

這個時候的梁小龍,雖然演技爐火純青絲毫不減當年,但已然錯過演藝事業發展最好的時期,畢竟已經將近六旬,可以退休的級別了,他熱愛拍戲,有戲給他拍,還能怎麼挑剔?

看看和他同齡的那些香港演員,個個識時務者為俊傑,都玩的風生水起。

大陸不行的時候就跑去討好臺灣,臺灣不行的時候就跑來討好大陸……

大陸不行的時候就去愛臺灣的國,臺灣不行的時候就來愛大陸的國……

不同的時期說著不同的話,一個個都混的登峰造極。

梁小龍在大陸不行的時候堅定自己的做人立場,僅僅是把大陸稱之為“祖國”,僅僅是說自己是“中國人”,就被打入冷宮十幾年,也是人生事業中最寶貴的十幾年,從此再也無法回到巔峰。

從現在看當年的事件,是因為大陸當年還很貧窮落後,臺灣和香港都瞧不起,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其他的香港明星都不會講的這段話,唯有梁小龍不嫌家貧,講出來了。時機看似不對,如果梁小龍在今天講出這番話,非但不會被打擊,在香港和臺灣都會被追捧。

不過依照梁小龍的錚錚鐵骨,如果真是現在需要他來講,他反而不願意講了,因為當年那樣說是心懷赤子之心,而現在那樣說,就是“諂媚之言”……

而且其他大明星會搶著去講,也輪不到他了……

當年和梁小龍同時代的香港知名武打影星,還有成龍。

其實成龍的武功和梁小龍無法相提並論,一個是“假打”,一個是“真打”。

成龍是玩雜耍跑龍套出身,他的“武功”更多的是觀賞,並非實戰。而梁小龍是一身的真功夫,不摻任何水分,梁小龍的北派腿法、詠春拳及空手道,任何一套招式拿出來都能獨當一面,克敵致勝。

實際上樑小龍也確實是江湖上刀口舔血混出來的,一生經歷無數次性命攸關的實戰。

而成龍的“中國功夫”,更多的是花架子,總看不中用。

在梁小龍這個真功夫被雪藏的那些年,跑龍套的成龍過五關斬六將,在1997年,成龍43歲的時候就已經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留下了自己的手印。

在好萊塢這個全世界電影工業的標杆留下印跡,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很多世界知名的明星,到現在也沒資格在星光大道留下自己的手印。

能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留下手印的全世界沒有超過300位,目前為止華人裡邊一共只有4個,成龍之前還有李小龍。

成龍在40多歲的時候,就已經是世界一線巨星了。

而梁小龍40多歲的時候,沒人關注他在哪裡……

成龍最終奪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華人之光。並且跑到大陸連任三屆的政協委員。

梁小龍默默無聞,只有那個日漸模糊的陳真……還活在大陸的大叔大媽的記憶中。

如今的梁小龍,已經是七十歲的老人,在攝影機鏡頭前,他的拳腳依舊乾淨利落,他的武功和他的為人一樣的誠實可靠。

但已經滿臉的歲月滄桑。

陳真,真的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