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不如“海龟”?调查显示,本土博士学术水平和海归博士无差别

“土鳖”不如“海龟”?调查显示,本土博士学术水平和海归博士无差别

“土鳖”不如“海龟”?

话题一出

就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有网友表示

无论是土博士还是洋博士

科研成果才是最重要的

“土鳖”不如“海龟”?调查显示,本土博士学术水平和海归博士无差别
“土鳖”不如“海龟”?调查显示,本土博士学术水平和海归博士无差别

有网友认为

海外经历对博士来说

还是很有必要的

“土鳖”不如“海龟”?调查显示,本土博士学术水平和海归博士无差别
“土鳖”不如“海龟”?调查显示,本土博士学术水平和海归博士无差别

还有网友表示

土博士和洋博士

缺一不可

携手共进

才是“王道”

“土鳖”不如“海龟”?调查显示,本土博士学术水平和海归博士无差别
“土鳖”不如“海龟”?调查显示,本土博士学术水平和海归博士无差别

有研究表明

虽然二者在职业生涯上有很大差别

但是就学术成就来看

二者并没有显著的差别

今年2月,北京师范大学叶晓梅、梁文艳发表在《教育与经济》期刊上名为《海归教师真的优于本土教师吗?》的文章写道:通过分析基于中国研究型大学46个教育学院(部)的教师样本,海归教师发表英文论文的可能性较大,但当两类教师都发表英文论文时,海归教师并没有表现出优势。文章指出,“在机构层面,海归教师构成比率与机构整体科研生产力同样不存在显著影响。这表明高校人才任用中过分看重海归经历这一筛选信号并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

2010年刊发在《中国高教研究》的名为《海归博士与本土博士职业成就比较》的文章收集问卷31252份,通过调查毕业博士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现职工作情况、职业发展状况等多项内容分析后得出,海归博士首次获得科研成果的年龄高于本土博士。海归博士获得专利、发表索引论文和获得奖励的次数与本土博士无显著差别。


“土鳖”不如“海龟”?调查显示,本土博士学术水平和海归博士无差别

“土鳖”不如“海龟”?调查显示,本土博士学术水平和海归博士无差别“土鳖”不如“海龟”?调查显示,本土博士学术水平和海归博士无差别

对此

不少一线科研工作者认为

当两类博士在一起工作时

感受不到明显差别

“抛开‘头衔’,本土和海外博士没有区别,在学校里都是靠实力说话“

潘峰表示:“抛开‘头衔’,本土和海外博士没有区别,在学校里都是靠实力说话,最多就是在安家费上有差别。我们学校如果博士毕业的学校是QS全球高校排名前100的,可以多拿5万元。在学科评估方面,不少高校的国际化部分基本都是满分,因此不会刻意要求你博士期间一定要在海外。”

如今,社会对于本土博士科研水平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体现在顶尖高校的招聘中。去年9月,本报刊登《谁能获得中国顶尖大学教职》的文章指出,本土博士在北大、清华新任教师中所占比最大,约为51.9%。其中,北大新任教师中约有178名拥有本土博士学历(占49.4%);清华新任教师中约有235名拥有本土博士学历(占52.2%)。


“土鳖”不如“海龟”?调查显示,本土博士学术水平和海归博士无差别

然而,北大、清华新任教师中八成以上拥有一段或多段海外科研经历,完全没有海外经历的教师仅占总体的18.6%。由此可见,尽管本土博士在北大、清华新任教师中所占比例超过一半,但是这些本土博士绝大多数具有境外博士后经历。

“土鳖”不如“海龟”?调查显示,本土博士学术水平和海归博士无差别

本土博士与海归博士

究竟有什么差别?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的差异不是出身造成的。“如今本土博士也有超过海归博士的成就,海归博士如果把握不好也会被时代淘汰,关键是看这个人的视野和定力,看他有没有创新意识”。

许晓东表示,从视野方面来看,海归博士可能接触到一些国内接触不到的东西,视野或许会更宽广,海归博士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方面可能得到了更好的训练,国外的先进实验设备也给海归博士带来了更多优势,但是这些优势不一定每个海归博士都具备,我国很多优秀的科研团队,包括院士的团队或者已经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团队,仍然是本土博士居多。

(应受访者要求,潘峰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