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清盤、降薪裁員、美聯儲加息,2018年至暗時刻終於來了……

昨晚(11月27日),中國證券報報道了今年以來有577只基金清盤,是過去19年總和的兩倍還多!

以下過去幾年基金清盤數據:

基金清盤、降薪裁員、美聯儲加息,2018年至暗時刻終於來了……

無獨有偶,上週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旗下基金被曝提前清盤,華夏未來、千合資本等旗下私募基金也都提前清盤……

以下是私募基金管理規模數據:

基金清盤、降薪裁員、美聯儲加息,2018年至暗時刻終於來了……

基金公司還只是清盤,而券商卻已開始降薪裁員!

據證券日報梳理,過去十年間共有7次券商裁員降薪的新聞引起關注,今年9月甚至還傳出了幾個大型券商投行部裁員的消息。

基金清盤、降薪裁員、美聯儲加息,2018年至暗時刻終於來了……

券商之外的多家巨頭近日也傳出了裁員的消息,其中不乏京東、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

中國的企業對於裁員,總是羞羞答答,做了卻不願意承認。而美國通用汽車宣佈的裁員計劃卻很直接!通用汽車表示,明年全球將關閉7個生產基地裁掉14700名員工。富士康的母公司臺灣鴻海集團也計劃裁員34萬人……

基金清盤、降薪裁員、美聯儲加息,2018年至暗時刻終於來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昨天美聯儲副主席克拉裡達表示美國經濟表現強勁,勞動力市場健康,美聯儲的漸進加息措施是恰當的,這意味著未來企業的日子將更難過!

所以,克拉裡達的“鷹派言論”被川普“炮轟”了,他表示美聯儲的不斷加息令他非常不滿,今晚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的講話就變得相當關鍵了。

梅耶.羅斯柴爾德說過:“只要我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顯然,美聯儲主席似乎不會因為川普的不滿而動搖。

基金清盤、降薪裁員、美聯儲加息,2018年至暗時刻終於來了……

美聯儲加息意味著全球市場的資本成本將進一步上升,錢會越來越貴,企業的資金成本進一步上升,企業的利潤空間會繼續被壓縮,不出意外裁員降薪未來會成為常態…….

中國正在逆勢放鬆的貨幣,顯然是為了對沖短期內因去槓桿兒導致的經濟下行,可是長期貨幣收緊趨勢已經形成,現在的貨幣寬鬆週期更像是2014年底開始的貨幣寬鬆。

那麼,股票市場會不會也像2014年底那樣,開始一輪新的行情呢?

這就要回到2014年開始說,比較其中的相同與不同。

四年前的2014年,餘額寶剛剛成立不到一年卻成功引爆了銀行的錢荒,資本市場上的債券型基金也都大面積虧損,券商的工作人員為了安撫客戶也忙的焦頭爛額…….

而那時的上證指數已經在2000點附近徘徊了近2年的時間,房地產市場正進入調控的高壓期,房價開始下跌,李嘉誠也開始出清房地產項目,準備將資金轉到英國。

2014年,一二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全部出現了下跌,4年後的現在這樣的情況也即將出現,因為棚改貨幣化正在退潮……

基金清盤、降薪裁員、美聯儲加息,2018年至暗時刻終於來了……

眾所周知,凱恩斯的宏觀調控理論,已成為各國應對經濟下行的重要手段,所以一定會有經濟刺激手段出臺,近期重啟大基建的財政刺激就基於這一理論。

基金清盤、降薪裁員、美聯儲加息,2018年至暗時刻終於來了……

其實,還有一個刺激手段就是股市。

房地產市場的近300次調控,房價已被管控,只要保證成交活躍,地方政府有錢賺就可以了。而股市經過了多輪下跌,反而很多藍籌股具有了投資價值。

所以,吸取了2008年強刺激、2015年股災。未來的發展,可能是股市+房地產+基建三者均衡發展更為重要。

最近財知道後臺總有用戶留言,股票市場到底了,可以買股票了嗎?

我給出的回答是,普通人還是儘量遠離股市,雖然目前短期貿易和解的概率很大,股市明年也會有一波行情,可是畢竟現在和以前不同,不是逼著眼睛買就能賺錢。現在股市踩雷的風險還是相當高,今年股票退市的數量要高於往年,選股的難度也是非常大。

從長生生物退市,退市新規的實施,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股票退市。而像長生生物假疫苗、紅黃藍幼兒園虐童等事件也會導致很多相關上市公司股價暴跌。

最後,雖然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刺激房地產、股市、基建的政策會一步步出臺,未來一線城市、藍籌股、一部分基建都會迎來一些機會,可是躺著賺錢的時代真的已經過去了……

我的建議是:抓緊時間,投資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