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出土青铜尊,刻有 “中国”二字,学者:祖先为我国取了名字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先生奋笔疾书,写下《少年中国说》,多少年来,让无数读者振奋,然而,梁启超先生笔下的“中国”一词,何时成为我国的代名词,这恐怕知道的很少。“中国”两个字,最早出现在哪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陕西省宝鸡市挖出一件西周时期的文物,这件文物叫做青铜尊,上面用铭文刻有“中国”二字,让无数人惊呼。

陕西出土青铜尊,刻有 “中国”二字,学者:祖先为我国取了名字

1963年,陕西省宝鸡县贾村(当时宝鸡还是县),出土了一件文物,这件文物高约40厘米,直径约30厘米,重量将近15公斤。圆口方棱。经国家文物部门鉴定,这个文物叫尊,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距今约3000年。仔细研究发现,尊的内部有重大价值,尊底处铸有古老的文字——铭文,共计122个字,分为12行,而且,含有“中国”两个字的铭文,此尊现在存于陕西省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这个发现,引来文化历史界一阵欢呼。 甚至有学者认为:祖先早就为我国取好了名字。

陕西出土青铜尊,刻有 “中国”二字,学者:祖先为我国取了名字

但随后就有专家表示:不要高兴的太早,古代的“中国”和现在意义不同,这里的“中国”,指的是中间的区域,并不是国家。在这件青铜尊发现之前,很多古代著作中都有“中国”的二字。例如《诗经》中有:“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尚书》中有:“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另外,《孟子》《左传》等作者中都有“中国”二字,但普遍表示的意思都是“中间的地方”。包括著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中的“中国”也是指区域。

陕西出土青铜尊,刻有 “中国”二字,学者:祖先为我国取了名字

因为在古代,尤其是汉唐时代,中原王朝以“天子”自居,称周围的小国为夷、狄之人,以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正中,有了中国之说。但从夏朝开始,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以国号为国名。例如,汉朝时期,不管北方的匈奴,还是西部的吐蕃,西南的夜郎,都称刘邦建立的国家为“大汉”。唐朝时期,日本、印度等国也都知道邻国叫“大唐”,而不是叫中国。所以在古时候,“中国”二字,只是指区域,并非指国家。出土的这件青铜尊,出现“中国”二字,纯属巧合,并非现在的意思。

陕西出土青铜尊,刻有 “中国”二字,学者:祖先为我国取了名字

明朝末年到清朝初期,世界大航海时代已经来临,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往比较频繁,才出现“国际”这个词。康熙二十八年,清朝和沙俄在大动干戈之后,终于决定和谈。康熙派遣老奸巨猾的索额图为谈判代表,远赴尼布楚,和沙俄谈判并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中有这么一句话:“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在这里,“中国”一词,正式走向国际,代表我们国家,被世界认可。

陕西出土青铜尊,刻有 “中国”二字,学者:祖先为我国取了名字

其实,康熙和索额图认为,大清朝属于世界的中心,而沙俄远在北疆,属于夷狄之邦,所以自称中国。但《尼布楚条约》中,清朝代表主权国家,用上“中国”二字,代表自己的正统,走向国际后,我们被称广泛称为中国。

陕西出土青铜尊,刻有 “中国”二字,学者:祖先为我国取了名字

后来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为中国正名,梁启超曰:

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

陕西出土青铜尊,刻有 “中国”二字,学者:祖先为我国取了名字

梁先生说得对,所有的国号,都是封建统治者的私产,改朝换代后,又换了另一个,只有“中国”二字,才真正代表我们的国家。不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一个中国,永远不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