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今天,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是是傳統文化節日春節前一個比較重要的日子。因為離過年沒有幾天的時間了,所以就在今天為準備過大年,過好年,開始忙碌啦。

原創――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那麼在二十三號這一天的白天哪,主要的活動是‘掃塵’,也就是打掃衛生。因為一年忙於生計,沒有時間,到了年底了,打掃一下房間院落,洗刷器具,有些新意,把去年的晦氣和黴運也掃一下,辭舊迎新的意思。現在隨著居住條件的改善,平時就比較注意衛生,再加上有些人還在工作,所以大多都是象徵性的啦。那麼到了晚上,還有一個重頭戲。

原創――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臘月二十三的晚上呢,要進行‘祭灶’或者說是‘辭灶’的活動。什麼是‘辭灶’哪?傳說啊,負責監管人間百姓善惡的灶王爺,要在當天晚上回天庭向玉帝彙報工作。玉帝根據彙報來制定每一家來年的待遇。因此呢,百姓們就要讓灶君爺爺吃飽飯,並準備好腳力,就是一匹竹篾扎的馬,把灶君送上天去,七天以後呢,還要再請回來。但是又有些害怕灶王爺把每一家的醜事說給玉帝,所以就想各種辦法,不讓灶王爺把醜事說出去。有的是供奉一種‘膠牙餳’,把灶王爺的牙齒給粘住,不讓他說話。有的則是往灶王爺嘴上抹蜜糖,讓他只說些甜言蜜語。還有抹酒糟的,大概是想讓他胡言亂語一番,以求玉帝不怪罪,保自己一家平安。後來就有了一種‘關東糖’,比較粘牙,也甜,竟成了大家的首選。到了現代社會,到多以機制糖代替了。小時候吃過一種‘高梁飴’,雖不甚粘,但是好吃的味道,與現在的軟糖就是天壤之別啦。

原創――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求到了平安以後呢,人心總有不足,想多討些好處,這畢竟是有先例的。在《後漢書·陰識傳》中,就記載了陰子方因供奉黃羊而三世繁昌的故事。所以祭灶的供品也越來越豐盛。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中,就有‘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的詩句,應該算是灶王爺比較輝煌的時候了吧。現在由於新能源的使用,廚房裡乾淨整潔,連灶王爺也沒了棲身之所,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感念於此,作詩一首:


民四官三僧道五,監察司命問誰逃。


送君滿酹醉神酒,祈福細熬粘齒膠。


天帝已然失紀算,祝融何必逞燔燒。


家傢俱做黃羊祭,利市均分灶德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