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吃蒲公英好處多,降火、消炎、排肝毒,但4類人最好少吃

春季到了,萬物復甦,大地回春,路邊上、田野裡有很多種野菜,而蒲公英就是人們經常吃的一種。

蒲公英,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又稱為婆婆丁、黃花地丁、黃花苗、黃花郎等,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

春季,吃蒲公英好處多,降火、消炎、排肝毒,但4類人最好少吃

春季,人們喜歡用蒲公英蘸醬吃、或做鍋貼、涼拌,都有很好的降火、消炎的作用。

那麼,吃蒲公英都有哪些好處呢?

1,降火、消炎

蒲公英,性寒,有很好的消炎作用,對上火引起的口腔炎症、咽喉腫痛、扁桃體發炎等慢性炎症均有顯著功效。

蒲公英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稱,對體內一些炎症有輔助治療作用。

春季,吃蒲公英好處多,降火、消炎、排肝毒,但4類人最好少吃

2,排肝毒

蒲公英歸肝經,善於排肝毒、清肝火,有很好的保肝護肝作用。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曾報道,用蒲公英根泡水,可排肝毒,預防肝損傷,尤其是酒精性肝損傷效果顯著。

3,消胃炎

蒲公英也歸胃經,現代研究發現,蒲公英可殺滅、抑制幽門螺桿菌,促進胃黏膜修復,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據《本草新編》記載“蒲公英亦瀉胃火之藥”,說明對清胃火也有不錯的效果。

春季,吃蒲公英好處多,降火、消炎、排肝毒,但4類人最好少吃

4,促進排便

蒲公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和礦物質、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對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作用。

5,保護乳腺

《唐本草》:蒲公英“主婦人乳癰腫”。

《本草正義》:蒲公英“治乳癰乳療,紅腫堅塊,尤為捷效”。

臨床實踐證實,蒲公英對乳房疾病的確療效確切,多用於女性乳腺增生、乳腺炎。

春季,吃蒲公英好處多,降火、消炎、排肝毒,但4類人最好少吃

蒲公英的好處多,但有4類人最好少吃!

1,低血壓者慎用

因為蒲公英有一定的降壓作用,所以,這類人最好別吃,避免出現不適症狀。

2,久病者慎用

久病的人,身體比較虛弱,需要呵護陽氣,而蒲公英性寒,會損陽,不利於病情好轉,所以,這類人最好別吃。

3,慢性腸炎者慎用

蒲公英雖有消炎作用,但對慢性腸炎的人來說,還是要慎用,否則可能會加重腹瀉的症狀。

4,脾胃虛寒者慎用

蒲公英性寒,對脾胃虛寒者來說,食用後可能會引起腹痛、腹瀉等症狀,所以,最好少吃或不吃。

蒲公英除了食用,也可製成茶,長期泡水喝,也有很好的養生功效!

春季,吃蒲公英好處多,降火、消炎、排肝毒,但4類人最好少吃

蒲公英性寒,很多人不宜長期飲用,兩個方法幫你降低寒性!

  • 方法一:搭配溫性食物

①蒲公英根+刺玫花

做法:

1、挖取新鮮的蒲公英根,洗淨泥土,將蒲公英根隔水蒸25分鐘。

2、等待的過程中,將刺玫花洗淨,力度要輕柔,不要揉碎。

3、將蒸好的蒲公英根切丁,和刺玫花一起烘乾。

4、烘乾後的刺玫花一揉就碎,和蒲公英根按3:1比例搭配,放在玻璃容器中儲存即可。

兩者搭配,製成蒲公英刺玫茶 茶包,中和蒲公英寒性,還有很好的保肝護肝的作用。

春季,吃蒲公英好處多,降火、消炎、排肝毒,但4類人最好少吃

刺玫花,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花,性微溫,具有強肝養胃、調經活血、消炎排毒等作用。

兩者搭配,利於體內毒素排出,有保肝、護肝、美容養顏的作用。

②蒲公英+巖花

做法:

1、挖取野生無汙染的蒲公英葉子,摘選乾淨,清洗後瀝水,切段;

2、中火入鍋,炒十分鐘後,如果出水多,可以將水倒掉,然後轉最小火,炒一個小時左右,注意,要勤翻炒,不要炒糊了,炒出茶香即可;

3、巖花清洗乾淨,烘乾,備用;

4、取蒲公英葉、巖花,按照4:1的比例,混合均勻後,放入瓶子中,即可。

兩者搭配,製成蒲公英巖花茶,中和蒲公英寒性,有很好的消炎、養胃的作用。

春季,吃蒲公英好處多,降火、消炎、排肝毒,但4類人最好少吃

巖花,性溫,是一種白色的小花,主溫脾胃,有理氣開鬱,闢穢、和中之效常用於下痢腹痛等症。

二者搭配在一起,能調節寒性,對暖胃止痛,消除潰瘍、殺滅幽門螺桿菌。

  • 方法二:經發酵處理

將蒲公英葉經發酵處理,製成蒲公英紅茶,可大大降低其寒性,適合長期飲用。

春季,吃蒲公英好處多,降火、消炎、排肝毒,但4類人最好少吃

做法:

1、將蒲公英的葉子和根莖分開,取葉,清洗乾淨,晾乾。

2、待蒲公英葉幹後,繼續將其失水,達到一定硬脆後,將其揉捻,利於發酵。

3、將揉捻的葉呈一定厚度攤放於特定的發酵盤中,將蒲公英葉按紅茶發酵過程進行處理。

4、發酵好後,將其放置高溫下烘焙,迅速蒸發水分,放涼,放置玻璃瓶中存放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