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说说,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宝宝说说,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宝宝说说,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这样的问题,听起来多么耳熟。前段时间,我也有问宝宝这个问题的欲望。他最近很粘他爸爸,恨不得24小时挂在爸爸身上。他爸一离开视线就大声哭喊:'阿爸'。他爸和我开玩笑,这小子想当项链挂他身上。听完这个形象的生动比喻,我真是哭笑不得,还滋生出一种嫉妒的心理。我也没少陪玩呀,这小子真是。。。于是,我就有想问那个问题的欲望了,好像是被什么事情给耽搁得忘记了。

“宝宝说说,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某天和好友聊天时谈到这个问题,她说她的童年故事,听完我不想再问这个问题了。

"阿妞,你说说是妈妈好还是爸爸好啊?"阿姨抱着我问。我记得当时像是没听见似的,自顾自地玩着手里的小玩偶。

"阿妞,阿姨问你话呢,爸爸好还是妈妈好?"我好像还是没听见似的,挣脱着,好像不喜欢阿姨抱了。

在一旁期待着我回答的妈妈见我不理会,便对我说:"阿姨问你,爸爸好还是妈妈好?阿妞怎么不说啊?"可是,妈妈的话音没落,我却哇哇地哭了起来。

她说这话时,眼里闪着泪光,仿佛还能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个午后。可能阿姨和妈妈已经不记得这件事情了,可是小小的我记得当初那种无助选择逃避的心态。

“宝宝说说,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看完这个故事,有读者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很多时候,我们问这个问题时,孩子的回答很机智,表现得情商很好。

案例一

当小鱼儿又被妈妈问"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的时候,小鱼儿乖乖地说:"妈妈好。"

"嗯,我的宝贝真乖。"妈妈听了高兴地抱起小鱼儿在她脸上亲个不停。

"你看,这是妈妈给你买的糖果。"小鱼儿开心地接过糖,吃了起来。

这时候,爸爸下班回来了。要知道,妈妈不在的时候,小鱼儿和爸爸可亲了,可是,当妈妈在的时候,小鱼儿就不敢和爸爸亲了,因为,这样妈妈就会说不喜欢小鱼儿了。

“宝宝说说,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宝宝内心本能是需要"爱"的。尤其是来自父母的爱。当父母问"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有些时候,对宝宝来讲,就仿佛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你说妈妈(爸爸)好,妈妈(爸爸)才爱你,否则就不喜欢你,不爱你了。"这会让宝宝解读到,爱是有条件的,同时,为了得到爱,她便不得不委曲求全,去迎合,去讨好,殊不知,这样的情况下,宝宝感受不到真正的爱,同时,还会因为缺少爱,而无法建立爱的能力。因此,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所体现的内容却未必简单,对宝宝的影响也是不小的。

“宝宝说说,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案例二

在一家玩具店旁,"妈妈,我要这个恐龙的玩偶!"龙龙指着架子上的玩偶说道。

"乖儿子,家里不是有一个了嘛,不要了啊。"妈妈不打算给龙龙买这个玩具。

"不,我就要!"龙龙大声说道。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妈妈有点急了。

"坏妈妈!妈妈不好,爸爸好!"龙龙大声对妈妈说。

这一下子让妈妈想起来,她和老公平时都爱问儿子"是妈妈好还是爸爸好?"儿子总是见风使舵,看到谁给买玩具了,买好吃的了,就说谁好。所以,不知不觉中,儿子成了家里的小审判官了。妈妈真有点后悔,当初不该这样问。

“宝宝说说,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现在,一个家庭中就一个宝宝,而这一个宝宝要面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成年人,他成了家庭的核心,成了小皇帝。能得到宝宝的喜爱,在宝宝那里争宠,有些时候也成为大人们的一种心理。逐渐的,宝宝会慢慢解读到,他在这个家庭中不仅很重要,而且,他可以抓住成人的"弱点",成为自己控制的手段。就像是龙龙一样,当妈妈不给买玩具时,龙龙便说,妈妈不好。因为他心里清楚,说妈妈不好,爸爸好,妈妈不开心,而为了能赢得儿子的赞赏,妈妈便不得不满足儿子的需求。

“宝宝说说,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阿妞、小鱼儿和龙龙应对父母问的那句:"宝宝说说,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采取的不同三种方式是不是似曾相识。

“宝宝说说,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反思了这个问题,背后我的心态。

第一:内心缺少爱。这样说可能很奇怪,但按我目前学习的儿童心理学等内容,貌似这个原因在我当初想问这个问题时是站得住脚的。

第二:这种问题深层次原因可能是家庭关系问题。目前我还在反思中。

最后想说的是,像我那个朋友,她是亲戚问的这个问题,可能当时那个阿姨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学会好好说话,真的很重要。

我以后都不会问宝宝这个问题以及类似的问题了。亲爱的,你有类似的经历吗?你是怎么做的呢?欢迎留言和我分享呀。最后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注:图片来源正版图库。图片与文章举例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