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P2P会不会“爆雷”,主要看这几点

尽管现在的理财产品和理财渠道都非常丰富,很多投资者却难以抉择。一方面相对于物价的增长,像存款或银行理财这类稳定产品的收益难以覆盖,达不到保值的目的,更别说增值了;另一方面,收益更高的,类似于私募、信托或P2P产品,要么起投点太高,要么风险过大。

最近国家开启了新一轮的P2P产品整顿,于是又有不少公司“爆雷”传出,成千上万投资人欲哭无泪。或许他们当初是受了业务员的忽悠,或许是经不住高收益的诱惑,如果他们能静下心来理性地了解和思考一番,也许就不会鸡飞蛋打。

一个P2P会不会“爆雷”,主要看这几点

其实,一个P2P公司“爆雷”无非是三种形式:设局者卷款潜逃、经营不善破产和违反法规被查。今天小编就分别和大家介绍介绍这三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好让大家以后再选择此类投资时有些参考依据。

一、设局者卷款潜逃。也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这类公司从一开始就没有好好经营的打算,只想收割韭菜,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它们的特点如下:

1、善于包装和宣传。他们的办公室往往在高级写字楼中,装饰得富丽堂皇;他们的公司简介着重吹嘘公司实力,包括注册资本多少、在多少个城市有多少家分公司、老板的社会头衔多么“高级”等等,都是一些虚无缥缈无从论证的东西。

有些实力的,会不惜重本掷入大幅广告宣传;实力不大的,便不断展示所谓的媒体采访。目的只有一个:你看,我们是有知名度的!

2、收益率很高。这类公司打动客户的最常用武器便是“收益率”,国家未整顿前,很多公司甚至打出了超过20%的年化收益率,现在也经常在10%以上。

正常来说,这样收益是违反常规的,因为P2P公司就是个信息中介,客户投资的钱是要给借款人的。国家规定贷款年化利率不能高于24%,很多借款人只要稍有资质,都不愿意介绍年化超过12%的产品,如果P2P公司给投资人的收益比借款人的利息还高,利润何来,怎么经营下去?

一个P2P会不会“爆雷”,主要看这几点

3、标的很虚。虚构标的似乎已经成为这类公司的惯用手段,规矩点的,虚构借款人信息,骗点小钱;胆子大的,说是什么债券转移或者P2B,然后虚构大型标的:比如什么新能源项目、健康项目、养老项目、酒店项目、旅游项目之类,再然后编出一大堆文件和数据证明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和利润价值。

如果你仔细查阅,会发现这类项目都是设点在很遥远的其他城市或很偏远的山区,不明白这样的项目有什么经营价值所在,目的无非是怕投资人实地考察而已。真有较劲的大投资者,他们会带你去一家固定“合作”项目基地考察,反正给些钱人家,说是自己的,很简单的操作。

4、架构很单一。这类公司,他们的架构非常单一,往往除了前台、行政人事,就是业务人员,因为他们只需要业务员不停地拉人投资,其他的辅助只是做戏需求而已。

于是,一件非常搞笑的事发生了:最需要风险管理部门的公司一个风控人员都没有。

一个P2P会不会“爆雷”,主要看这几点

二、经营不善破产。这是爆雷的另外一种模式,首先我们设定这类公司是老实经营,也是合法经营的,只是他们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不行,被迫倒闭了。

但是,投资者的钱一样是拿不回来的。

这类公司的特点如下:

1、标的稀少。这类公司在他们平台上可供投资者选择的标的不多,甚至一直都是那几个,挂在上面好长一段时间都未能满标。

标的是P2P公司的产品和利润来源,一个每天挂着几样商品而且一直卖不出的店铺,你觉得它的利润从何而来。

2、实力不大,背景不强。尽管很多骗子是靠包装和宣传,但是如果连包装和宣传的资金都拿不出了,这种平台也是很危险的。

为什么,因为他们对坏账的抗风险能力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当借款人出现了逾期或者坏账,平台很难通过自己弥补给投资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另外,可以通过查询,了解一下他们的背景,包括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公司),如果后面有强劲背景支撑(如国企),倒也还好,如果是孤孤零零,那就需要担心了。

3、管理混乱,专业有限。小编曾遇到一家P2P公司,管理层和内勤人员占据80%,出现了十几个人坐在办公室指挥几个人出去跑业务的奇趴现象。重点是这些坐在办公室的人,连P2P是什么,怎么运营都没几个知道,这种平台,不倒闭才怪。

一个P2P会不会“爆雷”,主要看这几点

三、违反法规被查。这类公司是爆雷大军中的“主力部队”,它们爆雷的主要原因如下:

1、非法集资。这是最常见的违法罪名,非法集资就是未经允许,通过各种手段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设置资金池。

任何P2P公司或者理财公司,都是不允许面向公众募集资金,归自己经营使用的。也就是说,要想获得投资,必须先有备案合法的标的,而且投资人的钱是不允许流入理财公司的。所以,对于那些所谓的债权转移,绝大部分都是非法集资,因为理财公司或其关联公司的债权不属于合法融资标的。

另外,就算标的与理财公司无关,如果为虚假标的,那便陷入更严重的违法行为——集资诈骗。所以我们在打算投资前,要回避那些债权转移圈套,同时核实标的真伪(最起码先看看是否在政府部门有备案,国家金融办网站可查)

2、违规宣传。国家队P2P公司的宣传有严格规定,包括不允许宣传产品、不允许承诺保本、不允许名人站台、不允许夸大业绩等等。

3、手续不全。P2P公司在正常营业期间,必须要有合法而且齐全的手续文件,包括相应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范围、P2P备案牌照、平台网站备案、银行存管协议等等。如果在手续没有办理齐全的情况下经营,随时会被查封或停业整顿,这种情况爆雷也很常见。

一个P2P会不会“爆雷”,主要看这几点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后面还有更多生活中的金融知识,都是干货,都讲人话,都能看懂,有疑问的欢迎留言讨论,下期文章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