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白衣天使纪实 一年624例危重新生儿救治 承载生命重托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对尹女士和丈夫而言,这个春天带给他们的不止是盎然的生机,还有他们充满希望的未来!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和刚出生的宝宝团聚了。

“我永远忘不了医生让我签病危通知书的那一刻,忘不了那种撕心的痛。我一定要将这面锦旗送亲手送到他们手中,感谢全体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

正月十五,绵阳四〇四医院儿科护士站传来尹女士及其丈夫的声声感谢,他们抱着刚痊愈出院的宝宝志志(化名),一同给主治医师李梦玲送上了一面印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精心护理胜似亲人”的锦旗,表达对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绵阳白衣天使纪实 一年624例危重新生儿救治 承载生命重托

争分夺秒 奋力抢救

腊月二十八,上午10点35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下简称NICU)值班医生李梦玲接到产科电话:“一名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经皮血氧饱和度只有80%,需马上转新生儿科。”李梦玲放下电话,立即通知NICU护士,准备抢救患儿!

3分钟后,患儿志志通过医院绿色通道,被快速转至NICU,李梦玲仔细检查志志,并果断下达医嘱:“上心电监护、再次清理呼吸道、正压通气、建静脉通道、准备上无创呼吸机……”护士按照医嘱熟练完成各项操作。病房内静得出奇,除了心电监护仪的“滴滴”声,只剩李梦玲下达医嘱和护士重诉医嘱的声音。经过紧张有序的治疗后,志志各项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哭声也变得有力,看到这幅场景,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稍稍松了一口气,指派专科护士24小时监测志志的病情。

绵阳白衣天使纪实 一年624例危重新生儿救治 承载生命重托

晚上10点32分,志志相关感染指标突然快速上涨,肺部感染加重,并引起了败血症、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更换抗生素,强心、限液、利尿……”NICU医生兰芙蓉立即组织医护人员抢救,并调整治疗方案。此时,与志志仅一层玻璃之隔的父母更加焦急难熬了,宝宝的一呼一吸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我们能感受到孩子父母在孩子生病时的心情,孩子就是他们的命,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兰芙蓉心中充满了责任感。

志志在NICU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相关感染指标逐渐下降,病情也慢慢好转,面色渐渐红润起来,终于在元宵节这天出院了。

坚守岗位 用心医护

志志的救治只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工作的一个缩影,春节期间,有近30名危重患儿在监护室接受积极治疗。

“有两名急诊危重新生儿,赶快返回科室参与抢救。”正月十四,接到通知的护士许春梅立即往回跑,从医院外到住院部4楼手术室,许春梅用了不到5分钟时间。“像这样接到紧急电话,赶回来加班已是常态,我们都习惯了。”由于极危重病患儿较多,NICU医护人员全部放弃春节休假时间,保持十二分精神,轮流值班,确保患儿医疗安全。

绵阳白衣天使纪实 一年624例危重新生儿救治 承载生命重托

都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新生患儿相较于其他患者更为特殊,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不适和需求,全靠护士犀利的双眼和丰富的经验及时发现问题。NICU的护士们一方面肩负着患儿抢救、治疗和监护工作,另一方面又充当“妈妈”的角色,照顾患儿日常生活,喂奶、喂药、换尿片、洗澡、按摩……各项护理工作循环往复,从未脱节。

绵阳白衣天使纪实 一年624例危重新生儿救治 承载生命重托
绵阳白衣天使纪实 一年624例危重新生儿救治 承载生命重托

“由于先天不足或者其它原因,这里成了一些宝宝来到新世界的第一个家,我们必须做好他们生命的守护神,”话音刚落,给新生患儿测完黄疸的赵兰花护士长又娴熟地为宝宝换上了尿片。

而监护室外面,一张张焦急等待的脸庞来回踱步。对患儿家属而言,玻璃房里面是他们心肝宝贝健康成长的“绿色生命岛”,虽然每天见不到宝贝们,但家属们都信任着这岛内的每位医护人员。

不忘誓言 坚守开拓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这方寸之间,有患儿父母以性命相托的信任,也有医护人员不负众望的守护与开拓。

绵阳白衣天使纪实 一年624例危重新生儿救治 承载生命重托

近年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依托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在救治危重新生儿中创新工作机制,采用“产儿联合”救治模式,即在每一位高危孕妇进行手术时,配备一名儿科医生,危重胎儿出生后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从而为新生儿提供更加可靠的医疗保障。鉴于在新生儿救治中表现出色,四〇四医院于2017年被绵阳市卫健委评为“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据了解,2018年四〇四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救治危重新生儿624例,成功救治3例孕周在28至30周,体重低于2.5斤的早期早产儿,治愈多例早产儿心力衰竭、新生儿重症肺部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危及患儿生命的重症疾病。

随着患儿数量不断增多,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成绩日益突出,这是全体医护人员用身体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最好印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