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年头岁末,怎么能少了#车榜单#栏目?(←点蓝字关注)最近,汽车小小值编辑团队策划了较之以往更加庞大的内容选题,至少包括:中国汽车保险安全指数、2018年度销量榜单和小熊油耗年度榜单的多篇内容,本文是中国汽车保险安全指数的第三篇文章。

在上期的文章中,汽车小小值为大家详细对比了昂科威、途观L、凯美瑞、雅阁、思域、奔驰C、宝马3和迈腾共8款车型的中美碰撞测试结果,详细解读了这8款车在中国的C-IASI与美国的IIHS中不同的表现。

在上期文章的评论区中,有值友针对德国车与日本车的安全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于是,小小值决定挑选大众迈腾、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这三款在合资B级车中,举足轻重的车型,针对它们的安全测试结果,进行更详细的解读。话不多说,我们首先来看下这三款车的安全测试结果: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迈腾是这三款车中表现相对较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代的迈腾是2016年7月上市的,而雅阁和凯美瑞分别是在2018年4月和2017年11月才上市的,同时,它们低配车型所标配的安全配置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对最终的测试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接下来,小小值将从受关注度最高的车内成员安全指数开始,对这三款车做一番详细的解读。

车内乘员安全指数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迈腾的整体评级为A,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仅为M评级,侧面碰撞和座椅/头枕为A评级,只有车顶强度获得G评级。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雅阁的整体评级为G,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和侧面碰撞为A评级,座椅/头枕和车顶强度获得G评级。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凯美瑞是三款车中表现最好的,不仅整体评级为G,而且四项指标均为G,与美国IIHS的测试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这点我们在上期的文章中,就有提到过。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的呢?各位值友不妨继续往下看~

中国买的车,不如美国的?这8款车的碰撞表现,为你解密__什么值得买​

post.smzdm.com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正面25%偏置碰撞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从上图不难看出,迈腾受到撞击后,损坏还是比较严重的,A柱有着较明显的形变,车轮脱落,甚至车门也已经近乎脱落,侧气囊和气帘均弹出。从数据上看,尽管迈腾的乘员舱下部没有太大的入侵,但其上部的入侵还是比较明显的,转向管柱的最大或平均侵入量在10cm-15cm之间,而A柱上铰链、上仪表盘、左下方仪表板的最大或平均侵入量则在12.5cm-17.5cm之间,最终导致其在该项目中的评级仅M。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从图上看,雅阁受到撞击后的损坏程度,要比迈腾来得略微轻一些,A柱完整,基本没有发生形变。从数据上看,其转向管柱的最大或平均侵入量<5cm,且A柱上铰链、上仪表盘、左下方仪表板的最大或平均侵入量<7.5cm。我们结合碰撞测试的数据以及图片来看,可以发现其车身并没有受到过多挤压,,乘员舱上部和下部的入侵都在安全范围之内,乘员生存空间得到较好维护。然而,由于测试车型仅配备了四个安全气囊,对车内乘客的保护尚有不足,因此其评级为A。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从图上看,凯美瑞的受损程度其实要比雅阁来得略微严重些。不过从数据上来看,凯美瑞和雅阁旗鼓相当,其转向管柱的最大或平均侵入量<5cm,且A柱上铰链、上仪表盘、左下方仪表板的最大或平均侵入量<7.5cm。小小值认为它最终能获得比雅阁高一级的G评级,主要得益于其标配更多的安全气囊,在碰撞发生后,主气囊、侧气帘及腰部气囊均顺利开启,同时还配备了膝部气囊,进一步为安全加分。

侧面碰撞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迈腾B柱与驾驶员座椅中线之间的距离为12cm,略小于12.5cm的优秀标准,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其B柱还是存在一定的形变的,也正是因此,其在该项目中的评级仅为A。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雅阁B柱与驾驶员座椅中线之间的距离为14.5cm,高于12.5cm的优秀标准,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其B柱仅存在较小的形变的,并不会对车内成员造成较大的影响。不过同样是因为安全气囊比较少的缘故,其在该项目中的评级仅获得了A。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凯美瑞B柱与驾驶员座椅中线之间的距离为15.5cm,比雅阁还要多出1cm,高于12.5cm的优秀标准,可见B柱经受住了考验,且通过侧气帘、侧气囊等安全配置保障了乘员头部安全。

车顶强度测试

迈腾的载荷-质量比为5.12,要明显高于4.00的优秀标准,所以迈腾在这一项目中毫无悬念地获得了G。

雅阁的载荷-质量比为4.16,虽然要略高于4.00的优秀标准,但这数值显然是不够理想的,因此,小小值认为,雅阁虽然在这一项目中获得了G,但它车顶强度还是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的。

凯美瑞的载荷-质量比为5.98,这成绩是三款车中最好的,要明显高于4.00的优秀标准,在首批的12款测试车型中,仅次于奔驰C级。

鞭打测试

由于雅阁和凯美瑞在鞭打测试中的成绩均为G,所以就不在这里做过多的阐述了,这里主要来说下评级为A的迈腾。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迈腾在静态环节获得了G评价,但在动态环节,因为其头枕的T1加速度达到了76g(重力加速度),超过了70g,且头枕接触时间达到了12.6ms,超过了9.5ms,所以不幸成为了第一批测试中,唯一一款在鞭打测试中获得A评价的车。这也就意味着,迈腾在车辆追尾碰撞中,头枕会对乘员颈部造成一定的损伤。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车外行人安全指数

对车外行人保护的评价主要分成两块——头型冲击和腿型冲击,它们的满分分别为24.000分和6.000分。

在腿型试验中,迈腾、雅阁、凯美瑞均取得了满分,但在头型试验中,由于迈腾上市时间要稍早些,对行人的保护也相对欠考虑些,所以它的得分也要比雅阁、凯美瑞略低一些。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车辆辅助安全指数

与碰撞测试不同,在这一项测试中,所选用的车型,均为所有搭载AEB系统中售价最低的车型。该项测试的评价工况分为 FCW 功能评价和 AEB 功能评价,FCW 功能评价包含 72km/h ±1.6km/h 的速度对静止目标车、低速目标车和减速目标车的测试工况的评价;AEB 功能评 价包含 20km/h±1km/h 和 40km/h±1km/h 对静止目标车的测试工况的评价。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在车辆辅助安全测试中,除凯美瑞在FCW方面有所丢分外,其他两款车均为双项满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看看,这三款车在五大系统(ACC、AEB、LDW、BSD、APS)方面详细的得分情况。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在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方面,雅阁的表现是这三款车中最好的,迈腾次之,它们扣分的原因主要是对静止目标识别效果不好,拥堵工况体验感较差。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同样作为日系车的凯美瑞仅获得了0.2分,基本不具备实用性。

在AEB自动制动系统和LDW车道偏离警示系统方面,迈腾、雅阁、凯美瑞三款车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分数也比较接近。

在BSD盲区监测系统方面,迈腾要领先另外两款车,凯美瑞,仅获得了5.6分,其主要是在相对速度较大的场景下表现不佳(比如90km/h超60km/h或是120km/h超60km/h的场景),雅阁更是并未搭载该系统。

在APS自动泊车系统方面,同样是迈腾的表现相对较好,但对于单边界车辆车位和标线车位识别能力仍存在优化空间,而雅阁则存在无法识别斜向车位的问题。整体而言,目前在市面上销售的绝大多数车的APS功能,都不是很完善,实用意义不大,仅可用作参考。

总结

都9102年了,你还觉得德国车一定比日本车硬?

通过以上文章,相信值友们不难发现,车辆是否够硬,对乘客与行人的保护是否足够,只和车体结构是否先进、牢固,配置的安全气囊是否充足、可靠有关,而与汽车的“国籍”没有任何关系。

同样的,汽车的主动安全性也与汽车的“国籍”毫无关系。能提升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唯一途径,便是车企能够针对汽车辅助系统所存在的缺点,及时有效地进行改良、优化。

最后,小小值想说,其实在安全测试中取得较差的成绩未必是一件坏事,只要厂商能重视汽车在测试中暴露出的问题,并付出实际行动,一定能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在之后的改款中,迈腾能否加强车体刚性,雅阁能否增加低配车型的气囊数,凯美瑞上的辅助系统能否变得更加人性化,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