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瓷工艺的代表之作,经济文化艺术的象征,唐三彩的兴衰过程

制瓷工艺是中国古代独创的一种发明。刚开始的时候在商周就出现过,经历过数千年的发展,到了东汉后期的时候就接近成熟了,后来又经过三国两晋和南北朝的进一步完善,到了唐代制瓷工艺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制瓷工艺的代表之作,经济文化艺术的象征,唐三彩的兴衰过程

唐三彩种类繁多,被称为唐代社会"百科全书"。主要用白色绿色和黄色涂胎,因此被称之为唐三彩。另外也有两彩的和四彩的,也包括蓝赭黑紫等颜色。它是在继承了汉代制瓷工艺之后,又在加深了对各种色彩的进一步认识之后经过各种实践制作而成的。唐三彩主要由白色的黏土作为胚胎后经过含有铜铁一类的含色金属作为色剂,然后在釉料加入铅助熔最后再在800度左右的温度下烧制。唐三彩的成型从头到尾经历了一个由粗到细,由少渐多的过程。

制瓷工艺的代表之作,经济文化艺术的象征,唐三彩的兴衰过程

唐三彩和其他的瓷器制作过程相差无几,主要有成型修正晾干和烘烤而成。但是唐三彩和其他瓷器的烧制又有所不同,它主要要进行两次的焙烧。第一次焙烧称之为素烧,素烧上釉之后再进行第二次焙烧,主要功效在于可以让釉陶不变形,大大的提高成品率。唐三彩种类繁多,样式各异,但是每个成品都又造型独特,象征性极强。在封建社会中,唐三彩主要用来为封建统治者陪葬当做冥器使用。

制瓷工艺的代表之作,经济文化艺术的象征,唐三彩的兴衰过程

唐三彩之所以出现,这与唐朝繁盛时期的经济文化艺术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是离不开的。在唐朝繁盛时期,由于当时厚葬风气盛行一时,使得唐三彩自从唐朝开始以后就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其是在当时的洛阳和西安等地,发展更是迅猛。在唐三彩的分类中,俑和器皿是其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器皿包含了壶瓶碗盘杯枕等各种用具,在当时包含了几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也体现出了当时经济的一片繁荣。因为盛唐时期唐朝朝廷与域外各方的联系日益紧密,因此唐三彩受域外各国的影响也很大。成型的瓷器中,有的不仅仅只能体现唐朝当时的经济文化,也能反映出域外各邦国的社会生活,同时,也能映射出当时中国与外国的联系情况。

制瓷工艺的代表之作,经济文化艺术的象征,唐三彩的兴衰过程

唐朝后期"安史之乱"发生以后,大唐盛世从此不再,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都大不如前,从此以后,大唐王朝走向了国力的下坡路,由于国力的日渐衰弱,社会中的很多风气大不如前,陪葬之风更是如此,陪葬之风大不如从前兴盛,自此以后,风靡当时的唐三彩随之滑落,唐三彩自此开始衰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