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骂,聪明家长这样陪写作业,孩子想磨蹭都难

不吼不骂,聪明家长这样陪写作业,孩子想磨蹭都难

开学了,家长们又面露愁容了。因为他们将面临最大的挑战:陪娃写作业。

孩子们作业堆积如山,考验的却是无辜的家长。

每次陪娃写作业,都有种火冒三丈、百死百生的感觉。

孩子写一道数学题,上了3趟厕所;

一个简单的拼读,你整整教了2个小时,结果娃还是读错了;

你想克制自己的情绪,一看娃潦草的字迹,再也控制不住。

于是,你排山倒海,对娃大吼大叫:

麻烦你动动脑子,这个字是这样写的吗?

你怎么这么笨啊!

我怎么能生出你这样的儿子啊……

不吼不骂,聪明家长这样陪写作业,孩子想磨蹭都难


不吼不骂,聪明家长这样陪写作业,孩子想磨蹭都难


不吼不骂,聪明家长这样陪写作业,孩子想磨蹭都难


不吼不骂,聪明家长这样陪写作业,孩子想磨蹭都难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爸妈:一辅导娃作业,必定大吼大叫,气到跳脚。

每每辅导娃作业,你们都有种“恨铁不成钢”“咬牙切齿”的仇恨感。

陪娃写作业,除了吼,家长还能怎么做呢?

一、提前准备,节省时间

洋洋在家做作业之前准备文具也是很混乱。每次等到写错了,才发现没有准备橡皮;铅笔折断了,才发现没有准备削笔刀,一会儿拿这个一会儿拿那个,这中间磨磨蹭蹭就花去好多时间。

这是一个写作业条理性比较差的典型案例。写作业时不知道有什么作业,文具准备不齐全,对各科作业的先后顺序没有条理……这样写作业当然慢了!

不吼不骂,聪明家长这样陪写作业,孩子想磨蹭都难

对策:

对于洋洋的情况,父母要教会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让孩子自己动手安排自己的事务,甚至可以让孩子帮忙父母做点家务,这样孩子就慢慢学会规划和条理。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 100% 理论。世界上许多事情都遵循 100% 理论,如果我们有 20% 不做,孩子就能完成 20%,如果我们有 80% 不做,孩子就能做80%。

如果父母都帮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长机会实际上就被父母剥夺了。当然,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指导孩子做事的顺序和条理。

二、少用橡皮擦,不追求完美

蒙蒙是个二年级的女孩子,作业工整,成绩优秀。缺点就是写作业慢,写的字稍微有一点点不整齐或者不干净的地方,她就马上擦掉重写,所以花的时间就长了。

蒙蒙是天生的“完美主义者”。但是有些孩子写作业慢却是父母们训练出来的,许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完美的,样样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

比如作业:即使有一丁点儿不好的地方,父母都严格要求孩子改好写工整,这样要求的最终结果,不是孩子写作业慢就是对学习害怕。

不吼不骂,聪明家长这样陪写作业,孩子想磨蹭都难

对策:

对于这种喜欢使用橡皮不停地擦来擦去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橡皮综合症”。原因是孩子学习压力大,心情焦虑,怕出错。对患有“橡皮综合症”的孩子,父母不要过多指责,也不要用打骂来纠正其不良行为,而要用奖励手段进行强化训练来达到目的。

孩子做作业时尽量少用橡皮,如果作业本保持清洁、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准确地写好字,就有一定奖励。如果孩子离不开橡皮,家长最好把橡皮没收,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依恋橡皮的坏习惯往往会逐渐得到纠正。

三、提前示范,一次完成

萌萌刚上一年级时,确实会经常出现有些字或者字母不知如何下笔的情况,想了半天都还没开始写作业。

不吼不骂,聪明家长这样陪写作业,孩子想磨蹭都难

对策:

爸爸妈妈的指导,最好在孩子开始写作业时一次性完成,而不是在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随时提醒“笔顺不对”、“写错了”。

比如孩子今天要写五个生字,每个字写五遍,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每个字都先写一遍,如果笔顺没有问题,就让孩子继续写下去。

如果有问题,爸爸妈妈就集中示范一下,再让孩子写一遍,确认孩子会写之后,这项工作就完成了。

让孩子一开始就掌握正确的方法,比让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错误、重复改正,要高效得多,对孩子的提高也更有帮助。

如果我们时刻在旁边判断对错,孩子会形成依赖心理,“反正爸爸妈妈盯着呢,我没写对,大人会告诉我。”这样,孩子自己的投入程度就会降低,对作业质量的要求也会降低。

爸爸妈妈可以尝试把指出作业中的错误、辅导孩子改正的工作,放到孩子完成作业、爸爸妈妈按照老师要求帮助检查的环节一次性完成。

孩子不被打扰,会写得更快更专注,爸爸妈妈也可以不用时刻盯着孩子,从而把陪写作业的时间,变成自己可以安静阅读或者做其他小事的时间。

四、多动手,少动嘴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时:嘴巴不闲、全程喊来喊去、骂骂咧咧。

孩子每写一字,每做一题,家长就开始叽里呱啦,叨个没完:

“这一撇咋就这么难看?”

“腰挺直……”

“又错,你怎么不想好再写”

孩子稍稍停顿,就河东狮吼:“现在几点啦,你想拖到什么时候……”

我们可以想象孩子在这种紧张、焦虑的氛围中,他还能静下心来写作业吗?这个时候,家长再怎么说教,他是听不进去的,也是改不过来的。

不吼不骂,聪明家长这样陪写作业,孩子想磨蹭都难

对策:

建议做法是,我们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多动手,少动嘴。

看见孩子写错的时候、不认真的时候,不要张嘴批评他,而是“用手惩罚”他。

孩子作业写完的时候,我们检查时不要噼里啪啦说一堆,直接用铅笔圈出来,打一个小“x”,然后再把作业还给孩子,让他自己接着改正。

孩子坐姿不正确,我们直接用手把他的肩膀掰直,然后不松手,时间久了,他自己就能够感到来自肩膀上的压力,自然也就不会驼背了。

我们只对孩子喊“把背挺直”,但是手上却没有一点行动的意思,孩子又怎么会儿听我们的呢?越是责骂、数落孩子,越会加重他的坏习惯。

五、定时训练,整点结束

孩子早早就放学回家,忙完该忙的,孩子很快就开始写作业了。

可是即使是这样,孩子还是花了好几个小时写了作业,不仅效率不高,而且错误率还很高。

不吼不骂,聪明家长这样陪写作业,孩子想磨蹭都难

对策:

当孩子放学时,我们一定和Ta聊几分钟,了解三个问题:

1. 今天各科作业的量有多少?

2. 作业分为几个等级?(一等作业是指类似抄写生词之类的简单作业,二等作业是需要思考的作业,三等作业是指背诵单词、课文等)

3. 今天计划不同等级的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孩子自己说一个时间,比如,今天的作业在十点写完,那么十点后,我们就要催促孩子刷牙洗脸睡觉,一分钟都不能耽误。

让孩子明白“约定的时间不能轻易改变”,当他因为作业没完成而受到批评后,自己就知道赶紧写完了。

我们不停地提醒、催促,会让孩子有一种“反正有的是时间”的错觉,自然就会拖拖拉拉。

需要提醒爸爸妈妈们的是,和孩子“约定时间”,是用商量的办法,就是和孩子讨论他每天的作业有多少、需要用多长时间、他觉得什么时间写可以在正常的洗漱和上床睡觉时间前写完。

同时也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希望他不要开始得太晚、必须保证不影响准时上床睡觉。

六、减少无关动作,进行专注力训练

很多父母一定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孩子写作业时总是东看西看,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吃铅笔,一会儿咬手指,注意力不集中;

老师也反应小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还经常调皮捣乱,一会儿拽别人的头发,一会儿拉别人的衣服。

这个属于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这些孩子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时间一般在 15—20 分钟左右,如果让他们连续做作业超过 20 分钟,他就会走神,如果写一个字走神 5 分钟,作业当然就拖拖拉拉了。

不吼不骂,聪明家长这样陪写作业,孩子想磨蹭都难

对策:

▲作业分段。

先了解孩子当天的作业量,然后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如完成得好可以给予奖励。如果作业太多,可以把作业分割成两个或三个阶段。

如第一次规定做 15 分钟,之后休息一会,然后再规定一个 15 分钟,再休息。当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之后,往后所定时间就可以慢慢延长,等养成高度集中学习的好习惯时就不用再分割时间了。

▲要为孩子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

孩子学习的地方要简洁、整齐,尤其是书桌,准备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但不要堆放玩具等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东西。

孩子学习的环境还要安静,不要在孩子学习时,中途为了关心孩子,又为孩子送水果,倒水,这其实也是在干扰孩子。

不吼不骂,聪明家长这样陪写作业,孩子想磨蹭都难

▲训练注意力本身。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的特点。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这是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还处在发育当中。

因此,对于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可进行一定的训练,以提高注意力。我现举具体操作方法给大家作参考。

买一些智力训练的书,每天坚持做练习。

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她报出来。

等等。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做对给红五星奖励或打分。

训练听力注意力。

每天给孩子读一篇文章,读完后要他回答书中的问题,长期坚持就会提高孩子的听力注意力。

或者由家长给孩子念一组数字,或一组词语,让孩子正背或者倒背出来,逐渐增加数字和词语的长度,这个游戏不仅能训练注意力,还训练了孩子的记忆力。

还可以每天回来追问一下每天上课的内容,让孩子把每天每节课的内容复述给家长们听,这样也能无形中养成孩子上课认真听课的习惯。

七、孩子求助,快速响应

如果孩子写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求助于大人,陪在一边的爸爸妈妈要快速反应,马上提供帮助,不能说“等会儿”、“我正忙着呢”。

大人这么说,孩子很可能就会停下来,一直等着大人来辅导或者帮忙,写作业的时间自然就会延长。

对策:

这个“快速响应”的意思是我们要及时回应孩子,而不是马上替他们解决问题。

不吼不骂,聪明家长这样陪写作业,孩子想磨蹭都难

如果孩子处于低年级,遇见问题,我们可以稍微给些提示,而不是风风火火替孩子完成。

如果孩子处于中年级,遇见问题,我们可以假意帮孩子看一下,然后说自己也不会,让他自己想。

如果孩子处于高年级,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遇见不会的题要自己解决,如果实在不会就先攒起来,等所有作业全部完成后再看这些难题。

在小学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培养孩子认真写作业、认真阅读的习惯至关重要。

好习惯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家长一定不要操之过急,破坏了孩子的天性。

如果父母能做到不吼不叫,有条有理地去指导孩子写作业,孩子一定也能慢慢养成自己的良好习惯。

如果父母本身也热爱阅读,长此以往,孩子耳濡目染,也一定会跟父母一样,能潜下心来好好阅读。

加油,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