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茶 碧螺春的傳說

  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其成品茶葉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洞庭碧螺春的前身是產於西山水月寺的水月茶,又稱小青茶。

小青茶 碧螺春的傳說

紅綠夢 碧螺春的傳說

  據《太湖備考》等史志記載,清康熙三十八年(1669)四月,康熙南巡至浙江回京,途經蘇州,江蘇巡撫宋輝以洞庭“嚇煞人香”茶進獻,康熙飲後大加讚賞,因其茶“清湯碧綠,外形如螺,採製早春”,故而賜名為“碧螺春”。自此,碧螺春每年進貢朝廷,名揚天下。

  關於碧螺春名稱的來歷民間另有說法。

  很早以前,東洞庭莫釐峰上有一種奇異的香氣,人們誤認為有妖精作祟,不敢上山。一天,有位膽大勇敢、個性倔強的姑娘去莫釐峰砍柴,行至半山腰,聞到一股清香,也感驚奇,就朝山頂觀看,看來看去並沒有發現什麼奇異怪物。心想何不上去探個究竟?於是,爬上懸崖來到峰頂,卻見在石縫裡長著幾株綠油油的茶樹,陣陣香味似乎是從樹上發出來的。她走近茶樹,採摘了一些芽葉揣在懷裡,就下山了,誰知一路走,懷裡散發的茶香愈來愈濃,這異香薰得她如痴似醉。

小青茶 碧螺春的傳說

紅綠夢 碧螺春的傳說

  回到家,站娘又累又,就把懷裡的茶葉取了出來,這不打緊,但覺滿屋芬芳,姑娘娘大叫:“嚇煞人哉!嚇煞人哉!”邊說邊撮了些芽葉泡上一杯喝了起來。只覺碗到嘴邊,香沁心脾,一口下嚥,滿滿口芳香;二口下嚥,喉潤頭清:三口下嚥,疲勞消除。姑娘喜出望外,決心把寶貝茶樹移回家來栽種。

  第二天一早,她帶上鋤頭,上山把小茶樹挖了出來,並移植在西洞庭的石山腳下,精心培育。幾年以後,茶樹長得枝壯葉茂,茶樹散發出來的香氣,吸引了遠近鄉鄰,姑娘用採下的芽葉泡茶招待大家,但見這芽葉滿身茸毛,香濃味爽,令鄉親讚不絕口,好奇地問是何茶,姑娘隨隨口答曰嚇煞人香。”從此,嚇煞人香茶,漸漸被更多的人引種繁殖,遍佈了整個洞庭西山、東山,隨採製加工技術的逐步提高形成了現今具“一嫩三鮮”(即芽葉嫩,色、香、味鮮),形似螺旋,滿披茸毛的碧螺春茶。

小青茶 碧螺春的傳說

紅綠夢 碧螺春的傳說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已有1千多年曆史,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