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改變,是扭轉親子關係的鑰匙——親子營答家長問

家长改变,是扭转亲子关系的钥匙——亲子营答家长问 || 渡过

3月15日,“渡過”第三期親子共訓營將在深圳開營,目前報名進入尾聲。

我們發現,每次親子營報名,家長的困惑和疑慮是相似的。由此,我們請營地的主要負責人馬龍、鄒峰就家長最常見的問題集中作出回應,釋疑解惑。

接下來一年,親子營計劃在蘇州、北京、內蒙古、廣西、四川等地開辦。歡迎更多新朋友與我們相聚!

家長

我們想來親子營,但孩子就是不願意來。我們還要不要來呢?

馬龍

關於親子營,很多家長有個認知誤區,認為孩子不來,家長也不來了。其實親子營對於家長改變認知、為孩子營造康復環境更重要。

鄒峰

對。一開始,我們的目標是改變孩子。後來我們深入問題根本,發現親子關係、夫妻關係的轉變,才是孩子康復的關鍵。

現在我們基本明確了親子營的目標:孩子重點是來放鬆,來交朋友;家長重點是來學習,來改變。

所以,親子營的課程80%是為家長設計的。

家長

之前親子營也有這樣的家庭嗎?

鄒峰

每次都有4、5個家庭(四分之一左右)是隻有家長來。他們的反饋非常好。

我來分享一個故事,媽媽單獨來參加親子營,結束後她覺得自己更理解女兒,把她的感悟發給女兒。女兒看了,很難得地和她說了心裡話。那一刻她淚如雨下。

家長

只是家長來,會有哪些收穫?

馬龍

主要有三點:

1、理性上充分理解抑鬱。

家長對疾病的理解有限,對孩子的行為會有誤判,不僅做無用功,還進一步觸怒孩子,孩子就在疾病中越陷越深。

例如一個父親對兒子很失望,總斥責他沒有責任心,最後兒子反而更排斥父親。

親子營裡有醫生、康復者、患者,一起從不同角度給家長介紹抑鬱症,讓家長對孩子的行為判斷更準確,從而更科學地應對。

2、感性上,家長當面交流更充分。在這裡,家長可以親身體會別人訴說自己的故事,可以感受到別的家長的情緒,觀察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這比線上交流充分得多,體會也更深。

3、給家長相對完整的解決方案。我們會給家長介紹醫學方面的對策、如何營造家庭環境、陪伴孩子的方法。這些都非常實用。

我來舉個例子吧。有一對夫妻,跟孩子關係非常緊張,可以說是一個屋簷下老死不相往來。

孩子沉溺遊戲,白天睡覺,晚上12點起床,早上6點睡覺,跟父母幾個月見不到面。父母很難受。

孩子不願來親子營,夫妻自己來。我觀察到,在聽課或者聽分享的時候,這個母親一直在流淚。她很有共鳴,也很懊悔。她後來跟我說,她學到了跟孩子相處的正確方法。

回去後,這個媽媽跟孩子一起學著打遊戲。兩個人開始有交流,但暫時侷限於遊戲。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孩子開始不避諱人,自由出入客廳,可以和父母一起吃飯。

家長

那其實孩子沒有必要來?

馬龍

如果一家三口都能來是最好的,但如果孩子來不了,父母來效果也很好。

鄒峰

根據我的經驗,孩子的收穫因人而異。生病的孩子早上起不來,或者因為注意力難以集中,很難聽完課程。我們發現,孩子對活動更感興趣。所以這次深圳營就安排了更多針對孩子的活動。

另外,孩子如果來,也會有很多收穫。最大的一個收穫是交朋友。他們本來在學校裡是少數,又休學在家,非常孤獨。在這裡,都是他們的同類人,可以卸下負擔,互相理解,和大家玩到一起。

還有,親子營是他們展現自我的舞臺,能獲得成就感。一個高一休學兩年的女孩,攝影大賽拍了路邊一個安全套售賣機。分享照片的時候,她上來即興演講,從人類的繁衍講起,到女性生產的痛苦,母愛的偉大。然後她講婚姻制度的誕生,最後提到安全套,說它體現了人類的責任感,是文明的產物。演講完,全場喝彩。

杭州的吐槽大會就是最好的例子。孩子們非常積極,充滿歡笑和淚水,夜裡12點都遲遲不肯走。

一個孩子上來第一句話就是,“我是不會原諒他們的。”他講了很多小時候被罵被打的事。

有兩個孩子說,他們父母都曾經讓他們“滾出去”。“我爸還塞給我一個枕頭,讓我睡馬路。”“我媽比你爸強一點,塞給我一件羽絨衣。”

有個女孩分享心事,說“我現在太胖了,我最輕的時候只有85斤”,結果一個男孩說,“我最輕的時候就6斤”,引得鬨堂大笑。

家長

那如果家長自己來,我一個人來,還是夫妻都來更好?

鄒峰

很多孩子出問題的家庭,都是夫妻相處模式,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問題。家長來到訓練營,互相交流,可以發現問題,找到改進的方向。

給大家說個案例,媒體後來也報道了。妻子比較自卑,總覺得老公從沒愛過她,婚後不和,“家裡一直沒有歡聲笑語,更別說愛的流動。”

我給他們夫妻做諮詢,她與老公背對而坐,我就說:“你們應該學會牽起彼此的手。”

第二天,攝影師來拍照,結婚20多年來,老公第一次主動牽起她的手,兩個人拍了一張照。

家長

我們來參加前需要做什麼準備?

鄒峰

沒有什麼特別的,家長準備好來改變自己,孩子準備好來放鬆。

馬龍

親子營一般有很多戶外活動。需要準備一些裝備,例如寬鬆的運動衣褲,一雙登山鞋,一雙運動鞋。

家長

萬一孩子來了,但不想參加活動怎麼辦?

鄒峰

這個問題其實體現了家長的焦慮。我覺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次機會——讓家長實踐如何放下。

在杭州有這樣一對母女,女兒早上起不來,媽媽叫女兒起床非常頭疼,非常焦慮,怕白來了。

我有一天見到這個女兒,跟她聊天,女兒非常善於表達,彬彬有禮。但是媽媽一過來,她就蔫了。

我建議母親讓女兒自己管理吃藥,她疑慮重重地嘗試了。結果媽媽一旦放下,女兒變化明顯。當天女兒就來上課,諮詢藥物的知識。還跟人侃侃而談。

我最近了解到,女兒的近況越來越好,在家可以看書了。

馬龍

另外,我們也為了吸引孩子參加活動,做了創新,設計了很多充滿樂趣的活動。例如生日趴體,沙灘音樂會,戶外運動。

而且這次我們把30個家庭分成三個班,分別設置班主任和助理,及時瞭解孩子的信息,儘可能保證每個人都參與進來。

家長

如果孩子在活動期間發生意外怎麼辦?

馬龍

不用擔心,室內活動基本沒有問題。所有室外活動場地都提前勘探規劃。參加戶外活動按班級配備人員看護。

鄒峰

同伴之間也很安全。得病的孩子都非常善良,也很乖。

之前營地只有一次發生了一點插曲,大家在找一個男孩子,後來發現他躲在別的同伴房間玩遊戲。

家长改变,是扭转亲子关系的钥匙——亲子营答家长问 || 渡过
家长改变,是扭转亲子关系的钥匙——亲子营答家长问 || 渡过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精彩回顧

《20個抑鬱休學少年家庭“這個戰場血流成河”》

【啟事】面朝大海——“渡過”深圳親子營招生

【啟事】“渡過”首期復學營長春基地招生

關於“渡過”

精神障礙患者互助康復社區

本公號圖片除註明外皆由張進所攝。

未經同意禁止商業應用。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內容,掃碼關注

經典欄目“名醫專欄”點擊這裡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