璦瑅文化沙龍|從二千年國民之變化 尋找“新”中國精神

脈搏藝術網訊:2018年12月15日下午,由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務中心與璦瑅空間聯合主辦的璦瑅茶座文化沙龍活動第13期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

二千年來中國國民之變化(《戊戌寒冬,夢迴唐朝》)”為主題,來自教育、文化藝術、媒體、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的嘉賓以及北京市民革祖國統一專委會、朝陽民革、西城民革祖國統一專委會代表參與了活動。

璦瑅文化沙龍|從二千年國民之變化 尋找“新”中國精神

十三期璦瑅茶座活動嘉賓合影

璦瑅茶座13期活動首次以對話訪談形式開展,沙龍主分享嘉賓文化學者劉利民先生以追溯中國(唐代)的國民精神,緬懷青春怒放的時代。引導嘉賓尋找國民精神的光點,並祈望這些光點將會再次閃耀中國的天空,照亮未來中國之路!

劉利民先生認為:唐朝書寫了中國歷史最燦爛的傳奇,我們看見一個強大、自信、包容的國家崛起;看見一個堅韌、智慧、勇敢的民族身影。在那個時代,將軍英勇、官員廉潔、詩人高遠、君王有為、思想者暢所欲言,他們合力建設了一個強大的國家,以至於文弱的書生也無所畏懼。盛唐的君臣與子民,不僅相信自己,也相信自己的敵人,相信自己能夠做到四海歸心,無須為自己、為國家的安全擔心。那份自信,可以說是百無禁忌。從唐朝的自信與開放,延伸到40年前的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的目的,不只是讓國民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外邦貨品,以及所謂的與國際接軌(國際化),而是能夠培養政府的氣魄與全體國民的自信。中國國民之自信,是擁有蓬勃開放、兼容幷包的胸襟,中國國民之精神是追求獨立人格、自由思想、以德為先、不屈從權勢的大丈夫精神

璦瑅文化沙龍|從二千年國民之變化 尋找“新”中國精神

文化學者 劉利民

活動中,嘉賓們圍繞如何使中國再現昔日的光榮與夢想、如何樹立真正的大國自信等話題進行了交流討論。

北京大學特聘議事規則講師魏立憲認為:“古代開會不叫“開會”,而叫“朝會”和“集議”。古代皇帝如果想就某件國家大事與群臣討論,一般會通過上朝開會的方式進行。在中國歷史上其實不曾有過真正的會議規則與明文的會議制度建設。史上的會議,開的好壞,全憑皇帝及少數權臣的素養、人品等。“中國製度史”恢弘龐大,卻沒有會議規則與制度。不管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什麼“朝會”、“集議”、“廷議”、“大朝會”,究其本質都是“朝議”:皇帝高高在上,下列群臣,按職位高低依次排開,在召集會議、發言辯論、表決等方面沒有絲毫的平權,它是按照權力的大小來決定“議事權(利)”的大小,無論以何名目出現,都是集\極權式的會議,同分權式的民主會議(協商會議)有本質的不同,這是中國幾千年以來在會議形態上一直停滯不前、原地打轉的根本原因所在。近代意義的“議事規則”要求每一位與會者的發言權、辯論權和表決權(包括召集會議的權利)是平等的。我希望,

中華民族“學議學”、漢語民族“會議事”、龍的傳人“講規則”,以自己獨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成為新中國人,才能找到新的國民精神。

璦瑅文化沙龍|從二千年國民之變化 尋找“新”中國精神

北京大學特聘議事規則講師魏立憲

以文化歷史為主題的璦瑅茶座活動已連續舉辦13期,陸續獲得了文化藝術、教育、媒體、企業界人士的肯定。活動現場,璦瑅空間聯合創始人覃研女士介紹了璦瑅空間與融愛傳媒在2019年聯合啟動的公益傳播項目“大國小民—70位小公益人匿名口述訪談”。

“2019年是建國70週年,璦瑅空間將與融愛傳媒共同尋找70位公益圈的“無名之輩”,傾聽他們的聲音,希望曾經或者正在與公益發生緊密聯繫的“大國小民”進入大眾的視野。在大歷史中,社會的進步、文明的躍遷,總會記錄引領者的名字,但璦瑅相信,無名之輩也是人類文明進步不可或缺的力量。璦瑅空間一直是斯文精神的守護者,是社會道德的捍衛者,璦瑅的創始人團隊曾經都是專業媒體從業人員,這一次我們以獨立採訪人、獨立訪談機構的身份出現,拒絕有償新聞、拒絕軟文包裝、希望推動這樣一個有意義的系列傳播活動。公益領域基層從業者反映的問題,折射出的現象,也是當前社會的問題。希望公益領域的朋友主動與我們聯繫,參與這個訪談調研活動,共同推動社會進步。”

璦瑅文化沙龍|從二千年國民之變化 尋找“新”中國精神

沙龍活動現場照片

璦瑅空間是在喧囂城市之中建立的中式生活美學文化客廳,這裡將茶、琴、書、花、藝、學融入生活當中,也一直是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的社交空間。璦瑅茶座連續舉辦了13期,在回望歷史的過程中,為思想培育市場,為社會傳遞正能量。希望以不同的視角解讀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同時引發更多人對當今社會問題的思考。

四十年前的寒冬,改革與開放,讓東方的大國再度崛起,在經濟繁榮、物質充裕之後,人們開始尋找大國的自信,尋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曾有多位學者表達過憂慮:社會道德體系的解體,人文精神的式微,是中國再現昔日的光榮與夢想的主要障礙。我們相信,只要一個社會的思想與知識精英群體不甘沉淪,那麼即使斯文式微,一樣可以立地新生。精英群體的衰敗,為國家民族造成的顛覆性災難將遠遠比權勢階層任何形式的物質腐敗都更為致命。“新”的中國,需要“新”中國人,只有“新”的中國人,可以憑藉自己的才能使國家走向繁榮,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使國家的明天更好!“新”中國人的自信,來自於內心生髮出的萬物與我平等的尊嚴、悲天憫人的胸襟、獨立於世的人格,來自於對自由無畏的探索,對現實客觀存在的質疑與反思。

40年的改革開放,讓我們成功躋身世界強國之列,當古老的大國,無限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央,我們需要的不再是物質的充盈,而是找回自己的精神家園、找回斯文之精神。希望“四個現代化”實現之後、中華文化也在涅槃後重生;期待未來的中國,在人文精神上,成為“地球家”不同種族、不同膚色居民傾心愛慕、誠摯學習、溫暖而強大的“新”中國。

璦瑅文化沙龍|從二千年國民之變化 尋找“新”中國精神


璦瑅文化沙龍|從二千年國民之變化 尋找“新”中國精神

幸福家和璦瑅空間舉辦持續性系列文化沙龍活動,希望在文明衝突到來之際,以文化的滋養彌合各方見解的不同、提升整個社會的政治文化素養。斯文於此,是我們對每一位同仁信守的承諾;克己復禮,是我們同路而行的道德準則;不同而和,是我們對大同世界最美好期待!

本次活動中,脈搏藝術網給予了大力支持。書藝公社創始人、書法家李陽向璦瑅空間贈送了書法作品。

璦瑅文化沙龍|從二千年國民之變化 尋找“新”中國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