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来源:战争史(ID:warhistory)

1976年,亳县城南郊元宝坑发现了一处大型东汉墓葬。根据史书记载,曹操的故乡是沛国谯县,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经过考察,考古学家们惊喜的发现,这些墓葬的主人竟全都是曹操的亲戚。

也就是说,考古学家挖到了曹操的宗族墓。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根据考察和辨认,学者们发现了曹操祖父——曹腾的墓。

众所周知,曹腾是东汉大宦官,官拜大长秋,而且还得到了封侯之赏,并振兴了曹氏一族。

其后,曹腾收养了族子曹嵩,曹嵩长大后花巨资买到了三公之职,为曹操后世的发迹打下了基础。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更为有趣的是,学者在曹氏宗族墓中,发现了大量刻满汉字的石砖。

而这些汉字多是修筑坟墓的工人留下的。

按照现代的语言解释,就是“涂鸦”。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在砖头上,工人们刻下了自己的辛苦,也刻下了自己的仇恨,其中不乏“反动标语”。

在这些充满仇恨意味的砖头,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仓天乃死”字砖。

这块砖上一共刻了26个字,有些字已经看不清: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王复汝使瑛作此大壁, 但冤, 珑人不知也。但搏汝属, 仓天乃死,当亩( ? )老( ? )。

虽然字有残缺,仍能释读出刻砖工人的愤恨。

王复,或许是工头,逼迫一共叫瑛的工人为曹氏修坟。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瑛含冤不白,发誓要让欺压他的人付出代价。其中,“仓天乃死”四字最让人印象深刻,也最出人意料。

大家都知道,黄巾起义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几乎摧毁东汉的黄巾起义爆发于公元184年,而这座坟修筑于公元170年。

很显然,“仓天乃死”代表着黄巾起义早在十多年前已在策划,着实让人想不到。

我们可以想象,这位叫做瑛的工人,是太平道的信徒。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他被工头王复以及曹氏豪强抓去修筑坟墓,每日劳苦不止,却拿不到哪怕是一文钱的工钱。

因此,他暗地里刻下了这条“反动标语”,1000多年来,谁也没发现。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除了这条“反动标语”外,许多工人也暗自在砖头上,刻下了对曹氏宗族的愤恨。

有人甚至还在一块砖头上刻下一首五言诗:

“ 人谓壁作乐, 作壁正独苦, 却来却行壁, 反是怒皇天。”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翻译过来就是,墓主以为作“壁”可以为他营造地下天堂, 但反而要触怒皇天, 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根据史书记载,宦官是东汉时期最腐朽、最反动的豪强群体。

他们“富而无知”,纵容亲族在地方上欺男霸女,强占良田,肆意地掠夺民脂民膏。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从工人们的抱怨中,我们可以得知,史书确实没有说错,宦官就是个招人恨的群体。

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得出结论。

至少在汉灵帝年间,东汉就已经丧尽了民心。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因为在汉灵帝时期,宦官势力最为猖獗,因而人民在此时也最痛苦。

于是,他们纷纷投入到张角兄弟的帐下,一场大规模的起义终于在14年后爆发。

从这块砖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曹魏已经有了取代东汉的民意基础。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然而有趣的是,信仰太平道的工人虽然仇恨有宦官背景的曹氏宗族,但似乎并不仇恨曹操。

相反,这些宗教狂热分子反而将曹操当成了救世主——黄天的代表。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初平三年(192年)十二月,曹操俘获数十万青州黄巾军,并选其精壮加入自己的部队,建立了强悍的青州兵。

为了更好的统领这伙道教徒,曹操也开始以“道”自居,甚至还被称为“真人”,俨然成了“张角第二”。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其后,曹操进攻汉中张鲁,而张鲁却不战而降。

他甚至说:“我宁愿为曹公的附属,也不为刘备的座上客!”

张鲁之所以厚曹薄刘,很大程度因为他是天师道的信徒,与曹操有共同的信仰。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其后,张鲁和数万户天师道信徒徙居三辅(长安、洛阳、邺城),使天师道从汉中传播到中原,使其成为中国道教的主流教派。

曹操之所以利用和培植道教,山东大学姜生教授对此曾一针见血地说:

曹操有意收编太平道、抚接天师道势力,目的皆在暗争"天命"。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曹操接受"真人"之号,具有同样的宗教政治内涵。

曹操一生所经营之"天命在吾"的魏氏圣化大业,随曹丕黄初元年受禅而得实现。

已加冕为魏王的曹操曾说:“若天命在吾,吾愿做周文王”。

曹操故里出土古砖,砖上四字出人意料,学者:难怪曹魏能取代汉朝

可以看出,当时曹操志得意满,以为自己已经得到了天命,足以取代汉朝。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而他的“天命”自动转移到曹丕身上。

最终,曹丕代汉称帝,建年号“黄初”,很显然曹丕也是以“黄天自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