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压岁钱怎么给?是困扰很多人的难题,这一家的经验值得参考

快过年了,您怎样看待给孩子压岁钱的现象?这种给钱的方式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没有影响?

压岁钱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和旧社会,更多是一种给孩子压住邪祟、保平安的寓意,寄托了老百姓对孩子的美好愿望。不过在当下社会的金钱意识的影响下,确实有很多压岁钱变成了一种变相的社交手段、攀比的方式、人情的往来,令人不堪其扰。

孩子的压岁钱怎么给?是困扰很多人的难题,这一家的经验值得参考

作为在广东生活了近20年的湖南人,对于压岁钱、红包的问题,深有感触。

广东的利是文化我认为是非常棒的,不管是结婚红白喜事的随礼,还是过年期间给孩子、未成年的利是封,都没有金额的限制,更看重的是一个好意头,没有攀比,红包往往是折一个角代表收到了,又原样退还,过年给孩子的利是封通常就5-20元左右的一个小红包,孩子也开心,大人也不用觉得有多大的经济压力,对于孩子而言,不至于一下收到太多的钱,不会给孩子太多的期盼和念想。

但是湖南的红包和压岁钱氛围则跟很多省份一样,攀比的情况挺严重的,一般的结婚、满月、百日之类的酒宴,亲戚之间的红包至少是三位数起步,如果过年带着孩子回老家,往往都是200+一个的压岁钱红包塞给孩子,不收还不行,我们又没有包红包的习惯,所以现在过年都不敢回湖南了,不是给不起,是不想欠这么多人情。

孩子的压岁钱怎么给?是困扰很多人的难题,这一家的经验值得参考

对于压岁钱的问题,我们家是这么处理的。

一方面我们从小跟大女儿进行一定的金钱观和财商方面的教育,每个月会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30-50元),让孩子在需要支配资金的时候能够有较为充裕自由度,对钱的使用开始进行判断,哪些钱可以花,哪些需要慎重,我们会给一定的建议,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对于压岁钱,我们很明确的告诉孩子,别人给的压岁钱,爸爸妈妈都要还礼的,只是一种礼貌往来的心意,而且这些钱我们要存起来给你以后读私立中学、上大学用的,只有爸爸妈妈过年的时候给你的200元压岁钱是可以由你自己支配的,直到去年孩子11岁了,我们才放开说爷爷奶奶给的200元压岁钱也可以由你自己支配,以满足孩子慢慢放大的资金要求。

现在孩子对于钱的支配还是很谨慎的,几乎不乱花钱,除非看上自己喜欢的小物件,或者给妈妈、老师、爷爷奶奶买礼物之类的,大部分的钱都存下来了,之前不肯存银行,担心钱存到银行就没了(孩子还是只有实物的观念),我给孩子做了很多经济知识方面的分享,告诉她存到银行可以有利息,而且爸爸会奖励她的储蓄行为,每年年底会再给她存款的2%的钱作为储蓄奖励,小姑娘才同意了。

孩子的压岁钱怎么给?是困扰很多人的难题,这一家的经验值得参考

至于压岁钱对于孩子的成长有没有影响,我认为完全取决于家长对待孩子的金钱观、财商培养的理念,如果任由孩子自行支配巨额的压岁钱,不做任何指引、教育和管控的话,确实容易给孩子带来一种金钱来的太容易的观念,有可能养成大手大脚花钱、好逸恶劳的恶习。

毕竟,钱是没有罪恶的,真正有影响的是你对待金钱的看法。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