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起訴:郭臺銘發佈會透露哪些玄機?華為是否又要攤上大事?

微軟起訴:郭臺銘發佈會透露哪些玄機?華為是否又要攤上大事?

近日,微軟向鴻海集團(富士康的母公司)發起訴訟,稱鴻海違反專利授權協議,要支付更多的專利費。

3月12日上午,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Facebook上稱,當日凌晨才收到微軟的起訴書。他並宣佈緊急在鴻海土城總部召開記者會。

微軟起訴:郭臺銘發佈會透露哪些玄機?華為是否又要攤上大事?


“和微軟的專利談判已經持續了8年,為什麼現在才起訴,並且在我們收到訴訟書之前就告訴了媒體?”

郭臺銘在發佈會現場不斷強調這一核心問題,“現在正好是中美貿易即將簽訂協議之際,他們打官司目的也不是要錢。是希望美國在和中國的貿易談判中,把這個放進去,坐收漁翁之利。”他還認為,微軟的心態仍停留在PC時代,自己是霸主地位的時期。

根據公開信息,微軟表示,鴻海自2013年以來未能遵守一項專利授權協議。提交給法庭的文件中,微軟指控富士康未能就某些產品提供每年兩次的專利費報告。這起訴訟提交至美國加州北部地方法院。

微軟要求鴻海補繳專利授權費和利息,並審查鴻海的賬簿和律師費。起訴書指出,2017年,富士康同意接受第三方德勤的審計,但沒有提供該公司要求的任何文件。目前尚不清楚,這項專利授權協議覆蓋哪些產品。不過微軟2013年表示,已經與鴻海達成了Android和Chrome OS設備的專利授權協議。該協議的副本已提交至法庭,但目前仍然保密。

“霸道總裁”郭臺銘:微軟霸道

匆匆趕下山來參加發佈會的郭臺銘有些火大,甚至在發佈會現場指責部分媒體“不專業”,並聲稱再不回答一些媒體的提問。

這其實有諸多原因。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他原計劃上山祭拜仙逝的妻子,並進行一年一度的午餐。但外部環境的壓力讓他昨夜一夜沒睡,與團隊討論解決方案,今早仍照例送子女去學校上課,並放棄了原計劃的午餐。

發佈會剛開始,郭臺銘站著說明:“我們在沒有收到起訴書時不能做任何說明、任何回應。非常抱歉,讓大家緊急趕過來,做一個說明。不做說明,對所有媒體和支持我的臉書朋友以及所有股民,是一種不公平。所以今天沒有選在盤後,而是盤中在說明。鴻海包括子公司,為了不讓股民遭受損失,我們半夜起來想這件事情。”

他也表示:“鴻海保證不會有一分損失,要保護好客戶的權利,要替股東下一個安心劑。”

也許你會感到奇怪,一是為什麼微軟會收取安卓專利費,二是為什麼要向鴻海收取,鴻海的主要客戶是蘋果,蘋果是iOS操作系統。

首先,眾所周知,安卓背後是谷歌公司,但是專利交叉授權非常複雜,微軟擁有安卓相關的專利並不奇怪。

其次,鴻海雖然6成的業務來自蘋果,但是也有安卓手機的代工,今年華為的訂單還增加了。要說明一下的是,集團一共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鴻海(中國臺灣上市)、富智康(中國香港上市)、工業富聯(中國大陸上市)。而我們熟知的富士康科技集團是鴻海在大陸的統稱。

其中,鴻海基本只負責蘋果的產品,富智康主要負責安卓類手機,因此發佈會上,FIH富智康集團掌舵者池育陽也在現場做出說明。

池育陽談道:“鴻海生產的手機,目前是隻涵蓋IOS部分,安卓手機基本上都在富智康,我個人負責的單位來製造和生產。所以安卓可以說是跟鴻海沒有直接關係,這次對鴻海來說,應該是池魚之殃。”

他表示,一般我們在提供工程製造服務給品牌廠商時,都有一些很清楚的定義,關於產品的財產權、設計權。如果有任何智慧財產權的主張,一般依據合約都是品牌廠商未來負責。可是我要說的不是與我無關。

“我們這幾年安卓手機95%的數量來自全球十大品牌,全球5大品牌佔84%。我們的客戶都是“有頭有臉”。第一次有這個主張是2011年上半年,到13年之間,陸續跟手機廠商有做過談判。除了都有合約之外,特別關於這件事情,我們所有的客戶都正式地要求我們,不能代他協商和支付,也不能透露產品相關的訊息給微軟。”池育陽說道。

而郭臺銘在Facebook上的表述基本表達了發佈會上的要點:

1、微軟高本集團顯然心虛,在我們正式收到起訴書之前,竟搶先發布新聞,意在敲山震虎,詐取不當專利保護費,而不專注在法律訴訟的內容。

2、微軟主要收取專利保護費對象是以華為為主的中國手機品牌商,但當此中美貿易糾紛動盪之際,轉而面向弱小的臺灣地區,逼迫臺灣代工廠,代他們收取轉付,既可以不得罪大陸客戶/網民,又可以收到他們不合理的專利保護費。

3、微軟目的是向華為索取使用Android的專利保護費,但值華為事件正在全球沸沸揚揚,如果此時告華為,則微軟必需面對華為強烈的訴訟反擊及廣大中國用戶,懂道理的年輕網民來一致抵制微軟產品。

4、微軟作為全球軟件霸主,本應向美國Google或全球的Android授權使用者收取保護費,反而只向中國廠商收取,其目的很清楚,就是利用美中經貿談判之時機,在大陸Android使用商抵抗力最弱的情況下趁勢打劫,可謂機關算盡。

5、鴻海公司本身不做訴訟內Android的產品,故絕不會有侵權的事項。

鴻海的決策

根據媒體曝光的內容,微軟對富士康的起訴書中指出,2017年富士康同意接受第三方德勤的審計,但沒有提供該公司要求的任何文件。

針對現場記者對此的提問,郭臺銘反覆強調,目前手中的資料將作為將來打官司用的“呈堂證供”,如果今天提前公開,就不再具有法律的獨斷性。

他認為,微軟在如今時機再度翻起已經存在八年並未有結果的訴訟,其出發點並不是單純為收取過去沒有得到的專利費用。“他的目的不只是收多少錢。而是希望在中美貿易談判中,把微軟作為考慮條款放進去。尤其現在強調保護智慧財產權,這次微軟不是收自己的專利費,而是’使用安卓’的費用。這屬於第三方的間接收費。他要的是這個‘廣告’的效果,我認為這是他最主要的目的。”

那麼鴻海和富士康,是否在這次訴訟發起前支付過相關知識產權費用給微軟?

按照郭臺銘的解釋,作為代工廠商,鴻海和富士康並無需將相關訴訟中提到的專利費用繳納給微軟,在與手機品牌廠商的簽約中已明確,這些費用將由手機品牌廠商一併支付。

也因此,為何微軟並未將訴訟對象指向手機品牌廠商,而是鴻海和富士康,成為郭臺銘反覆強調的質疑點。

郭臺銘認為,針對微軟此次提到的訴訟內容,本質其實涉及的是微軟和谷歌在專利方面的使用紛爭。“這是美國兩家公司的智慧財產權之爭,是因為谷歌不付錢給微軟,更多細節就不在這裡說了。”

鴻海選擇在今天這樣特殊的時間,還必須匆忙在臺灣股市收市前趕來召開臨時記者會,按照郭臺銘的解釋,是源於微軟在將相關訴訟信息釋放給外界時,鴻海集團內部並不知此事。“人家告我,我沒有收到起訴書,我怎麼說明自己’無罪’?他告我幾條我都不知道。直到別的報紙提醒我們,我們才關注到。昨天晚上11-12點我們才得到這個資料,趕快研判。做了解決方案。”

郭臺銘表態:“今天要給客戶和股東打安心劑,告訴各位,我們絕對不會遭到任何一分錢的損失——鴻海也好,富士康也好我保證公司訂單不會有更多損失,反而會有更多訂單。因為客戶信任我們,我們可以保護客戶更多的權利。鴻海和富士康現在有足夠的證據應對訴訟。”

鴻海是全球最大消費電子產品代工廠,和微軟的訴訟也必然是持久戰,也影響著全球的手機等產品供貨。

2013年,微軟宣佈將以37.9億歐元收購諾基亞旗下手機業務,另外以16.5億歐元購買諾基亞在智能手機方面的大部分專利許可證。

2016年,鴻海旗下FIH(富智康)公司聯合芬蘭HMD公司,又從微軟手裡收購了諾基亞手機業務,價格3.5億美元。富智康負責產品的生產,HMD負責諾基亞手機的設計和銷售等業務。

沒想到,接盤了諾基亞的富智康,卻成為了微軟的訴訟標的。

微軟起訴:郭臺銘發佈會透露哪些玄機?華為是否又要攤上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